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七百多年前的元人是老包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5:42 内蒙古晨报 | |||||||||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5月1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了解到,七百多年前的元朝人的语言与今日包头的方言有诸多地方惊人的一致。我区著名文物专家王大方据此认为,七百多年前的元人是一些“老包头”。 王大方举例说,在元杂剧中的蹬脱、阁捞、配得、齐楚、敲、装点门面、肋枝、家厮等许多词的意义与包头方言一致。这些词用普通话说分别为踩空、角落、懂得、整齐、打
为什么包头方言中能保存大量的元代语言呢?王大方告诉记者,汉语在宋朝时已逐渐口语化了,元统一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在宋代口语基础上,元代口语日臻成熟,并在全国流行。元朝末年,明军进攻元大都(今北京市),元惠宗携大批官员逃往北方,史称“北元”。当时包头一带还是“呦呦鹿鸣”的地方。北元许多文武官员来此休养生息,他们保留着元代的语言文化。从明朝嘉靖年间起,蒙古部阿拉坦汗在内蒙古西部罗致晋、陕汉人修筑“板升”(材舍),定居务农,并在今土右旗建筑“福化城”(今美岱召),包头地区开始成为蒙汉杂居区。 明末清初以后,包头地区成为内蒙古西部重要产粮区和水旱码头。在自然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以绥、晋、陕地方语言为基干,又夹杂许多元代汉语的包头方言。 据王大方说,鲁迅先生的好友刘半农先生对内蒙古西部方言中所保留的元代汉语十分关注,1934年曾专程来包考察。王大方据此分析说,发掘包头方言中的元代语言,对于研究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汉语音韵发展史和古典文学,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