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寻找身边的感动--“自强自立学子”系列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09:48 河北日报

  邯郸学院女大学生杜利华携病重母打工求学--- 她用爱为妈妈延长生命

  [本期感动人物]

  杜利华:她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是能力不凡的校学生会第一副主席;她更是一个孝顺的好女儿,为了挽救重病母亲的生命,带着母亲边求学边打工。

  “妈妈请别离开我”

  张家口这一对母女的噩运,是从2004年夏天开始的。那年5月,杜利华正在紧张地准备高考,妈妈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女儿成绩优秀,她有权利毫无负担地奔赴考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妈妈强忍着病痛,每天给女儿的是温和的笑容和可口的饭菜。

  高考结束了,杜利华陪着妈妈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了:宫颈癌中晚期,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女惊呆了。医生安慰她们说,只要及时手术,完全可以康复。但妈妈下岗多年,母女二人维持生计已经十分艰难,为了从病魔手中抢回妈妈的生命,那个本该享受轻松与成功的暑假,杜利华奔波在山城的大街小巷,筹集了8000元的手术费。

  2004年8月27日,妈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做了子宫摘除手术。妈妈做完手术,杜利华也开学了———她以560多分的成绩考入邯郸学院外语系本科班,是班里的“榜眼”。

  一入学,杜利华就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家教,不久,又被一所少儿英语学校聘为教师。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做家教,周六周日教小朋友学英语,杜利华的生活就像一只高速运转的陀螺,但是一想到妈妈能用自己寄回的钱买营养品,能够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杜利华全身的疲惫就会在一瞬间化为幸福、化为希望。

  超乎寻常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马不停蹄地打工,即便如此,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杜利华依然取得了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让同学和老师钦佩不已。2005年4月,杜利华获得了国家二等奖学金。

  与死神赛跑

  2005年6月的一天,杜利华突然接到妈妈主治大夫的电话,说妈妈的情况很不好,癌细胞已转移到淋巴,恐怕只有两个月的生命了。妈妈只有40多岁,她还没有看到女儿的成就,还没有看到女儿的幸福。回到家里,看到骨瘦如柴的妈妈,杜利华心如刀绞,她仿佛听到了死神逼近的脚步。多少次,她在梦里高喊:“不要带走我的妈妈!”

  2005年7月6日,杜利华把妈妈接到邯郸,她要用女儿的眷眷爱心,努力挽留妈妈的生命,哪怕只多一个月、一天、一小时。杜利华在学校附近租下一间房子,精心照料妈妈的饮食起居。从前很少动锅碗瓢盆的她开始学着炖汤、包饺子、蒸包子,只要妈妈想吃,她都努力学着做。妈妈渐渐地胖了起来,在病痛的间隙,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这个暑假,她同时做了三份家教,双休日依然到少儿英语学校上课,脸跑黑了,嗓子喊哑了。奔波一个月,杜利华挣到了1000多元。

  经过三次化疗,妈妈的腿部消肿,食欲也开始恢复,原本疼得弯成一张弓的身体,竟然挺起来了,母女俩高兴地抱在一起,又是哭又是笑。那一段时间,她们仿佛忘记了死神的阴影,心里满是希望。

  中秋节过后,杜利华再次找到主治大夫,商量下一次化疗的时间,没想到大夫却轻轻地说了一句:“下次不用来了。”

  “为什么?”杜利华惊愕地问。

  “经过三次化疗,病人体内已经产生抗体,再做也没用了。不如把钱省下来,给她多吃点营养品。”大夫无奈地说。杜利华眼前一黑,险些晕倒。

  杜利华在家门口站了很久。她用尽全身的力气挤出一丝笑容,推开家门。

  “怎么样?”妈妈问。

  “大夫说下个月再做一次化疗,效果会更好。”杜利华笑着说。她假装收拾桌子,转过身,抬抬头,不让眼泪流下来。

  病魔无情。2005年12月26日,妈妈永远离开了她深爱的女儿,而她的生命比医生的“死刑判决”延长了4个多月。

  温暖支撑亲情

  女儿的爱支撑着妈妈的生命,而更多的爱,支撑着杜利华坚强前行。

  住院化疗,即使用最便宜的药物,一个疗程下来也要三四千元,杜利华打工所得仅够维持母女俩的正常生活和母亲的日常用药。妈妈第一次做化疗的时候正逢暑假,杜利华高中时的“老班长”发动正休假的同学老师,为她凑了2000元;一位承德籍的大学同学对父母说起杜利华的遭遇,他们毫不犹豫地汇来1000元。

  开学后,系里的老师、同学慷慨解囊,为杜利华捐款,一位同学甚至把刚刚领到的贫困生补助塞到了她的手里。领导、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看望她们,同学们则轮流值班帮助杜利华照看妈妈,好让她有更多的时间打工挣钱。她做家教的李金玲阿姨一家给了她亲人一样的温暖和安慰,还时常送她些生活用品。她供职的少儿英语学校破例为她提前发薪,并“巧立名目”地发给她一笔额外的工资。

  筹钱,手术;筹钱,化疗;再筹钱,再化疗……一次手术,四次化疗,一年半的时间,杜利华已经记不清打过多少次电话,向熟悉或不太熟悉的同学、老师和亲友求助,每一次人们都不会让她失望,有时是三十五十,有时是三百五百,有时是一千两千,妈妈的生命,就在这一点一滴的爱心中延长。在杜利华心里,这1.8万元“无期无息”的外债,更多的是一点一滴温暖的回忆。

  现在的杜利华依然忙碌。她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她是能力不凡的校学生会第一副主席,她是尽职尽责的家教姐姐,她是孩子们喜欢的英语老师。杜利华在忙碌中淡化失去母爱的痛苦,也在忙碌中为自己描绘一个更加美丽的未来。

  本报记者 张艳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