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京推出居家养老政府出钱给独居老人请钟点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07:13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本报记者倪艳

  家住建康新村的孤寡老人朱秀英双目失明,一个人生活很困难。她没想到,政府花钱给她请来钟点工,天天给她洗衣做饭、打扫房间。老人说:“政府实在太好了,我磕头都来不及啊!”昨日,记者从市老龄办获悉,从今年开始,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广居家养老模式。从年初至今,已有数百名80岁以上的特困独居老人享受到这样的免费服务。到今年年底,
总人数将达到2300多名。以后,范围还将扩大,人数还将增多。

  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目前共有6万多独居老人,其中一部分人因为年龄偏大或有病,生活自理能力差。而全市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有175家,总床位只有10841张,满足不了需求。同时,一部分独居老人经济困难,既住不起养老院也请不起钟点工。为解决这部分独居老人的生活难题,我市2003年率先在鼓楼区试行居家养老模式,即政府埋单为特困独居老人请钟点工。

  鼓楼区民政局副局长张小强告诉记者,老人们对这种服务的满意度很高。钟点工不仅照料老人的生活,还陪老人聊天,不少老人把她们当成离不开的亲人。从经济上来看,以前政府对老龄事业的投入不少放在建老年公寓上。建一所老年公寓至少要花1000万元,而为老人请钟点工每人每月只要花100多元。100位老人一个月也就1万多元,而这项工程对老人更加受用。

  近日,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老龄办等部门正式发文,要求六城区全面推广居家养老模式,每名老人平均每天享受1小时免费家政服务,每个月的费用标准是100多元。该费用由钟点工所在的家政公司每月与区民政局结算,区财政出一半,市财政补贴一半。目前,市、区两级财政今年的200万元资金已经基本到位。能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独居老人条件是:居住在六城区;80周岁以上;享受低保或低保边缘人群。根据调查,全市符合条件的老人共有2300多名。

  同时,为防止独居老人在钟点工不在的时间内,发生跌跤、火灾、生病等意外,政府还为这些老人免费安装援助呼叫系统——安康通。安康通是一种用于老人呼救、求助的按铃,只要在家中电话机上安装这种按铃,老人遇事按下随身配戴的电子手表式样的遥控按钮求助,系统服务中心的人员就能了解到老人的姓名、年龄、住址,并迅速提供援助。

  操作模式:政府掏钱中介公司运作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政府不包揽,全部进行市场化运作。”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已进行试点的鼓楼区民政局副局长张小强说,实践证明,把居家养老工作交给一个中介组织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不介入,是非常成功的。

  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说,如果由政府部门直接来做居家养老,肯定不如那些家政公司专业,成本也更高。所以全部采用市场化手段,市里也不做统一安排,由各区自己进行招标,中标的家政公司提供服务。

  鼓楼区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交给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该中心招募下岗职工,专门进行了老人心理、老人护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运作2年来,效果很好。老人与家政员相处得很融洽。很多家政员还自愿拿出自己的时间留在老人身边,陪老人说话,帮老人做事。

  玄武区老龄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招标,有一家企业战胜其他5个竞争对手,组建了玄武区万家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门培训了适合老人的家政员。为检查、督促该中心是否按要求为老人提供服务,玄武区特地引入政府和该中心之外的第三方——玄武区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评估中心。白下区则利用老年人协会等民间组织以及社区、街道的力量,定期上门监督服务情况。本组撰稿南京日报记者倪艳

  独居老人:钟点工就像我的儿女

  “我们都处出感情来了”、“她像我的儿女一样”、“感谢政府为我们老人办实事”……昨日,记者走访了几户已享受免费钟点工服务的老人。老人们都对居家养老这种新举措赞不绝口。

  昨天中午11点,记者推开白下路258号2栋西单元105室汪秀英老人的家门。老人身上干干净净,家里窗明几净,一点都不像一个腿脚不好的85岁独居老人的家。老人说,她刚吃过午饭,饭就是政府给她请的钟点工小夏做的。桌上的两块烧饼、一袋豆浆,也是小夏买来,准备老人第二天早上吃的。汪秀英告诉记者,她无儿无女,唯一的弟弟还在外地。老伴去世的这十几年里,只有两只猫陪伴着她。今年初,她生了一场大病,后来虽然康复了,可落下了行走不便的毛病。本来请了一个钟点工,可她只有400多元退休金,付了钟点工工资,自己吃饭都很紧张。正当她犯愁的时候,政府给她请来了免费的钟点工小夏。

  谈起小夏,老人脸上满是笑容:“她就像我的儿女一样。很听我的话,也很关心我。对我嘘寒问暖,照顾得很周到。前不久,她还用自行车推我出去剪了头发,不认识的人还以为她是我的小女儿呢。我们现在都处出感情了,都是托政府的福啊!”

  建康新村3幢402室的朱秀英老人,也没有儿女。6年多前,丈夫去世,她靠着遗属补助和低保金一个人过日子。5年前,她因病双目失明,全靠妹妹和社区照顾。去年底,妹妹去了外地,她的生活陷入困境,幸好政府很快为她请了钟点工。昨日中午,记者来到她家时,朱秀英老人一把抓住了记者的手,激动地说:“我这么点钱只够吃饭的,根本就请不起人。现在政府出钱找人给我洗衣服、扫地、做饭,我真是磕头都来不及啊。没想到我的晚年这么幸福。”

  有关街道、社区的老龄工作者也告诉记者,由于居家养老模式是个新事物,有些老人一开始还不太能接受,有的怀疑以后还是要收钱,有的不习惯家里来个外人,宁可自己凑合着过。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改变了观点。

  (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