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规划用地被违法“抢建” “城中村”出路在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7:08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今报记者黎静 罗素玲

  连日来,被称为“城中村”的柳州市鱼峰区驾鹤村成为关注的焦点:第五村民小组64户人家,有60户人家正在建新房;4户未建的人家,并不是不想建,而是尚未筹到建房资金。

  村民们自己也承认:这样的建房热情,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从今年春节之后到现在,家家户户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建新房上。

  今年5月开始,柳州市容管理局、城市规划局、国土局3大执法部门联合发出停建、限期拆除的通知,认定该村村民如此建房,属违章占地、违法建筑。但截至昨日,收到通知的村民只有一半左右停建了,还有一半仍然坚持。他们明知这些“两违”建筑会被拆除,为何还冒着损失风险而继续进行呢?

  规划用地被违法“抢建”

  10月27日下午5时许,正是下班、放学的时间,通往驾鹤村第五村民小组的道路上,坑坑洼洼,两旁堆满了村民建房用的砖头、水泥、砂子等建材,回家的小学生满身泥灰,一路跳跃着前进。

  这一不足500米的路段,过往车辆行人接连不断,路旁有40多户人家在兴建楼房。狭窄捅挤的走道上,常有车辆互不相让,最后堵出一串汽车长龙,喇叭声、责骂声不绝于耳。

  27日傍晚,白云小区的居民张先生开着摩托车从这里经过,因堵车等了20多分钟。他向记者抱怨道,以前他穿行这条小路回白云小区,图的就是省时,可自从年初这里大兴土木之后,建材堆满路面,道路便经常受堵,回家所需的时间比绕道还慢。

  在这里打工的农民工覃江明,对这堵车现象已见惯不怪。他是今年5月从老家柳江县来到驾鹤村打工的,专门负责泥水工作。到目前为止,他们那个10个人的建筑施工队,已在这里建好了5栋房屋,现在正在为第六户人家建楼房,还有两户人家还在等着请他们施工。他兴奋说:“这里的活干都干不完。”

  村民小组长谢月新介绍,目前的建房热潮是他们村有史以来建房最热闹的一年。因为他们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耕地正在一点点消失,村民身份正在向居民改变。这个过程一旦完成,村民将像所有城市居民一样,集体土地随之转变成国有土地,村民不再享有宅基地的分配。很多村民把这一轮建房看成是最后的“希望”,数万乃至十几万元的楼房,一幢连一幢建起,以期获得最大的利益。

  但村民的这种建房行为,今年5月就已被市容、城市规划及国土资源等管理部门联合叫停。主管部门给他们这样的行为定性为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

  柳州市建设规划局规划科一位负责人介绍说,驾鹤村的城市规划用地,早在1986年就已完成,此后几易其稿,2004年9月还出台了详细规划图。详细规划出来后,村民们为了占有村集体现有的土地,纷纷违规抢建住宅、出租房,以争取在政府征用土地时获取补偿。

  这种现象与近年来柳州市其他城区出现的“抢建风”相似,静兰桥附近的拆迁、柳太路的扩建改建等,都有类似现象发生,有的村民一天一夜就建起一幢简易房,质量之差,连屋主自己都不敢进,一推就倒。

  征地之后何去何从

  据了解,目前驾鹤村委被有关部门认定为“两违”的房屋已达70多幢,涉及建筑面积超过1.7万余平方米。10月27日,执法部门再次下发限期拆除通知,截至昨日,只有一半左右的村民停止了建房,还有一半仍然坚持。

  在这“抢建风”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城中村”不容忽视的现状。

  “村民们都在为未来着急。”谢月新说,他们村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城中村”,近20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村民的土地逐渐被征用,但村中的建设并没有真正城市化,村民的身份也尚未完成由农业人口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村民仍然像普通的农村村民一样,依靠土地生活。10多年前,该组的土地范围包括现在的白云小区、阳光花苑在内,可如今属于村民的土地日益减少。一直依赖种菜为生的村民,因为南二环路的修建,村里的水塘损坏无法修复,没有水源浇灌蔬菜,收入渐少。在这样的变迁中,村民经济来源成了问题。

  谢月新说,他一家4口人,目前只有4分地,靠种菜的收入,连保证两个孩子上中学的学杂费都成问题,更不用说日常的生活开支。他们夫妇俩也想找份工作以增加收入,但他们只读过初中,又40多岁了,找工作非常困难。全家现在的生活与10年前相比,生活水平反而下降了。

  谢月新说,对于这种困难窘境,早在1990年代初,驾鹤村委就已经预见了。当时村委多次打报告,想利用空置的土地建房屋出租,或开发门面,发展三产,搞养殖等,但那时村里所辖范围的土地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的红线之内。村民们企盼有关部门对村民的未来生活出路做出新的安排、引导。可是,这一等又是10多年,直到去年9月,才出台了新的详细规划,政府通告表明:将驾鹤村部分土地征用于政府储备土地。

  接到政府通告后,村民们担心失去仅有的土地后生活会受影响。去年12月,驾鹤村委召开会议,讨论所剩土地支配问题,最后表决通过了“同意建房”的决定。今年春节后,以驾鹤村第五村民小组为首的村民,开始陆续购进砖瓦,大兴土木。

  据了解,目前村民建房的目的大约有3类:一类是建来自住。10多年来,村集体用地被划入政府规划用地红线之后,村民们申请宅基地难获批准,很多人家多年没有再建房,家庭人口却增加了。另一类是建来出租。没有耕地之后,一些村民将目光转向租赁房,想以此来增加家庭收入。再则就是一些村民认为征地风暴又将刮来,抢建之后可以获得高额赔偿,把这当成了另类“投资”。

  村民李启雨建房,选择的是第二类。他向亲朋好友借了3万多元,在自家的菜地上兴建了3层高的房屋。目前楼房已建成,即将进行简单装修,而政府主管部门的限期拆迁的通知却贴上了外墙。本想通过建房出租挣钱养家,这下却面临强拆的命运,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城中村”显现“综合征”

  李启雨的困惑并不是孤例,这是多年来许多“城中村”村民都面临的普遍问题。

  1980年代初、中期以来,将仅有的土地转化成商业用地,是一些“城中村”村民走向富裕的一条“捷径”。

  昨日上午,柳北区黄村村民王力勇说,他所在的村民小组是“最先富裕起来”的那一批,大约是在1980年代中期,村里的一些土地开始被征用,征用土地最多的一年,他们家分得了30多万元现金。平时家庭并不富裕的他们,那段时间做梦都是笑嘻嘻的。村民的生活迅速得到改善,建新房的也是一批接一批,有的家庭装修都是仿照城市居民进行,村里年轻人的穿着打扮甚至比一些城市居民还要前卫、时尚。

  但这样的辉煌持续不久,村里很快就出现了新问题。过去靠种菜养家的村民,因无地可耕、无事可做,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始试探转行,或外出打工,或与他人合股开工厂、做生意。更多的村民则因文化水平有限,缺乏投资意识,守着分到的巨款,在家过起了轻松日子。村里的麻将桌、牌桌迅速增加起来,有的一家三代整天都守在牌桌上。羊角山乡有一个村民在获取第一笔7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后,连子女都不告诉,就拿去赌了,结果输掉了10多万元。子女知道后,领第二笔补偿款时,不敢再让他去领。

  近两年来,随着地下六合彩进入,这些不良的风气愈演愈烈,有的人家将当年分到的钱赌得分文不剩,还欠下一身赌债,连供孩子读书都成问题。

  “有钱就变坏”的现象也在一些“城中村”出现。阳和村一村民在分得征地补偿款后,以为自己富裕了,可以不劳动了,整日赌博、逛娱乐场所,甚至荒唐地向妻子提出,要“再讨一个老婆回家”。

  一些社会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城中村”的综合征。导致这些不良综合征出现的原因,是这些快速从“农村”转入“城市”的村民,面对突然增加的收入和巨变的生活,缺乏长远投资意识和能力,缺乏相应社会保障及就业技术培训、引导,从而对未来出路产生迷茫、困惑。

  研究对策寻求出路

  “城中村”综合征的出现,早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年初,柳州市政府已委托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开展了“柳州市‘城中村’问题调研”。中心组经过近5个月的努力,就柳州4个城区的“城中村”的现状、村民生活、经济来源、就业形势等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到目前市区还有19个“城中村”,“城中村”的总人口达7.4万余人,差不多每12个城市居民中,就有一个“城中村”的村民。如何让这个巨大的人群减少困惑、走出茫然,已成为有关部门下一步研究的重心。

  记者从柳州市政府政策研究部门获悉,这项政策研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准备通过采集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对“城中村”进行全面、科学、合理地改造,以帮助“城中村”寻求更加合理的出路。

  政策研究部门根据已完成的调研情况,初步设想通过先试点、后推开的做法,在每个城区选择1至2个村进行试点,根据各村的特点,对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科学处置土地、撤村建社区,并对旧村进行改造建设,帮助处理遗留问题,使村民完成从农业人口到城市居民的实际转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这项工作预计在3年内完成。先由政府出台、编制“城中村”的改制与改造政策、规定及改造规划,然后依法、分类、分步推进改革。

  编辑:杨东 作者:黎静 罗素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