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二手乐器置换热的背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8:25 华商网-华商报

  

二手乐器置换热的背后(图)

  乐器为谁而奏?

  本报记者赵彬摄核心提示

  本报一场“二手乐器”置换活动,使得家长发出乐器闲置都是因为孩子惰性和兴趣转移这样的埋怨,而专家却指出,问题的制造者恰恰是家长和老师……

  惊喜于热闹的表象,我们难免忧思:这究竟是一种理性的发展,还是一种盲目的跟风呢?

  2005年10月22日,西安市青少年宫五层。

  周末的西安市青少年宫有种迫人呼吸的拥乱,此时是上午10时,四、五层艺术教室门外那段长十余米、平日宽敞的走廊已被家长填充得满满当当,这种犹如早市般熙攘的场景将一直持续到晚上,周周如此。

  而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这里还鲜有人气。如今,艺术教育好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多家庭开始着眼于对子女的艺术培养,这在本报日前举办的“伸援手,家家的孩子都成才”家庭艺术教育投资品置换活动中得到了印证。短短几天时间,本报共接到转让、求购二手乐器的热线电话近400条。而10月23日上午,本报的置换活动现场咨询会更是吸引了众多读者参加,甚至有家长携孩子从宝鸡、咸阳赶来赴会,只为给孩子寻购一件低廉的二手乐器。

  惊喜于热闹的表象,我们难免忧思:这究竟是一种理性的发展,还是一种盲目的跟风呢?

  加大艺术教育投入不再一味梦想成“家”

  在对20位求购乐器的家长的采访中,17位都表示让孩子涉猎艺术,不求成名,只为怡情,提升综合素质;仅有3位是希望子女实现自己儿时的艺术梦想,其中的一位家长坦言自己是盲目跟风。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迫使孩子为父母而学音乐的现象如今已是少之又少,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现象在艺术教育领域却具有普遍性。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音乐教研员、西安市中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郭玮认为,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曾涌现出一股学习音乐的热潮,“功利色彩”、“盲目跟风”较为严重。那个时期的家长现今多已四五十岁,迫于自己当年成长环境的困窘,对孩子艺术教育的投入更多是实现自己的艺术憧憬或炫耀家庭经济实力的充裕,所以那一代人在艺术成长之路上肩负的更多是家长的意志。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现如今,家长对子女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反映出我国政府推动素质教育的力度正在逐步深入。”郭玮将家长的转变归结为社会教育观的转变。

  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9年全国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了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才会着眼于对孩子艺术潜能的开发和倾力挖掘。

  “但是否每个家长都能向这个方向靠拢,是否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定位都很准确,我们目前还做不到,所以‘功利色彩’、‘盲目跟风’尚不能杜绝,但较之以往已经进步了许多,这些瑕疵绝不会阻碍家长对艺术教育加大投入所起到的对中国整体素质教育进程的推动作用。”

  主要原因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在推广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广阔的发展空间刺激了社会的需求,这使得以满足孩子兴趣爱好为初衷的家长目的性更明确。在二手乐器置换调查中,不少家长对子女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如果孩子在不耽误文化课的前提下学习乐器,既增强了艺术修养,又可利用这一技之长获得好学校的“入场券”,从而为将来步入社会积累资本,家长何乐而不为?

  10月21日下午5时,西安市铁一中试验楼排练厅,学校艺术中心主任罗琦指挥校交响乐队为11月中旬即将举办的西安市首届中小学器乐展演观摩交流会排练贝多芬《第一交响曲》。

  80余人的规模,清一色的中学生,齐备的编制,高水平的表现,足以让人称奇,而这仅仅是该校三支乐队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学校的三支乐队,管乐队下属的管乐一队90多人,管乐二队30多人,交响乐队80多人,民乐队50多人,有近300人的规模。一个中学能有这么齐备的编制,连国外学校都很惊讶!”说这段话的时候,罗琦感到很骄傲,比起1991年末始建乐队的酸涩,他认为家长对子女艺术教育的观念有了可喜的转变。

  1991年12月初,铁一中组建的第一支管乐队只有15人。罗琦笑得很无奈,而成形的乐队至少需要三四十人的规模。

  这种无奈逃不开教育导向的干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基础教育崇尚文化课的学习,学校坚持办乐队受到来自家长的阻力。“校管乐队经常在空旷操场上排练,常被家长喝来骂去,被视为不务正业。但现在,我们得到了大家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家长、孩子谈起我们的乐团更多的是羡慕和向往。”

  罗琦认为,人们观念的转变反映出了对整体素质教育认识的深入,这体现在他们的目的性更强:艺术可以成为孩子今后步入社会的一份资本,现今和文化相关的行业越来越多,多份艺术特长,孩子将来的就业面势必会更宽泛。

  琴行越来越多了考级越来越热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业余艺术教育的普及,也刺激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九十年代,中国的钢琴产业仅有‘星海’、‘珠江’等少数品牌,而如今国内各式各样的钢琴品牌已增至三四百个。那时,西安的大琴行不过五六家,而现在大大小小的琴行已达到二三十家,器乐销量直线看涨。”作为业内人士,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和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鸣感触良多。

  而音乐培训的利润更可观。以学钢琴为例,金鸣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孩子从4岁开始,初期购置钢琴投入一万多元,请老师带课一个月总支出约四五百元。如果对孩子只是从普及音乐的角度出发,一般坚持学习四五年,就已经可以弹奏相当悦耳的音乐了,用考级水准衡量可以达到业余八级。这样培养下来,加上初期投入,家庭的花销约在3~4万元之间。而对于想以此为专业培养孩子的家长来说,这仅仅是音乐入门,十级以上才有资格进入音乐学院深造,以后的花销将不可估量。

  尽管如此,家长对子女的付出仍不计代价,音乐考级作为客观测评尺度,近几年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人才队伍的壮大。据了解,2005年7月,西安音乐学院考级办公布的今年夏季考级总人数有6000余人,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共计21个专业。报考专业最多的是钢琴,有1600余人,考生年龄最小的为4岁,陪考家长至少在1.3万人以上。

  省文化厅主管考级工作的社会文化处处长赵登峰曾透露出担忧:目前,我省每年参加音乐考级的人数平均以2000人的速度在增长。考级“高烧不退”,不排除个别家长急功近利,想利用音乐考级的结果,以特长生的身份为孩子升重点中学或大学铺路。

  家长老师应重视孩子兴趣的持续性

  在二手乐器置换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与20位转让乐器的家长沟通后,竟有14位表示是因为孩子的惰性或兴趣转移而中止学习音乐,致使价格不菲的乐器闲置,不得已而转让,而当初让子女学乐器的原因多出于孩子兴趣使然。这种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又该作何解释呢?

  西安市青少年宫艺教部部长屈笑梅认为,家长培养孩子的愿望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理性化、科学化,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因势利导,量力而行。现在孩子的自我、自主意识更强,不再逆来顺受,家长应该从人本思想出发,充分予以尊重,打骂强迫绝对会适得其反,随时交流和疏导才是家长应端正的姿态。

  在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后,就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持久性?对很多家长简单地将学琴不成这一症结归结为孩子的惰性和兴趣转移,有多年音乐教育经验的西安市铁一中艺术中心主任罗琦持反对态度。“其实孩子没有错,因为他们未成年,具有可塑性,他们的一切认知都来自于外界,所以问题出自两方面,一方来自老师,一方来自家长。”

  老师的问题是教学缺乏针对性,不能针对孩子的能力和学习目标来培养。安排的作业量和要求难度孩子能否承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美感被刻板的机械式教学所亵渎。满眼的音符、休止符、升降调,和日常生活全然没联系,直接影响了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而探究家长的问题,一是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压迫老师给孩子更大压力;二是让孩子把学音乐当一件作业来做,而不注重营造家庭音乐文化氛围。家长的音乐文化修养比较浅薄,导致孩子在辛苦的音乐学习道路上茕茕孑立,孩子所弹奏的音乐无人欣赏,或是仅仅在有客造访时充当家长炫耀的工具,那种孤独感也会挫伤孩子学习的动力。本报记者陈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