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汗水浇绿“红色沙漠”(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7:51 潇湘晨报
汗水浇绿“红色沙漠”(组图)
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经验 记者 谢功梅 摄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问是实验站的”,这是他们自编的歌谣,是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是一群极普通的人,普通到当他们出现在你面前时,如果不经事先介绍,你一定会认为他们就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又是一群极不普通的人,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偏远山村,把被称为“红色沙漠”的红壤变成了绿洲。

  他们,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的科学家们。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青丝染成了白发,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成就的辉煌让人肃然起敬。

  实验站所在的官山坪村老村支书王凤元则动情地说:“其实就是再树十块八块碑,也还是表达不尽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和敬意。”

  当地老百姓为实验站立碑

  10月下旬的一天,记者走进了这个杰出的集体。汽车在322国道83公里处右拐穿过湘桂铁路的一个小涵洞,立即上了一条简易乡村公路。这条公路的路基只有3米左右,不知情的人绝对想不到,这条两旁长满野草的简易乡村公路的尽头,就是被称为“中国的洛桑”(注:英国的洛桑实验站是世界顶级土壤研究站,目前已有160多年历史,洛桑实验站的1克实验样土比1克黄金还贵)的国家级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条简易公路还是实验站全体党员在2003年奋战47天才修好的,它不但解决了进出实验站交通不畅的问题,还方便了实验站周围5个村万余名村民的出行。

  简易公路的尽头就是祁阳红壤实验站。在一块块立有实验牌的实验田的包围下,一座与农舍相差无几的小院倚着红壤山。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一座小四合院、两排墙体已呈现裂痕的小平房、一栋上世纪80年代建的简单三层水泥楼房,就是这个国家级实验站内的全部建筑。
汗水浇绿“红色沙漠”(组图)
副研究员文石林(左)和王伯仁在田间取土

  我们来到这里采访时,正赶上当地为实验站建站45周年立碑。碑立在至今仍是实验楼的小四合院中,这是事隔10年后当地老百姓为感谢实验站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而立的第二块碑。1995年红壤实验站成立35周年时,当地老百姓和祁阳县政府为站里立了第一块碑。当时负责起草碑文的祁阳县委原副书记黄承先说:“我们希望每个字都能表达我们的谢意。”

  立碑是当地政府和老百姓表达深厚情感的朴素形式。永州市一政府官员感慨地说,实验站科学家们的事迹和精神太让人感动了。实验站所在的官山坪村老村支书王凤元则动情地说:“其实就是再树十块八块碑,也还是表达不尽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和敬意。”

  实验站冬冷夏热春潮,屋内屋外一样冷,白天晚上一样热,床上床下一样潮;夫妻分居、生活单调、饮食不适……

  数十年扎根山村无怨无悔

  红(黄)壤是我国南方14省(区)主要土壤类型,总面积约21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7%,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8%,而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4.5%。但红壤土地因低产低质,也被科学家称为“红色沙漠”。为使沙漠变成绿洲,196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批热血青年,告别亲友和繁华的北京城,毅然来到贫困偏僻的山区——湖南祁阳县官山坪安营扎寨,建立祁阳红壤实验站,开辟红壤研究新领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

  官山坪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沟,离最近的城镇也有9公里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最初科研人员都住在农户家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农民没什么两样。”往事在官山坪村老村支书王凤元的眼中又一幕幕回放。

  许多科研人员在此一呆就是几十年。实验站第一任站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在此工作了26年,其中最长的一年驻点时间超过340天。“当时他们为了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尽快开展研究工作,经常到农户家串门,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为了不让咱们有陌生感,刘院士每次到农户家里时还特地将眼镜摘下来哩。”据王凤元介绍,1963年站里砌起了土砖房,既当住房又作办公室,1983年才建起简易实验站,有了自己的“窝”。实验站冬冷夏热春潮,屋内屋外一样冷,白天晚上一样热,床上床下一样潮。而夫妻分居、生活单调、饮食不适等,也是所有科研人员必须长期面临和克服的问题。

  45年来,实验站先后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5项、省部级成果奖19项,几乎每两年就获得一个奖项。

  科研成就令世人震惊

  “晴天一顶帽,雨天一身泥,赤脚一双走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喝的是泥巴水,住的是土砖房,吃的是自家菜,穿的是乡里衣,度的是单身日,过的是苦日子,干的是农家活,赚的是零用钱。”这是科研人员为自己写的歌谣。然而,尽管生活和工作环境如此恶劣,但实验站的科研人员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樊小林到实验站调研时,就曾感叹“站里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和恶劣的工作条件同样让人震惊。”
汗水浇绿“红色沙漠”(组图)
刘更另院士(左)给外国专家(右)介绍有关科研情况

  湘南红壤低产田耕作后泥土不烂,土块跟鸭屎一样大小,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被当地老百姓叫做“鸭屎泥”。1960年,实验站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当地低产“鸭屎泥田”进行改良攻关。科研人员先后走访了50多个村,召开了140多次调查会,实验了几十种肥料,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找到原因,不管刮风下雨,科研人员都会一天三次到实验田观察地温,下大雪了,老百姓都在家里烤火不敢出门,但他们每天坚持实验。当时官山坪村稻田最低亩产只有80公斤,经过研究人员的潜心调查和实验,1964年亩产提高到了287公斤,缺粮村一下子变成了余粮村。

  当青丝被风霜慢慢染成了白发,科研人员的汗水也结出了累累硕果。45年来,实验站先后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5项、省部级成果奖19项,几乎每两年就获得一个奖项。从这里走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6名,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陈永安、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陈福兴等一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同时为地方培养了3万多名农民技术人员。

  本报记者 谢功梅 实习生 孔知佳 袁玉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