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一高中生与北京女学生网上“同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17:39 内蒙古晨报 | |
内蒙古晨报呼市热线4965599消息(实习记者 郭静)“最近,我发现上高中的儿子在网络上与北京的一个女学生‘同居’竟然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很担心,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家住呼市新城区的张女士担心地对记者说。 张女士说,她偶然的一天发现自己18岁的儿子在网络上竟有一个“同居”的女朋友,他们住的是“高级公寓”,在“家”里的留言簿里写满了亲呢的话语,而且还养着两条宠 随后,记者根据张女士提供的网址,登录了该家网站。网站的网页上设有“ 同居天数排行榜”“女生追求人数排行”“男生追求人数排行”,在网站注册的会员都可以申请寻找“同居朋友”。记者注册时发现,登记注册时不需要任何身份认证这就意味着年龄、地区、身份等注册信息都可以任意填写,只要双方愿意随时都可以“同居”。网络同居与网婚不同,同居的朋友可以随时更换。对此,心理专家建议家长不要急于向孩子下禁令,而首先应该多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循序渐进地告知其中利弊,这更易于让孩子接受。为何青少年热衷网络同居?记者采访了内蒙古第三 医院的心理医生张淑兰女士,据她说,巨大的升学、就业压力使部分青少年心理负荷过重,他们选择“避世主义”,渴望逃避现实生活,并通过网络同居来找到心灵伴侣,释放情感,放松自己。另外,现今的独生子女一般交往能力不强,在虚拟世界里,他们不需要考虑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种种技巧,当然还有部分是因为无聊。总之,青少年热衷于网络同居是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对于青少年网络同居群体的不断扩大,有关专家表示忧虑。其中,青年问题专家吴烨宇认为,部分青少年参与网络同居,是他们现实交往能力较低和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这些青少年认为“在虚拟社区里可以不必受任何社会道德的约束”,暴露出他们深层次的素质缺陷。网络虚拟生活是一种非理性的生活,理想化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落差将造成人格分裂,这对人是一种潜在的伤害。���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