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用生命扛起如山的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7:21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向国生 通讯员 董波 唐西明 汪本莲

  来不及看一眼孩子们在崭新的校园快乐地学习,他倒下了,倒在了他为之倾洒全部热血的工作岗位上,他用短暂而又平凡的人生,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力量和精神。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杨万新,伴随着一件件动人的事迹,在五雷山下、溇澧两岸,广为流传。10月20日,张家界市教育局发文,号召全市教师向他学习。

  (一)

  10月10日下午4时,身为慈利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办公室主任的杨万新,赶到通津铺镇中心完小。“屋顶的石棉瓦铺得平整吗?”他边问边快步走上了屋顶,沿着屋檐、屋脊,细细察看了近半个小时。他对工程项目负责人吴贤兵说:“两边的天沟还要加油膏,一定要注意质量,不能渗水!”正准备下来时,因眩晕病突然发作,他身体失去重心,滑倒在石棉瓦上,致使石棉瓦破裂,从9米多高的屋顶摔倒在刚刚硬化的水泥地面上,以身殉职,终年53岁。

  溪口镇中学总务主任莫金刚闻讯赶到,泪水长流,久久不肯离开。当天早上7时,他还在办公室向老杨汇报该校的危房情况,老杨走时还说:“我明天还要来,我来了五六次了,还没有在你这里吃过饭,明天一定要到你这里吃中饭。”

  市教育局局长李媛明得知消息后,心如刀绞,连夜从长沙赶到慈利。一路上,她耳边老是回响起老杨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从基层走出来的,看到孩子们在危房里读书,我心里不塌实呀。”

  (二)

  2003年,慈利县成立中小学危房改造办公室,杨万新被委以重任,当上了这个不上品的“官”。他二话没说,一头扎进了慈利的山山岭岭。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他震惊了:全县危房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达10万平方米!他知道,慈利的危改经费严重短缺,不能花冤枉钱。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他先后起草了《慈利县2004年至2006年中小学危房改造规划》和20多份项目可行性报告,先后多次专程向国家、省、市教育、财政、计划等部门汇报,先后参与对53所学校的危房改造,共完成了35254平方米的基建项目。

  今年,全县需要拆除危房1.8万平方米,新扩建校舍2.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799万元。这是一份繁重的任务。年过半百、身体多病的杨万新投入了超负荷的工作之中。他实地勘察了全县20个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加班加点定规划、跑协调、抓审核。尽管颈椎疼痛难忍,国庆节期间,他仍加班审核材料,打电话督查工程进度。10月3日,他还挤出时间到许家坊、岩泊渡等学校,指导完成学校布局调整项目的制订,督查学校危房改造工程质量。

  (三)

  “中小学危房改造是省政府‘八件实事’之一,如果不把好质量关,民心工程变成了豆腐渣工程,我就是历史的罪人!”老杨常常在心中告诫自己。

  多年来,无论工作多忙,他总是挤出时间自学建筑知识,光自学笔记就有十多本。渐渐地,他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专家”。全县的危改工程全部装进了他的心中,不用去现场,他就可以告诉别人,某所学校的校门是怎样开的,厕所建在什么位置,目前的工程进度如何,承包方是谁,等等。

  他从不在办公室听汇报,总喜欢搞“突然袭击”。下乡检查时,从不事先通知,一到学校,就直奔施工现场,用手捧起泥沙,看是否含泥量过高;用锤子轻轻地敲敲外墙砖,看是否有空隙;用直尺量量,看内墙是否粉刷得平整;从施工标志到安全帽,从脚手架到钢材,总是一项一项地检查……看完之后,他再打电话通知学校、工程负责人到现场,一一指出存在的问题,当纠正的马上纠正,当返工的必须返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他常开玩笑说:“我是拿泥刀出身的,工程质量上不要在我面前耍花样!”

  危改办主任虽然“官品”不高,但在别人的眼中,老杨可是一个实权派人物。因此,常常有人“串串门”。他对妻子约法三章:不准收礼,不准吹枕头风。有一次,妻子在街上买东西,有一个想承包危改工程的熟人给她送了几斤水果,妻子觉得没什么,便收下了。老杨知道后,硬是找了一个理由退了回去。

  他这样做,也得罪了一些亲戚。他的几个哥哥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想通过他的关系,弄个小工做做,他也一口回绝了。

  老杨走了,他倒下的是身躯,却用生命扛起了如山的责任。他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