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CCTV7致富经专题 > 正文

果子不红买卖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5:02 央视《致富经》

  央视《致富经》6月9日播出《果子不红买卖红》,以下为节目内容。

  2005年3月的一天,山西省吕梁市上贤村村民郭志鹏的厂子里 意外地来了两个德国客户, 来人见到郭志鹏,开口就抛出一个200万元的大买单。

  郭志鹏:“要得数量挺大的 他是要三个大柜,就是六七十吨出口核桃仁。”

  六七十吨相当于郭志鹏半年的销售量,突然来了这么大的一笔上门生意,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郭志鹏觉得蹊跷,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本来是德国客户和太原的一家经销商谈好的生意,但就在他们前来提货时,原料价格突然上涨,卖方改变了主意。可他们已经订好了船,如果买不到货,损失可想而知。无奈之下,两人打听到郭志鹏也经营他们要买的核桃,就前来碰碰运气。

  郭志鹏:“当时我就想了,我觉得这是我们和这个客户,和德国的这家公司建立关系的大好机会。”

  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当时郭志鹏的核桃仁一顿最低要卖到32000元,但对方始终坚持原计划的30000元不变,这样一来,这就是一笔不赚钱的生意。

  郭志鹏:“是赚不到钱,甚至算下来有点亏本。但是呢,最后我就答应他,你的这个困难我帮你解决,价格呢我也不要求你涨,你和别人原来定的多少钱,我也是多少钱。”

  这笔生意要做得话亏本将不下10万元,而且对方还要求必须在10天之内全部准备好。这个厂子是当初郭志鹏带着八位农民一起建起来的,这赔钱还要赶工期的活儿自然招来了一片非议。

  员工:“老百姓都挺不容易的,赔钱卖,心里面感到非常气愤。”

  员工:“明知道赔钱的生意,为什么还要去做呢,我们非常不理解。”

  员工:“但是他不听我们的,这个订单还是给老外,还是给办下去了。”

  就在厂里忙忙碌碌加工核桃仁的同时,郭志鹏却向两位客户详细介绍起他的青枣产品,并带着他们到红枣林里了解当地的红枣资源。两天下来,郭志鹏发现其中一位客户----奥托斯韦兹先生的脚步明显赶不上趟。

  郭志鹏:“这老汉当时60岁多了,他说他的腿,每天腿疼,折磨的他受不了。我说这个客户,他有 毛病,咱们能不能给他想想办法呢。”

  郭志鹏马上停止了行程,真诚地带着奥托先生到一个有名的老中医诊所,接受中医治疗。

  大夫 柳仁陶:“给外国人看病,这还是第一次。他这个病,就是咱们中医叫的风湿吧,我就开了个处方,就是用了点活血的,通热的,去风除湿,壮骨补肾的药。”

  10天以后,60吨核桃仁如期交付,临行前,郭志鹏把配好的中药交给奥托,并特意免费赠送了200公斤青枣。

  德国客户在郭志鹏这里不仅做成了生意,还看了病,收获出乎意料;而郭志鹏通过这次生意也得到了更大的回报,半年之后,腿病明显好转的奥托先生再次来到中国。

  郭志鹏:“一见我的面,一下把我就抱住,非常非常高兴,非常感激。”

  这一次,奥拓又开出了一个百万元的大买单,不同的是这一次要买的却是青枣。由于奥托这次出的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郭志鹏从中大赚了一把。这之后,他又通过奥托先生与德国的五家公司有了购销往来。

  郭志鹏:“现在我的这个德国朋友呢,已经成了我在欧盟的一个主要贸易合作伙伴,也就是我在欧盟的好像代理商这种关系了。”

  郭志鹏通过一桩赔钱的核桃生意让自己的青枣制品走出了国门,而他千方百计要卖的青枣实际就是一种尚未成熟的红枣。那么,他为什么不等红枣成熟再卖?这熟了不卖生着卖的生意究竟是从何做起的呢?

  郭志鹏的家乡在黄河东岸的吕梁山上 。吕梁山年产红枣两亿公斤,是当地老百姓重要的收入来源,红枣卖出去就是丰年,而烂在树下那就是灾年。 枣树容易成活,而红枣却不易保存,红枣采摘下来后保鲜期只有10天左右,而不及时采摘遇到雨就要裂缝腐烂。无奈的是红枣的收获期在九到十月份,干旱的吕梁山偏偏在这个时期又最容易下雨,

  枣农 李更成:“收成的时候,正是咱们这个地方雨季的时候,雨一大这个枣就损失很大,一年下来就没啥收成了。”

  郭志鹏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做红枣核桃等干果生意,因红枣变质而赔钱的买卖几乎每年都有。1998年是郭志鹏赔钱最多的一年,当年秋天,他收了100吨红枣,雄心勃勃南下广州。

  郭志鹏:“往广州发了两个车皮,发过去了,咱们这儿干干的枣,去了那儿一发潮就发霉,一发霉就开始腐烂。”

  结果100吨红枣烂了一半,郭志鹏用了半个月时间才把红枣便宜处理掉,一算帐,亏损整整25万元。

  在广州的这半个月里,他天天去吃大排档,渐渐的他发现广东人吃饭顿顿离不开汤,而每餐必上的汤罐里,一种似曾相识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格外注意。

  郭志鹏:“我就看他们煲汤 汤里用的一种枣,实际上是一种加工好的蜜枣。”

  蜜枣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但在郭志鹏的家乡并不多见。广州人汤罐里的蜜枣,特别是生产蜜枣的原料让郭志鹏眼前一亮。

  郭志鹏:“他们用的这个蜜枣呢,就是用青枣生产的,而不是用红枣生产的。我说你们这蜜枣用量大不大,他说挺大的。”

  郭志鹏从中发现了青枣市场。这次广州之行虽说让他遭遇了惨痛的“滑铁卢”,然而因为青枣市场的发现,他的生意从此发生了重大改变。

  1999年8月,吕梁山上的红枣才八成熟,枣的颜色还没有由绿变红,然而,村民们发现,就在这个月,枣林里已经来了收枣的人。

  枣农 李更成:“当时人家要收这个青枣的时候,我就感觉奇怪了。”

  尽管有些纳闷儿,但想到这个时候卖可以避免红枣熟了后下雨腐烂的风险,李更成还是以每公斤2元的价格把青枣卖给了郭志鹏。这之后,他的20亩枣林,一半卖红枣一半就卖青枣。

  枣农 李更成:“你看卖上一半青枣,万一这个红枣这个雨损失上一半,咱这个青枣首先能保证这个收成。”

  郭志鹏收回青枣以后,经过蒸煮上糖烘干等程序后就成了蜜枣。然而,尽管比起红枣来青枣的采收提前了1个月,保质期也比红枣要长一些,但由于同样没法长期储存,一年里连收带卖还是只能做两个来月的生意,买下的加工设备多半年成为摆设。

  郭志鹏:“就是市场上有人要买,咱也不敢多订。”

  记者:“为什么呢?”

  郭志鹏:“没有原料呀,一过季节就没有这个原料了,设备就闲置了 工人就得放假休息。”

  2003年8月,郭志鹏偶尔听说山西农大的专家在吕梁搞红枣技术服务,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马上前往,见到了山西农大食品学院的王如福教授,迫不及待的提出了困扰自己的难题。

  王如福:“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怎么样能够让蜜枣长年加工,那么就提到了青枣的长期保存的问题。”

  交谈中,王如福告诉郭志鹏,为了有针对性的研究红枣,山西农大正在找红枣实习基地,郭志鹏当即承诺提供各种方便,邀请农大师生去他的厂里实习。

  王如福:“他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朴实,所以说我们通过初步的协商,就把我们的学生老师都拉过去,学生在那儿实习,老师边指导学生实习,边对他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

  2004年,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可以让当地青枣长期储存的最佳办法,即先在零下28度冷冻,再在零度左右的环境中储存。

  王如福:“青枣能够长期保存起来,随着市场的需要,我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来进行加工。另外一个,就是我有青枣的保存的话,我也可以给加工厂家提供原料。”

  有了储存技术,郭志鹏的生意发生了根本改变。因为储存下来可以全年加工,每年的八月份他都要大量收购青枣。

  郭志鹏:“现在看到的这个青的,这就是我们公司去年8月份收购回来的,收购回来以后,我们就储存到我们的冷库,春节以后我们拿出来,拿出来再加工,才往出卖的,从春节以后到现在,这个价格是每月每月都在往上涨。”

  郭志鹏8月份2元钱一公斤收来的青枣,春节过后一公斤可以卖到4元,如果做成蜜枣则再翻一倍,一公斤可以卖8到10元。

  生产规模扩大后,郭志鹏不再满足于南方市场,2004年,他大胆投入让青枣进入了山西等北方市场。而这一切竟然是因为他偶尔在太原看到的一次国庆促销活动。

  郭志鹏:“商场门口搭着台子,上面搁着

奥迪轿车,买多少东西,给一张彩券去抽奖,当时那个场面非常火爆,人山人海的。”

  这次促销活动是太原十几家商场联合举行的,看到活动得火爆场面,郭志鹏马上致信活动的组织者,请求为活动免费提供产品,并立即向参加活动的10几家商场提供了样品。

  郭志鹏:“你们要什么产品,我给你们供什么,我供你们产品,我不要钱。”

  员工:“郭总打电话我们厂里说了这件事情,我们生产处的工作人员马上着手准备咱们手里的各种产品,比如说果脯类各种产品,还有咱们核桃的各种产品,准备了满满两大卡车给人家送去,作为销售的奖品。”

  这次主动出击,郭志鹏用两卡车货物换来了一个大市场。 这之后,太原最有影响的超市都开始常年销售郭志鹏的核桃和青枣。正是因为在太原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产品,2005年奥托斯维兹等两位德国商人才来到了他的厂里,从而通过一次赔钱的生意和看病的经历让彼此成了朋友。现在,郭志鹏的青枣是季节性收购全年卖,每年要消化3000多吨青枣,2006年光通过奥托先生就已经销往欧洲300多吨。

  郭志鹏:“一吨出口创汇是1300多美元,也就是合咱们人民币1.1万多元钱。”

  本文由

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7--22:37

  重播: 每周一至周五12:30—13:00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关注!

  相关专题:CCTV7致富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