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过年体现文化生命力 传统春节品出新年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10:17 大华网 | |||||||||
□本报记者 陈静莹 过年,过的是年味儿。 当燃放爆竹的习俗,在我们这个城市里走进历史的时候,传统春节在汕头人眼中,似乎已不再那么热闹。然而,过年方式的个性化、多元化说明了市民过春节越来越注重找特
饮食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民以食为天,春节依然是吃的节日。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市民在温饱不成问题的前提下,越来越注意饮食的质量。以往逢年过节才能大饱口福的鸡鸭鱼肉,如今已成了每日菜篮子的家常菜。可以说,平时就在过年,过年时无非就是吃得更加精致一点,或者干脆在酒店去吃现成的,彻底从厨房中解脱出来,轻松一下。 团聚对象发生变化。过去过年,一般是大家庭在一起吃喝。如今开始不以家庭为核心。一些从外地来汕工作的人把汕头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同样有滋有味地过年。过年的团聚范围不再仅限于亲戚之间,还扩大到关系密切的同事、朋友之间。城市现代化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既紧密依赖于血缘纽带,还依赖于在同区域工作和生活的业缘纽带、地缘纽带。 过年方式发生变革。过年不再非得讲究家庭团聚。近年每逢春节,旅游进入旺季的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为老人办理好手续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境内外旅游,此举的意义在于显示出不单中青年人,甚至老一辈人,也不那么看重过年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的形式了,他们愿意接受子女请他们出门旅游的提议与安排外出旅游,从而减轻背负操劳吃喝的累人负担。 种种变化,无不昭示着现代化进程对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发生在春节身上的变革,表明了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说明市民的春节消费正逐年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相关专题:2006年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