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侄对簿公堂解除遗赠协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9:10 南京晨报 | |||||||||
现年82岁的周老太太终身未嫁,膝下无子。4年前,她与亲侄儿签订并公证了一份遗赠协议,申明在她去世后侄儿可获得其所有财产,前提是侄儿必须给她养老送终。可现在,姑姑反悔了,侄儿也不乐意了。昨天上午,这对亲姑侄在浦口区法院对簿公堂3个多小时,庭内激烈对质与庭外的凄风冷雨形成了明显的“温差”。 遗赠协议的由来
庭审伊始,周老太太的侄儿、被告———57岁的老周说,他的父辈共有3个兄妹,父亲是老大,叔叔是老二,姑姑是老幺。姑姑一直没结婚,跟叔叔一家过,照顾叔叔的几个孩子,原本跟他们大房不怎么来往。2001年底,姑姑与叔叔子女闹矛盾,生病也没人管,情绪低落之余找到了自己。“我是看她孤零零的,出于亲情,出于同情,才答应照顾她的,根本不知道她有家产。”老周说。对这种说法,周老太太嗤之以鼻:“有一天我去买墓,路上碰到了他,他可能估计我不行了,第二天他就到我这里说要养我的老,一口一个‘老娘’,都是甜言蜜语,我这才答应的!” 周老太太:侄儿未尽照料义务还瞎添乱 周老太太认为,这几年侄儿不但没有尽到应尽的照料义务,还给自己添了很多麻烦。比如说,她每月退休工资1200元,侄儿拿走了工资卡,只留给她200元生活费;侄儿拿走了她的墓卡和2万元存款,还把她房里的旧家具全扔了;现在她住的房子可能面临拆迁,侄儿未经她的允许,到处托关系把自己的户口迁了进来。种种行为让她很是反感,决定解除原先的那份遗赠协议。 老周:我是“临时队员” 姑姑的话刺痛了老周的神经。“我这几年就是她的110,一会儿东西丢了,一会儿便秘了……一个电话我就来了,有时是从城南赶晚上最后一班轮渡来江北的。”老周说,4年来,自己有病也不敢住院,单位组织旅游也不敢出去,瘦了20斤,尽心尽力照顾姑姑。 接着,知情的马自达司机、医生、同事为老周出庭作证,还有片警和几位邻居写下了证言,所有证人证言一致反映,这几年老周为了照料老人,经常调班前往老人住处,带她上医院,还时常手拉手带她逛菜场。“无中生有!”就这些证人证言,周老太太用四个字予以评价。 至于周老太太列举的那一串“添乱”项目,老周解释,姑姑年纪大了,经常记不得东西放哪了,所以自己代为保管;换置新家具也是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环境;迁户口的事当时也是她允许的。“我是过渡时期的临时队员,现在二套班子有了,不需要我了,就把我一脚踢开了!”老周透露,姑姑又和叔叔的女儿好上了,她又相中了这位侄女来照顾生活起居。老周坦言:“其实解除协议也没什么,你(姑姑)把她(堂妹)养大的,她来养你老,也是应该的,再说她是女同志,照顾你也方便。只是你不能说我没有养你哎!” 调解:“都是一家人” 这对亲姑侄吵了好几轮,最终通过法官耐心劝解,本着“都是一家人”的态度,双方和解了:解除双方的遗赠扶养协议;老周返还姑姑2万元存折和墓卡,姑姑补偿老周15000元作为这几年的照顾费用。老周还承诺将户口迁走,大家息事宁人。 “她告我也好,不管怎么说,她都是我小姑,马上过年了,我还会去看她!”老周说。“他要来看我,我也不会不让他进家门!”周老太太回应。审庭结束时,姑侄俩的言辞缓和了许多。 作者:浦勇 陈飙 束宇/来源:南京晨报 相关专题:南京晨报聚焦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