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百岁老人要当教授再娶妻 曾获博士学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08:1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本报讯 (记者 李寰 摄影 金世宗 华商报 记者 要露滋 陈团结) 今年正月初二,105岁的宫杜若老人从内蒙古来到成都。3月17日,老人来到本报并告诉记者,他有两个梦想,一是当大学教授,二是娶一位娇妻(本报曾作报道)。

  宫老从内蒙古来到成都郫县儿子家,目的就是想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儿子和孙子。但儿子和孙子都没有兴趣,宫老于是萌发了教大学的想法。对于自己的第二个梦想,宫老说,
他曾经有三段婚姻,但都不美满,最近30年他一直单独生活,“我希望晚年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我希望未来的‘那一位’只有50岁,知书达理,最好是位医生。”

  此后,本报以《105岁两个梦:当教授娶娇妻》为题报道了老人的两个梦想。此后,西安的一名姓张的女士看到了当地媒体转载的报道。3月19日,50岁的张女士给宫杜若打来电话,“希望有所发展”,并表示希望他到西安去一趟。但这一提议被宫杜若否决,他说现在天气有点热,最好先通过视频语音聊天,有所了解后再说。这一提议随即得到了西安张女士的赞同。

  昨日,在本报及西安《华商报》记者的帮助下,105岁的宫老和50岁的张女士通过互联网视频进行了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两人先是通过QQ视频“见”了面,然后开始了语音聊天。语音聊天进行了10来分钟,“害羞”的张女士在和宫老交换联系方式后首先下线。对于初次见面,宫老说:“我对她一见钟情,我一定要去西安见她。”张女士则表示:“印象不错,特别佩服如此年纪还有雄心当教授!”

  105岁的老人为何会如此新潮地进行视频相亲?在他漫长的人生中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婚姻、感情生活?他为何会千里迢迢来到成都?他和成都有着怎样的渊源?请看本报今日报道。

  ·QQ牵线·网聊5分钟五旬女士害羞了

  成都:“我对她一见钟情”

  昨日下午2时,记者将宫老带到红光镇一家网吧。看到有老人来上网,居民纷纷凑过来看稀奇。宫老丝毫不怯场,笑嘻嘻地对大家说:“我是来视频相亲的。”与此同时,张女士也在华商报记者的安排下来到西安一家网吧。本报记者打开电脑,宫老就兴奋地说:“我对西安很熟悉,以前曾路过西安。那是个好地方,气候也不错。”

  登录QQ,张女士的头像立即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从屏幕上看,张女士是一名50来岁的女性,穿着蓝色的毛衣,看起来很年轻。宫老一见张女士就很满意,一再告诉记者:“看起来,她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肯定很贤惠。”

  通过电脑屏幕,张女士看到宫老周围站满了记者,于是不好意思起来。她坐下后又迅速离开座位,宫老焦急地说:“我们要谈论科学,谈人生,不要耽误时间,我要和你说话。”宫老的话顿时引来网吧里围观人群的阵阵笑声。随即,张女士关掉了视屏,只答应与宫老语音聊天。看不到对方,宫老有点失落:“她是不是嫌我老?”

  两人一聊起来,宫老就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他的人生经历,张女士也介绍了她的情况。原来,张女士在西安做医生。可能是网吧里围观的人太多,影响了两人的发挥,谈话进行十来分钟,张女士要求与宫老交换电话号码以及地址,今后保持联系。网吧里的人鼓励宫老与张女士再聊聊,宫老转过头说:“她害羞了,我们会保持联系的。”随后,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

  在场的一名记者提醒宫老:“你应该问问张女士对你印象怎么样?”于是,宫老对着话筒对张女士说:“记者让我问你对我印象怎么样?”张女士说:“印象不错,特别佩服如此年纪还有雄心当教授!”此后,记者问宫老:“你对张女士印象怎么样?”宫老说:“我对她一见钟情,我一定要去西安见她。”记者问宫老,还会不会见其他的应征者?宫老说,如果人在成都可以见见,外地的就算了。

  西安:“他看上去还很年轻”

  在本报记者为宫老安排上网视频时,华商报的记者也和张女士在寻找网吧的路上。张女士说,她在当地报纸上看到宫老想当大学老师、想娶比自己小50岁的妻子的愿望,很为老人的勇气和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感动。看了报纸上刊载的宫老的照片,张女士一再对记者说:“他看上去还很年轻。”

  按照约定的时间,张女士准时坐在网吧电脑前。通过QQ,宫老的影像清楚地显示在电脑上,见到“真人”,张女士显得有些紧张。与成都的网吧一样,西安这家网吧里的顾客在得知张女士与一名百岁老人视频相亲后纷纷过来围观。张女士脸涨得通红,更紧张了。与宫老“见”了约5分钟后,张女士就要下了。这下,宫老急了,一再挽留张女士再多谈一会儿。

  张女士说,宫老的样子与报纸上刊登的有点不一样,看上去七八十岁,身体也很健康,“就是好像耳朵有点背了!说话有时听不太清楚。结婚的事?还没有想那么远,以后通过书信了解后再说吧……”

  ·传奇婚姻·三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段婚姻和不相识的小姑娘结婚

  宫杜若说,他第一次结婚时只有18岁。当时在呼和浩特上高中的他接到家里紧急书信后立即赶回家,回到家后才知道家里人要让他与王志学结婚。王志学只有15岁,也在呼市上中学,两人此前根本不认识。结婚后,宫杜若继续学业,王志学则留在婆家生活。后来,她在五原县城做了一名教员。

  宫杜若说,这是一段并不美满的婚姻,两人没有感情基础,经常吵架。十来年后,宫杜若考上齐鲁大学,此后他就不怎么和妻子联系了。1946年,在美国完成学业的宫杜若回到上海,到北大医学院教神经科。此时,王志学带着女儿去了中国台湾,后来定居美国。王志学走的时候没有和宫杜若打招呼,从那以后,宫杜若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和女儿。对此,宫杜若一直内疚。他告诉记者,60多年没见王志学了,他仍然很清晰地记得她的样子:“她是个小个子,高鼻梁,大眼睛。我对第一任妻子的印象最深刻。”

  第二段婚姻娶个成都“辣妹子”

  1947年,在陕西成固西北联大教书的宫杜若认识了身材高大的成都女子叶奶娥。叶奶娥比宫杜若年轻20来岁,在成固当中学教员。宫杜若说,叶奶娥的性格非常泼辣,而他也不知道“怜香惜玉”,经常与妻子吵架。1948年初,叶奶娥回到成都,1952年春天患肺结核去世了。叶去世后,宫杜若来到成都才从叶的哥哥处得知,于是沮丧地回了内蒙古。

  然而,叶奶娥的哥哥并没有告诉宫杜若,叶奶娥从内蒙古回来时已怀孕,后来在成都生下儿子。叶奶娥生下儿子后嫁给了成都的一个木匠,孩子随继父姓邝,名叫邝昌才。

  宫杜若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在成都已是1973年,邝昌才已25岁。当时,宫杜若从内蒙古来到成都,叶奶娥的哥哥才告诉他。宫杜若找到儿子,但邝昌才并不愿意承认这个父亲。直到上世纪90年代,邝昌才才认了这个父亲。这次宫杜若来成都就是住在邝昌才家里。

  第三段婚姻妻子比他年轻20多岁

  1951年,宫杜若在内蒙古认识了他的第三任妻子。妻子比宫杜若年轻20来岁,在呼和浩特当助产师。婚后,两人生下一个女儿,但两人感情一直不好。“文革”开始后,宫杜若受到批斗,妻子和女儿再也没有和宫杜若生活在一起。现在,女儿快60岁了,但仍然不承认这个父亲,这也成了宫杜若心中一直的伤痛。

  ·传奇人生·八旗子弟曾到四川流浪

  105岁的宫杜若出生于怎样的家庭?漫长的人生经历是怎么度过的?既然是留美博士,他现在为什么只能依靠每月125元的低保金生活?他与成都有着怎样的渊源?带着这些读者关注的问题,3月19日,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宫杜若。他向记者讲述了他极具传奇的人生。

  他在成都获得博士学位

  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宫杜若念念不忘在华西协和大学读书的时光。上世纪20年代,西医在中国开始盛行,他萌发了学习西医的想法。1931年,30岁的宫杜若考上齐鲁大学医学院攻读神经精神学专业。抗战爆发后,齐鲁大学主体迁往成都华西坝,借华西协和大学的校舍开课。宫杜若也来到成都上最后一年学,在成都获得华西协和大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同时还在成都读完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宫杜若还清晰记得,当时齐鲁大学校长是汤吉禾,当时的华西协和大学校长是张凌高,他的老师是程玉麟教授等。

  他的儿子住在郫县

  19日上午11时,记者辗转找到宫杜若儿子的家,这是位于郫县的一栋普通农舍。

  宫杜若得知记者要采访他,早早坐在堂屋门口等候,还特意穿上一套蓝色的中山装。宫杜若说,他是正宗的八旗子弟,属于正黄旗。1938年,大学毕业后的宫杜若到昆明的中国空军某部担任医生兼翻译。1941年,当局选派一些军医到美国进修,宫杜若得以赴美

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学业后,宫杜若1946年再次获得博士学位并回国。1962年,61岁的宫杜若人生出现变数,他被遣送回五原县,并失去工作,也失去经济来源。

  1973年,宫杜若爬上火车,辗转来到成都,此后还到过四川阿坝、云南昆明等地流浪。几年后,宫杜若才回到内蒙古,先后被一些

医院聘为医生。上世纪90年代,民政部门为宫杜若批准了低保,现在每月125元的低保金是宫杜若的全部生活来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