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辽旅渡7”剧毒污染源“一扫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00:45 大连晚报

  

“辽旅渡7”剧毒污染源“一扫光”(图)
“辽旅渡7”剧毒污染源“一扫光”

  昨日,参与打捞的“芝罘岛”号工程船及3艘拖轮返回烟台打捞局码头,历时6个月的“辽旅渡7”轮打捞工程宣告结束

  本报讯经过186天的海上艰苦作业,沉没于山东海域的“辽旅渡7”轮上所装载的10
0吨苯酚被彻底清除,这艘大连沉船对海洋的污染威胁得以解除。昨日10时,参与打捞的“芝罘岛”号工程船及3艘拖轮返回了烟台打捞局码头,历时6个月的“辽旅渡7”轮打捞工程宣告结束。

  沉船内苯酚桶曾浮出海面

  据了解,沉入海底的“辽旅渡7”轮是一艘总排水量1324吨的客货滚装船,为当时旅顺口区大连渤海轮船公司所属。2003年2月22日,“辽旅渡7”由旅顺港驶往山东龙口港途中,翻沉于长岛海域高山岛西侧1.4海里处,15部随船车辆以及承载的100吨桶装苯酚沉入水深23米的海底。

  苯酚是毒性极强的危险化学品,当其水溶液浓度超过10%时,就会对人体皮肤组织造成损伤甚至造成坏死。沉船中的苯酚一旦泄漏,将严重影响当地的海洋环境,给过往的海豹、候鸟及当地渔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事故发生后由于种种原因,打捞工作被动延期。

  2003年4月,两桶白色晶体物突然浮现在沉船附近海域,经调查取样,确定是在洋流作用下游离出沉船的桶装苯酚。2004年8月,又有两只苯酚桶浮出了海面。幸运的是,通过对沉船附近、蓬莱外海海域表层等9个点的海水取样化验,证明了沉船附近水域没有苯酚泄漏。随后,有关部委和辽宁、山东两省联合组成领导小组,制定出了详尽的沉船打捞方案。

  沉船破损改捞苯酚

  今年4月28日,交通部烟台打捞局的“烟救捞5”、“烟救4”轮率先赶赴“辽旅渡7”沉没海域,准备展开捞船作业。在打捞过程中,当打捞人员进行扳正船体的操作时发生了意外情况:施工用钎金勒入了沉船钢制船体,打捞陷入停顿。经过潜水员水下探摸发现,“辽旅渡7”轮船体上有个面积达40平方米的大洞,其他部分也已严重破损,整个沉船已经十分“脆弱”,如果再采用最初方案,沉船没被捞起之前就会“散架”。

  得知最新情况后,打捞专家组积极应对、展开论证,改捞船后处置苯酚为直接捞苯酚。烟台打捞局随之改变作业方式,先后派出了“德清”轮、“烟救14”轮、“芝罘岛”船等多条大型浮吊和拖轮进行打捞,潜水员下水作业700多人次,在水下攻打五个千斤洞,并穿引了10根直径13寸钢丝,在沉船甲板等强结构处安放了14个85吨~500吨卡环。在清除了沉船甲板面的淤泥后,最终将其所载的包括苯酚在内的货物及15辆车打捞出水,彻底解除了苯酚对海洋的危害。

  据打捞指挥者介绍,“辽旅渡7”打捞工程所在的海域海况恶劣、洋流湍急,严重制约了潜水员的作业时间,对潜水作业造成极大影响。同时,水下作业最深处达到30多米、沉船深埋淤泥达3.5米等环境条件也给整个打捞带来很大困难。

  交通部烟台打捞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捞“辽旅渡7”是近年来该局所承接的最艰巨、最复杂的打捞工程。工地风力最大时超过10级、浪高5~6米,为了躲避风浪、保证安全,打捞船不得不多次在沉船海域与龙口港之间“疲于奔命”,耗费了大量的打捞时间,并未在原定的56天打捞有效期内完成打捞任务。

  图片说明:

  1.潜水员准备对水下的苯酚桶展开探摸。(左图)

  2.打捞上来的装有苯酚的桶。(右上图)

  3.由“辽旅渡7”中打捞上来的汽车及货物。(右下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