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58岁大娘上小学续:因撕毁小同学书本遭退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03:00 华商网-华商晨报
58岁大娘上小学续:因撕毁小同学书本遭退学

学校的办公桌上放着被张鹤龄撕坏的同学课本 本报记者蔡敏强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58岁大娘上小学续:因撕毁小同学书本遭退学

58岁小学生的课堂生活记录


  本报讯 (记者 陈婵婵 实习记者 谭皓) 3月22日,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小学一年级学生、今年58岁的张鹤龄退学了。

  在做了近200天的小学生之后,校方作出了上述决定。理由是:张鹤龄在偷走同学闹闹(化名)的教科书被老师发现后,气愤地把书撕毁,此前,她还把一名女同学的头发剪短了。

  “好心”大娘想给男生洗澡

  “我就是看不惯他不学习,影响到我了,我就得管他。”

  今年3月1日开学以后,张鹤龄就不再带教科书上学了,“孩子们经常把书扔得到处都是,我的书也被弄坏过,反正我上课只要认真听讲就行,不用书、也不用记笔记”。

  这样,她被安排和临桌的闹闹一起看一本书,“他上课经常捣乱,严重影响我听讲。”

  “只要他问我问题,我都会给他讲,”张鹤龄哭着说,“看到他书包小,担心会夹坏书本,我特地买了一箱牛奶,让他把书本放在牛奶箱里,这样拎着还方便。”

  “他很长时间没洗澡了,我还想给他洗呢,他竟不领情!”

  张鹤龄叉着腰高声说,“我就是看不惯他不学习,影响到我了,我就得管他。”但闹闹的回应让她不断地失望,“有一次课上,他起身拍我桌子,我气得上去就打了他脑袋一下,当时确实有点手重了。”

  偷书想给新同学

  “我趁他不在,从他桌子里把书拿出来,用橡皮把闹闹名字擦掉了。”

  张鹤龄告诉记者,闹闹平时不爱读书,上学期他把自己的书撕了一半,“书给他读真是白瞎了,他把新发的磁带也扔了,不得不管了。”

  “新转来的同学没有教科书,曾经向我要过书,但我没舍得,后来看这个同学挺听话,所以想给他一套书,”张鹤龄说,“3月20日那天我决定把闹闹的书给他,我趁他不在教室,就从他桌子里把书拿出来了,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我用橡皮把闹闹的名字擦掉了。”

  记者:那你不是偷拿同学的书吗?

  张鹤龄理直气壮地说:谁让他不读书,给他就是白瞎了!我到现在也不觉得做错了。

  在学校挨个学生检查的时候,我当时非常坚定地告诉大家我没有偷他的书。最后老师在我的桌子里发现了闹闹的书,学校让我回家反省一周,还让我写检查。

  撕书“我没错”

  “我把碎书扔在桌上,让大家都知道我一片好心为啥变得这么被动!”

  3月21日应该是张鹤龄在家反省的第一天,“让我待一周,课程就跟不上了,还不如不让我念了”,于是,她仍然来到学校。

  “孩子们都在室外上体育课,我站在窗口看着他们,心里很难过,有很多同学给了我很多的欢乐,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但想到学校、同学都不理解我,我又感到十分气愤,就从闹闹的书包里把他的数学和语文书拿出来了,我要把它撕了,不爱学习,他还用书干吗!”

  张鹤龄费力地把两本书撕得粉碎,“我把碎书都扔在他桌子上了,我就是想让大家都知道我的一片好心为啥变得这么被动!”

  看到自己的书被撕得粉碎,闹闹大哭起来,校长和老师们赶紧赶到教室,“校长气得直敲桌子,说我不应该把同学的书撕了,还说不敢继续留我上学了。”

  张鹤龄告诉记者,学校在她撕书当天中午就把她剩余的50元午餐钱退还给她了。

  记者:现在感觉后悔了吗?错了吗?

  张鹤龄圆睁着眼睛:错?我没错,我不后悔做的事情。

  记者:离开皇寺路小学你打算怎么办?

  张鹤龄:先照顾照顾我母亲,再调整一下自己,然后接着找学校。

  校长不敢留她了

  “她本身就是旁听生,如果不适应就解除关系……现在也没办法。”

  昨日,记者在一年一班问同学们,“老奶奶要不上学了,你们知道不?”一个小女孩眼泪汪汪地说:“真的要走啊,我还有点想她呢。”说完跑了出去。但是,其他同学没有什么异常反应。

  “我们也没有办法了,当时收她的时候也是被她的执著打动了,没想到她竟然会有这样过激的行为,”该小学校长张其磊摇头说,“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老人上学更不容易,所以学校一直很照顾她。”

  让学校头疼的事不仅是张鹤龄撕书这一件事,“去年她还把一个女同学带到卫生间,用剪刀把同学的头发剪短了,”张其磊说,“张鹤龄本身就是旁听生,当初收她的时候也说过,彼此适应一段时间,如果不适应就解除这种关系,现在看来,我是真的不敢再留她了。”张其磊还说,“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学校书记于淑敏告诉记者,因为张鹤龄问题不断,该班的班主任老师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班级里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

  观点

  老大娘退学引起争议

  张鹤龄上小学一年级到底应不应该、学校让她退学对不对,引起各方争议。

  同学家长:应该让她继续念下去

  听说张鹤龄退学的消息后,很多市民都很同情她,包括张鹤龄同班同学的家长,“50多岁的老人,还带着90来岁的老母亲,每天都坚持上学,太不容易了,只要她完成课程,应该让她继续念下去。”

  张先生的孩子是张鹤龄的同班同学,他赞同让张鹤龄就读,“国内外有很多老年人都走进学校重新读书,这也能表现教育公平,大家不应只看到她做得不好的一面。”

  专家认为:应先考虑未成年人利益

  辽宁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室主任张思宁认为,张鹤龄想读小学的想法从根本上说是心理上的空虚。

  她管理同学的行为是一种角色的错位,她没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而是摆在同学的“奶奶”、家长的高度,必定会伤害同学。她完全可以上老人大学等符合她年龄、身份的学校。教育部门在此事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是缺位的,情感不能代替责任,无论是教育局还是学校都应该首先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利益。

  本报记者陈婵婵实习记者谭皓采写

  记者手记

  去年9月1日,57岁的张鹤龄带着各种争议走进了小学一年级的教室就读。她照顾小同学,学习成绩优秀,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得到了大家赞扬。

  但张鹤龄毕竟是一位自己有思考力的成年人,在她不忘对周围“孙辈同学”的关爱,但“长辈”、“老师”的角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疏远她,尽管她一直在试图让自己适应六七岁孩子的生活,但结果却大大相反。

  2005年的一个学期过去了,事情却没有按理想状态发展,“剪同学头发”、“代替老师管理同学”、“撕毁同学课本”……这一切让老师们难以再次包容了。

  人们都希望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当听到张鹤龄退学的消息后,太多的人在想“到底该不该收留她?”“难道当初的决定有失考虑?”

  当最终把这件事情上升到对未成年人保护缺位的高度时,仍然没有一个更权威的声音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究竟谁做得对?本报记者陈婵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