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唐山寻亲专题 > 正文

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之一:30年感恩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09:35 石家庄日报

  本报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特别报道启动

  有时,记忆并不会随岁月的消逝而衰减,尤其是那些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性灾难。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4.2秒,唐山发生7.8级地震,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一座城市毁于一旦。

  30年,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如沧海一粟。但对于众多经历过那场劫难,参与过那场抗争的人来说,却承载了太多的记忆与真情。

  唐山大地震中,数千孩子失去双亲,顿成孤儿。石家庄、邢台和唐山等地迅速建立了5所育红学校,2000多名地震遗孤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

  唐山灾民缺衣少穿,社会各界纷伸援手,一双布鞋,一件单衣,一床被子,一块面饼,细微之处尽显坚忍、真诚。

  ……

  今天,崭新的唐山已经崛起。当年襁褓中的婴孩,也已过而立之年。历经30年雨蚀风剥,“7·28”黑色岁月渐渐成为一段“冰冷的历史”,而当年那份肝胆相照、一丝不苟的人间真情却愈发深厚,历久弥新。

  灾难带来了死亡、悲痛和恐慌,但它更让人们紧紧相拥,彼此传递温暖、氤氲真情、彰显永难磨灭的人性光芒。在“7·28唐山大

地震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本报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特别报道从“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真情”开始。

  ◆如果您是长大成人的孤儿,是否再想见见当年抱过自己的阿姨?怀念以前在她身边的温暖日子,是否想再围坐在她身旁,重温当年的感动?

  ◆如果您是育红学校的教师,是否想念当年那些坚强的孩子?是否想知道他们身在何处?生活如何?

  ◆如果您参与了那场救援,亲手救出过废墟中的居民,是否想了解他们的现在?

  ◆如果您亲历了那场劫难,接受过石家庄人的救助,是否想来石见见恩人?

  ◆如果您在当年为唐山灾民亲手奉上了一双鞋、一件衣。

  ……

  总之,有故事的人,都是我们“穿越时空特别寻找”的对象。

  请说出您的亲身经历,请打开您尘封已久的记忆,让我们与读者一起回忆那些背后的故事,体味那段刻骨的真情。因为,历史不仅仅由宏大的叙述构成,更多活着的历史,其实就珍藏在你我身边。

  我们衷心希望能发掘石唐两地市民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真实记忆,也请广大市民踊跃提供线索。石家庄参与热线:0311—88629222、88629223;短信:13833451000、13832300997;邮箱:97yingshi@163.com;唐山参与热线:0315—2691880。

  “给过我一个馒头的都是恩人”

  唐山书法家张信东“感恩之旅”到达石家庄,寻找曾经参加唐山救灾的恩人

  本报讯“我要感谢的,就是给过我们一张饼、一个馒头、一双鞋、一双袜子的恩人们……”正是震后那段充满温情的记忆,促成了张信东今天的“感恩之旅”。6月16日,40岁的唐山青年书法家张信东来到石家庄,他要“以艺报恩”来答谢那些曾在震后帮助自己与唐山人民的解放军和省会人民。

  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张信东说,这天,不仅是唐山人民追忆往昔灾难的日子,也是他们应该感恩的日子。“不能忘记全国人民对唐山曾有过的帮助;不能忘记子弟兵对唐山人伸出的援助之手;不能忘记石家庄人民给予的捐赠。”这三句话张信东重复得最多。

  3月1日,张信东骑着自制的橙色三轮车从唐山地震纪念碑下出发。“那辆三轮车到北京就坏了,没能骑到石家庄,真是遗憾。”从北京到保定,每走一处,他都寻找到了当年救助过唐山市民的恩人们。张信东的记忆中,解放军曾给了自己两次生命:一次是从地震的废墟中救出了他,另一次是他突发肠炎后的精心治疗。

  “现在我要用自己苦练了30多年的书法来实现报恩梦想。”张信东说,自己出发时,知情的唐山人都很激动。“我明白,人们是想通过我来表达自己压抑许久的感恩情怀。”30年了,唐山人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来表达自己心中深埋的报恩情结。那些经历过地震劫难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对恩人进行着呼唤。在写有“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感恩子弟兵,感恩医疗队,感恩所有帮助过唐山的恩人们”的横幅上,一位唐山市民写下了“千里报恩,独行不孤”。

  6月16日,来到石家庄的第一天,张信东便找到了3名曾经救助过唐山人民的老解放军战士。“3位老人中最小的也有76岁,都早已离休。”他说,躬不能总鞠向墓碑,还应该记住那些在世的人。接下来几天,张信东会继续在石家庄寻找曾经救助过震后唐山人民的恩人。“我还会去上海和沈阳等地,这次感恩之旅准备在7月28日唐山地震30周年纪念日前走完。”

  张信东还有个愿望,就是在寻找恩人的同时,能有在石的唐山兄弟姐妹加入到“感恩之旅”中来。

  三十年的感恩情结

  张信东伸出了3个手指头:“30年!这想法整整缠绕我30年了!”

  帆布马甲,灰色短袖衬衣,牛仔裤,眼前的张信东身上充满了艺术家的特质。从1976年7月28日,自己被援唐的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至今,报恩成了张信东心中的一份浓浓的情结。如今,这个性耿语直的北方汉子,终于解开心结,踏上了“以艺报恩”之旅。

  “解放军把我从废墟里扒出”

  张信东小时候住在唐山市古冶区武装部对面,发生地震那年才10岁。

  “屋子都被震塌了,就剩几根柱子斜撑着屋顶。我被埋在废墟里,四周黑黢黢一片,就听见外面到处是哭嚎声。”

  “解放军把我从废墟里挖了出来,马上平放在旁边的空地上,继续埋头救人。”当时刺眼的阳光射过来,张信东没看清救自己的解放军的脸,只记得军帽上那颗闪闪发光的红星。“后来我才知道,很多解放军是从石家庄赶到唐山救灾的。”

  震后,包括石家庄在内的许多好心人给唐山人民送去了救灾物品。张信东领到了一双鞋、一件上衣。“衣服有些旧,但洗得很干净。那个年头,衣服都是老大穿完老二老三接着穿,一件旧衣服也很金贵呢。”

  “我那时候就有个心愿,等以后有钱了,我一定要报答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

  说起30年前那一幕幕往事,张信东眼睛湿润了。

  “有军帽的地方,就是我感恩的地方”

  长大后,张信东萌发了参军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报恩的想法却始终未淡。“那些恩人是谁我不知道,唐山大地震都过去30年了,当年参与救援的那些军人想来也都已年过半百了,恐怕很难找到他们。但我肯定,他们都是解放军。只要有军帽,有那颗闪闪发光的红星的地方,就是我感恩的地方。”

  此时的张信东已练得一手好字,生活富裕起来。“衣食无忧了,报恩的想法更加强烈。”在得到家人支持后,3月1日上午9时许,带着众多唐山市民的感恩之心,载着30年来的唐山巨变,“以艺报恩”的张信东从市纪念碑广场出发,踏上了唐山抗震30周年的感恩之行。

  出发前,张信东被特意赶来送行的市民团团围住。一位市民将一份特殊礼物递到张信东手里。“这是当年大地震时,我母亲收藏下来的一个笔记本,送给你,希望你能用它记录下报恩的行程。”这位市民自己没有经历过大地震,但他亲人当年都曾受到别人的帮助。

  “你们都是大恩人”

  由于当年援助唐山的众多好心人没能全留下名字,感恩之旅开始至今,张信东始终没有找到救自己的那位恩人。但他心里清楚,其实恩人就在眼前。“我们唐山人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援,不管是参与救助的子弟兵、医务人员,还是捐助衣服、食物的省会市民,他们都是唐山的大恩人。”说到这儿,张信东站起身来深深鞠了一躬。

  张信东简介:

  青年书法家张信东,燕山南麓唐山人氏,铁路职工。张信东七岁随父习字,十二岁略知书法趣。自幼模仿名家字帖积累下书法根基,后进天津茂林书法学院深入学习。他虽以妙仿启功先生字迹名闻遐迩,然只靠写字以谋生,从不参展,亦不入会,仅携一支毛笔,大江南北,独来独往。

  为了向2008年

北京奥运会献礼,张信东2005年开始用传统书法书写《邓小平文选》,目前他已完成了2000米。《邓小平文选》共计85万字,写完后这一长卷将达5000米,张信东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到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时,送给北京奥组委。

  链接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历史凝固在凌晨3时42分56秒,一场人类历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转眼间唐山市区变成一片废墟,242419人丧生,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儿4204人,数十万和平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

  震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建立抗震救灾指挥部。解放军和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物资源源不断地云集唐山,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紧张的救灾工作。市区被埋压的60万人中有30万人自救脱险。解放军各部队出动近15万人,唐山机场一天起降飞机达390架次。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铁路系统的2万多名医务人员,组成近300个医疗队、防疫队。空运重伤员到外省市治疗,共动用飞机474架次,直升机90架次;共开出159个卫生专列。各级政府及时解决了群众喝水、吃饭、穿衣问题。

  省会石家庄在捐资救灾的同时,成为集中救助地震孤儿的重要城市。1976年8月29日,育红学校在长征街成立。1976年9月8日,第一批148名地震孤儿从唐山来到石家庄育红学校。9月28日,第二批181名地震孤儿来到育红学校。9月29日,第三批153名地震孤儿来到育红学校。1982年春节前,105名地震孤儿从邢台育红院来到育红学校。加上从外省养好伤后回来的孩子,育红学校共接收了约650名地震孤儿。孩子们在育红学校里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到1984年,才陆续离开学校。

  重建家园工作1976年底着手准备,1978年开始,10年后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唐山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本版稿件撰稿:本报记者赵晓华 翟开矿 隋文 摄影:李志华

  相关专题:唐山寻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