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对一次性筷子征消费税与环保南辕北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09:14 青年时报

  新调整过的消费税税目将自4月1日起实施,一次性筷子名列其中。而之所以要对一次性筷子征消费税,据说是为了“环保”。

  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会消耗掉大量木材,毁掉大量树木,最终破坏环境生态,这是一个被广泛传播并被广泛接受的观点。这种观点乍一看无可辩驳,一次性筷子总会让人联想到“砍树”,树被砍掉了,生态环境不就因此遭到破坏了吗?但很少有人更进一步思考:
被砍掉的那棵树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家在豫东的农村,那里几乎所有的树木都是人工种植的,农民们种树除了果树外,可以说只有一个目的———用作木材,或自用,或卖钱,而绝对不是出于环保的伟大目的。种了砍、砍了种,种了再砍,砍了再种……那么上面那一问———“被砍掉的那棵树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有了答案:只许栽树不许砍树,就不会有人栽树———连被砍掉的那棵树都不会有。

  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对环境的保护,二是生产木材,而并不是只有第一个目的。其实从实际功用来讲,倒是对木材的需求极大推动了农民们植树的积极性,植树是为了“生产木材”,但从种植到砍伐总有一定的周期,树木在被砍伐成为木材之前,不也为环境生态贡献了一份力量吗?一个简单的道理是:由于对木材的需求是不间断的,农民们的植树也是不间断的,那么“绿化”也就是不间断的。在广大的农村,很少有树龄超过十年以上的树木,但依然年年绿树如云。

  对一次性筷子征消费税,可以抑制木材的生产,而木材的生产过程是什么呢?木材有两种不同的生产过程,一是自砍伐原始树木始,再一个则是自“种植”始。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多取自速生林,而且多属人工林,如杨树、毛竹,那么对一次性筷子征消费税,最终抑制的是“种树”,这难道就是消费税的真正目的?而另一个必然的后果则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种树无用,农民也就不再种树,势必将失去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进而影响到生活质量,甚至累及下一代人的教育与成长。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近年常被用在环保上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一个事实判断是成立的,作为一个道德价值判断当然也是成立的,但却不可以强加于人,强加于人的后果是什么呢?将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即使作为事实判断也不再成立。而从环保的角度讲,难道千百年的古树就比一两年树龄的新树更具环保价值?而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大量生产木材来看,是1000年间只种一棵树好呢,还是种100多棵200多棵树好呢?

  唐诗:“早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时下正是江南吃新笋的好时节。我就想,这次公布的消费税新税目中,“一次性筷子”赫然名列其中,为何反而不见“竹笋”的影子呢?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翟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