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李文做客本报正义网——向“中国式陋习”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9:28 检察日报

  

李文做客本报正义网——向“中国式陋习”挑战

  她,喜欢打抱不平,喜欢四处投诉;她,选择永不妥协,选择奋起抗争,像个勇敢的斗士——她就是那个“比秋菊还喜欢讨说法的女人”、“美国回来的王海”、“女堂吉诃德”……那个被媒体冠以各种各样代名词的、一位像钻石一样多面发光的名女人李文博士。

  在中国传统“和为贵”的背后,大多数人会对说脏话、随地吐痰、高空抛物等不文明行为选择沉默,也许正是这样的沉默,才让这些“中国式陋习”有了滋生的土壤。然而李文却用在国人眼里几近过激的做法,来对抗“中国式陋习”。11月4日晚上7时许,本报正义网专程邀请李文博士,与网友在线交流“批判中国式陋习”的维权感受。

  “京骂”损害中国人形象

  主持人:能给网友简单介绍一下“京骂”案件的大致情况吗?

  李文:我入住北京三年了,一共打了三场官司,全部胜诉。目前,我还有五场官司要打,每一场的意义都不一样。有个案子是比较特殊的,因为涉及到“京骂”。事实很简单,我居住在嘉和丽园公寓,因有位邻居没拴住家养的宠物狗,我看到后向他提出意见,却遭到他的大声斥责与辱骂。他当时指着我的鼻子骂“你丫的”,刚开始我还不知道这是句脏话,后来我上网一查,才知道这是句典型的“京骂”。北京2008年就要举办奥运会了,现在的主题也是“礼仪北京、人文奥运”,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京骂”是很损中国人形象的。今年9月20日,抵制“京骂”也首次被编写进中学生礼仪课本和《北京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

  网友:有报道称,狗的主人后来当着许多记者的面跟您道了歉,又表示进行物质上的赔偿,但遭到您“风趣的拒绝”。为什么?

  李文:我报案的时间是今年2月12日,现在已经是11月了,至今楼梯里面仍有没拴的狗。事隔8个月再来道歉,我认为这是一个虚伪的做法。我现在要用法律的手段来教育这个骂人的人,让他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

  “李文”越多越好

  主持人:您和大多数中国人不一样,我们遇到一些小事,比如遛狗不拴狗等不文明行为,都不会诉诸法律,往往一忍了之或吵上一架,您怎么看待这种区别?您不害怕因为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而被孤立吗?

  李文:先进的人都是孤独的。孤独我已习惯了,我从来是独来独往的人,我每七年搬一次家,大家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做了。那么李文在拼命维权的时候,你们应该支持她,至少心里支持她。我不希望人们只会说风凉话,所以我的态度是:第一是不要生闷气;第二是不要叹气;第三是不要诅咒;第四是不要空骂;第五是不要认了,也不要说算了;第六是不要逃避。我希望我的这种精神和毅力可以感动更多人。

  网友:据说您住宅的玻璃多次被人砸碎,而且还常常收到匿名恐吓电话,甚至收到过死亡威胁的短信。面对这些,您写了遗书,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这些事确实存在吗?那又是什么使您坚持下去呢?

  李文:确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但维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网友:有人把李文在北京的一系列举动概括为“李文现象”。有趣的是,人们既希望身边有更多的李文出现,却又害怕李文出现在自己身边,揪着他们身上的陋习不放。您对此怎么看?

  李文:我觉得做人就要知错就改、敢作敢当,当然这更关系到我们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有更多的李文出现是一件好事。

  用维权行动批判“陋习”

  网友:美国人也骂人,您如何看待美国人的骂和中国人的骂,在美国维权和在中国维权的区别是什么?

  李文:在美国只要骂人就可以起诉,因为你触犯了名誉权。他们怕被人告,骂人也会在私下骂,不会在公共场所。我们要想进步和发展,就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接受别人的批评。

  主持人:您能不能给“中国式陋习”下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

  李文:下概念并不是我的专长。但现在我们的网络、电视、资讯如此发达,不要和我讲你不知道什么是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

  主持人:您认为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怎样治理更有效?

  李文:我觉得这首先是一个人的素养问题,小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针对这种陋习、不良现象制定强有力的制度和法律。当然,单靠罚钱也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主持人:到北京九个月的时候,您写了《我和李敖一起骂》。距现在又是两三年了,相信您的感受更多,会不会再写一本书?

  李文:我想写一本《李文教你怎样维权》,我相信这本书写完后一定会对老百姓打官司有帮助的。

  主持人:您的维权经历非常丰富,最后请您给网友讲讲对维权的忠告。

  李文:送给大家一句格言:一个人永远都不能在自己的道德、准则、原则、诚实和正直这些方面作出妥协。

  (正义网供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