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合作医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4:48 深圳特区报

  市卫生局局长做客“民心桥”节目为“看病贵”开处方

  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合作医疗

  医务人员个人奖金不准与科室经济收入挂钩,制止开大处方乱检查等行为

  【本报讯】(记者余海蓉)昨天,市卫生局局长江捍平率宝安、龙岗两区卫生局局长做客“民心桥”节目,针对市民反映最热烈的看病贵问题,江捍平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强调指出,政府将通过建立长效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医院改革等种种举措,真正解决“看病贵”这个老问题。

  看病贵是市民反映热点

  昨天的“民心桥”节目中,市民通过热线提了很多关于医疗的问题,但是“看病贵”依然是老百姓反映最多的问题。

  一位于先生来电说,他因为骨折在蛇口一家医院住院,骨折手术住了22天,花了6000元,骨头长好后回医院取钢钉,只住了一周就同样花了6000元。他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发现医生在用药上有“猫腻”,第一次住院时医生用的是先锋,而且每天只打一瓶点滴,而第二次住院,每天不仅增加了一瓶维生素,还把先锋换成了更高级的抗生素。直到患者对这种高级抗生素过敏,医生才换回了便宜却又见效的青霉素。有便宜又好的药为什么一开始不用?于先生对此很是生气。

  还有一名李先生反映,他到医院门诊查血,明明有几元钱的常规检查医务人员却不告诉他,反而要他花20多元用一次性的用品抽血检查。李先生说,他有医保,20多元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个负担,但是在医患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医院不能诱导患者过度消费。

  还有一位在盐田的劳务工反映,他的朋友一个剖腹产花了1万元,高昂的费用让他们都不敢生孩子了。

  加大改革力度提供适宜服务

  对于听众反映的看病贵问题,市卫生局局长江捍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指出,医疗费用问题是社会关注卫生工作的焦点,群众普遍反映看病贵,到大医院看病更贵。客观的来说,深圳1994年至2004年医疗费用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每门诊费用年递增率为12.9%,住院费用年递增率为8.6%,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增加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个费用增加的比例与居民收入增长是基本同步的。因此,深圳相对于全国来说,居民的医疗负担并不是十分尖锐和突出。有数字为证:深圳的门诊人均费用占居民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为4.9%,全国为15%,计划单列市平均6.7%;而深圳住院人均费用占居民人均月收入的16.4%,全国为45.5%,计划单列市为20.4%。

  江捍平强调指出,医疗负担不如全国其他地方突出,并不等于否认“看病贵”客观存在。深圳的看病贵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绝对支付困难。深圳还存在着大量的劳务工和低收入群体,购买力不足,需要廉价的医疗服务。要解决这部分人的看病问题,政府也在积极想办法。一方面,政府通过给予一定补偿,鼓励公立医院开展廉价医疗服务。比如说目前正在宝安、龙岗推广的自然分娩等多种疾病包干的廉价医疗项目;另一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劳务工合作医疗。目前,已有110万劳务工加入了合作医疗行列,每月只要交12元就能保门诊保住院,有了医疗保障。

  二是相对价值不符,需方消费过度。对于医院供方诱导需求,过度服务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将加大对医院改革的力度,加强对医院的监管,要求医院提供适宜服务,扼制经济导向行为。日前,市卫生局已经要求全市各医院改革效益工资的分配方案,医务人员个人奖金分配不准与科室经济收入挂钩,而是与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医德医风挂钩,这将有力地制止开大处方、乱检查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医药分家是必然趋势

  一位听众指出,药品价格高,医院“以药养医”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江捍平局长分析指出,目前在医院确实存在着“以药养医“的局面。药价贵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体制不合理,由于政府财政力量有限,允许医院通过销售药品获得差价收入,以补偿运行成本。这就导致了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成为利益的共同体。二是药品生产经营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促使生产厂家不得不以经济利益刺激药品销售,而这部分成本转嫁到了患者身上。三是政策性因素。由于药品监管不到位,导致药价虚高。江捍平说,目前国家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在着手调研这个问题,最近“医药分家”的改革就将会出台。

  医疗市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有听众打进电话说,应该把医疗市场完全放开,通过市场竞争来改变目前种种不合理现象。江捍平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他表示,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方针,坚持以社区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办好社会公益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我市今后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