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如果年轻我还会选择去西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06:25 三秦都市报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1963年,从西北政法学院经济学系毕业的戴国贤先生,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腹激情,踏上了去往西藏拉萨的路,戴国贤在那里一呆就是16年,这16年的边疆生活,他与西藏这块土地建立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怀”。

  大学毕业后进藏一呆就是16年

  戴国贤是陕西咸阳人,出生于1937年,今年已经69岁。中学时代他从咸阳来到西安就读于西安市第7中学,17岁在学校应征入伍。3年的义务兵生活后,他考入西北政法学院,就读于经济学系。1963年,戴国贤大学毕业分配,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去北京、上海、兰州等地,但戴国贤毅然坚持了国家发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口号,与同系另外两位同学一起,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到边远的西藏去支援国家建设。当时给他安排的单位是西藏日报社。

  那时的交通还不便利,他们先乘火车,又乘坐三四次汽车,行程20多天,才到达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西藏拉萨。刚到那里完全出乎戴国贤的预料,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适应,最难以忍受的就是缺氧的高原气候,惟一感到温暖的便是那里人民的热情和淳朴。1978年西藏统一内调时,戴国贤结束了自己的西藏生活,与家人一起回到西安,并到《陕西日报》工作,1997年退休。

  骑大马、学藏话生活苦中有乐

  “藏族同胞们非常渴望有知识的人才去那里工作,当他们听说我是从西安来的后,就选了一匹脾气最温顺,走路最稳的马配合采访。记得一次下乡,我一去就呆了7个月,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事一起商量。每天,热情的藏胞总是争抢着为我打洗脸水和倒酥油茶,他们渴望人才的眼神,欢迎人才的举动深深打动了我。”戴国贤说,最令他难忘的是第一次过林卡节。

  吃饭前,藏胞们拿出他们最珍贵的青稞酒招待客人。戴国贤知道他们有个规矩,就是见面先喝三杯酒。戴国贤从未喝过酒,但难以招架大家的热情,也为了“入乡随俗”,他便爽快地连喝三杯,却不料三杯酒下肚头就晕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人家是第一杯喝一口,续上后再喝一口,每次都不将酒喝完,所谓的三杯酒其实只是三口而已。

  与藏胞们近距离接触后,戴国贤深深感觉到,要走入他们的生活,就必须要学会藏语。一次,他采访时没有带翻译去,硬是把“牙掉了”说成“牙跑了”,闹出不少笑话。

  一晃16年,1978年戴国贤40岁时,国家有了西藏内调的政策,但当他回到西安以后才发现,西藏的蓝天、牛羊、草木、湖泊、月色已经成为他人生记忆中最充满激情的岁月符号,更是他后半生引以为荣的乐趣所在。

  现在,只要得到有关西藏的信息,他都激情满腹,仿佛又回到当年热血沸腾的日子。“如果我现在还年轻,我还会去西藏参加工作的。”戴国贤说。

  本报记者 付亚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