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论坛传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4:30 深圳特区报

  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深圳读书月又拉开了序幕,在这个深圳人的“文化狂欢节”里,市民有望享受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本届读书月的主题是“阅读·进步·和谐”,将个人的读书和社会进步、和谐联系在一起,也就凸显了市民的文化权利以及政府的文化责任的关系问题。在这个节日里,政府将起什么作用?市民读书有什么特点?市民文化权利如何实现?市民还期望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为探讨这些问题,本报和深圳新闻网特地请来了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在11月3日下午联合举办了第42期“深圳市民论坛”。本期论坛由刘丽华主持,嘉宾包括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室主任胡野秋,深圳图书馆副馆长卢素心,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汪永成博士,去年十大书香家庭1号家庭代表刘善普。论坛中,各位嘉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通过深圳新闻网“深圳市民论坛”的实时互动栏目,回答了网友的现场提问。嘉宾们认为读书是深圳市民喜爱和重视的文化活动,读书月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对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有积极意义。最后,他们建议应借鉴和推广读书月的成功经验,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上还将大有可为。

  1

  深圳人读书重实用

  看“闲书”的人较少

  深圳人爱买书、爱读书,6年前才来深圳的刘善普对此印象深刻。他说,深圳的读书气氛浓厚,大家都忙着充电,因为不充电就要落后,一年不看书就可能要下岗。深圳人读书到底有什么特点?

  曾作过两次深圳市民读书行为调查的胡野秋表示,从他们调查的情况看,深圳人读书的第一个特点是阅读以实用为主。读热门职业的书,比如电脑、会计、电子类等图书买的特别多,读的也多,看“闲书”的比较少。不过,这几年人文的书也有上升的趋势,说明通过6年的读书月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文。

  汪永成也表示,怎么读书、读什么书是市民文化需求的反映,与社会经济状况相联系,跟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有关联。深圳外来人口多、打工青年多,一般较少时间读人文的“闲书”。深圳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这些领域发展快、知识更新快,迫使从业人员常常读书。

  第二个特点是读书有计划。在哪个阶段,读什么书很明确。比如会计师考试,他看会计学的书,等拿到助理会计证后,马上又读主任会计的书。这跟成才的步骤密切相关。汪永成指出,这是将读书计划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了起来。

  第三个特点是从性别来看,第一次调查女性阅读高于男性8个点,现在却已经落后男性16%、17%。

  从如何读好书的角度,刘善普认为,读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长年累月坚持不断地读,才能学到真东西。读书不是赶大集,不是凑热闹。建议深圳人读书要细心品味,才能真正品味出书的内涵。

  2

  图书馆服务功能

  需进一步拓展提升

  作为一名读书人、爱书人,刘善普提到,深圳方便市民读书的工作做得不少。但从图书馆、书城爆满的情况看,政府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像在社区设小型图书馆,引导建筑商、发展商建读书室等。也有网友问,深圳文化建设的投入怎么样?胡野秋回答说,在文化的软件和硬件方面,深圳都积极投入。原来有8大文化设施,现在又兴建了6大文化设施,新图书馆、音乐厅、中心书城等都将建成。像当年的深大等文化教育建筑都曾是深圳市的标志性建筑。

  图书馆副馆长卢素心也表示,深圳现在有380多家图书馆,社区、街道、区和市图书馆构成了四级图书馆网络,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比如南山图书馆、宝安图书馆等可通城通借通还。当然,与国外总馆下设分馆,一个总馆带着几百个分馆的模式不太一样,深圳市区两级财政是分开的,图书馆要连起来只能通过技术实现网络连接,还不是总馆分馆的系统。

  卢素心还特别提到,图书馆不光是一个藏书的地方,它是政府兴建的公益性的文化设施,是服务中心,可为市民全方位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有电子数据库、网络数据库,跟国外连起来,比如美国OCLC数据库,市民可直接查询,也可委托图书馆查询。图书馆本身就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它主要的职能不光提供读书服务,还可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全面了解图书馆,充分地利用它。

  有一个网民问到,他在多伦多,任何一家图书馆都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书,但在深圳常借不到需要的书,好书都被人借走了,是不是管理水平上跟加拿大有差距?卢素心表示图书确实跟不上需要,现在的书人比例,大概是全市常住人口平均每人1.23册,而国外发达国家能达到4册。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毕竟最大的深圳市图书馆1986年才开馆,滚动积累的书到现在也就是130万册左右,与高速增长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另外,我们的投入比国外也少,没有一个固定的预算。不过近年来,购书经费在增长,从每年400万、500万提高到1500万。而且现在随着四级图书馆网络的建立,每1.5万常住人口能拥有一个图书馆(室)。

  对此,胡野秋也深有感慨,他认为图书馆不但是一个硬件,最主要是放什么书、放多少书。我们兴建了一批文化设施,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最让人关心的是政府有多大的投入把里面充实充满。

  胡野秋提到,去年他们去伦敦看大英博物馆,发现那里的建筑非常陈旧,设施非常落后。但是展品太好了。馆长说,我们去中国看了,中国博物馆硬件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在硬件设施上中国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就是在内容上落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