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社区服刑人员打开“回归”之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05:38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11月3日讯(记者 曹雷)自我市社区矫正在历下区进行试点后,陌生的社区矫正工作开始被人们关注。记者今天在历下区采访了解到,区别于监狱与公安机关的“刚性”管理,更侧重于“柔性”管理的社区矫正工作,让社区服刑人员真正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真情关爱与温暖。

  在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司法所采访,记者恰好碰到前来送交思想汇报材料的
服刑人员区业(化名)。他告诉记者,他转入社区矫正时,签署了《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承诺尊重社区矫正管理人员,服从管理,主动接受监护人和社区群众的监督,还签署了重要时期与节假日期间遵纪守法的保证书。他的爱人也签署了《协助监督管理协议书》,承诺“配合司法所做好矫正对象的监督和管理”等,对他时刻做好监督。区业告诉记者,他每周一用固定话机及时向司法所进行电话汇报,每月及时上交书面思想汇报并参加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每半年参加不少于12课时的学习教育。就这样,在矫正管理人员真诚相助下,他逐步摆脱了自卑心理,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利用从事药剂师工作的优势,给社区群众讲解医疗保健、用药常识,并回答社区群众咨询的问题。他说,“看到讲座让居民对自我保健有了新的认识,我心里高兴极了,我又重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过去我不懂法律,给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现在通过改过自新,用自己的长处回报社会,心里非常踏实。”

  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所长刘颖对记者说,司法所现管理的8名社区服刑人员中,有2名假释人员、5名缓刑人员、1名受管制人员。她说,从事社区矫正工作,最关键的是端正工作态度,不要因为服刑人员犯过罪就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他们存在很强的自卑感,心情都很复杂。假如歧视他们,很可能导致他们重新走上犯罪,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感化他们,采取简单、程式化说教是苍白无力的,只有用真情才能换来他们的信任与配合。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所长郭红介绍说,社区矫正开始试点以来,作为一项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方式,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他们经常深入服刑人员家中调查走访,逐渐摸索出一套管教路子,在坚持依托社区、整合社区资源情况下,把教育、感化作为改造社区服刑人员的重要手段,为他们打开“回归”之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