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男子不堪重重歧视自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8:18 南京晨报 | |||||||||
“我们这些吸过毒的人在其他人眼里就是魔鬼,你从戒毒所出去后,不但街坊邻居见到你像见瘟神一样,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也躲着你,在这种情况下,你会觉得只有毒品才是你的知心朋友。”多次戒毒又复吸的年轻女孩小美这样说。而记者在街头对市民的随机调查也发现,92%的被访市民对曾有过吸毒史的人缺乏信任。今天是世界禁毒日,专家呼吁更多的人用爱心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
■案例 戒毒男子对生活充满绝望 6月15日下午,南京建邺公安分局南湖派出所接市局110指令:电站村有人打开煤气自杀。民警到达现场后,只见该室门窗紧闭,民警迅速踹开房门,顶着呛人的气味冲了进去,发现了躺在床上的自杀者。民警迅速将该男子送到楼下,面对民警,该男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原来,这名男子姓孙,早些年在社会上结交了不三不四的朋友,后又染上了毒瘾,被送到戒毒所强戒。现在毒瘾虽然戒了,但鉴于他有吸毒史,应聘了好多单位都不愿意雇佣他,更没有女孩愿意和他谈对象。眼看自己已经30好几了,既没成家又没立业,于是对生活充满了绝望。听了他的哭诉,民警耐心劝慰他:“虽然社会上有些人不认可你的改过自新,但他们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如果你死了,他们都会感到很伤心的,你想想你的父母养育了你那么多年,现在你就这样撒手而去了,岂不是让父母备感凄凉。” 经过民警的一番劝慰,该男子终于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向民警再三表示,一定好好生活。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孙某居住的小区。对于孙某以前吸毒的事,居民们大多数都表示知道。“毒品谁都害怕,所以我们小区几乎没有人敢和他说话。”居民刘先生说,他以前就有一个同事吸毒,其他同事想劝他戒毒,可没有想到,那人竟在香烟里放毒品让朋友吸,把别人也拉下水。“什么事都能做,就是千万不能吸毒,人一辈子如果沾上毒品那就完了。所以我是不敢和他交往的。”该小区和孙某同龄的杜先生说,孙某吸毒前,他经常和孙某在一起玩,自从知道孙某吸毒,就再也不敢和他接触了。 “别人眼里我就是魔鬼” “我们这些吸过毒的人在其他人眼里就是魔鬼,你从戒毒所出去后,不但街坊邻居见到你像见瘟神一样,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也躲着你,在这种情况下,你会觉得只有毒品才是你的知心朋友。”今年刚21岁,已经第2次被送进戒毒所的女孩小美这样说出了社会歧视对她的影响。 小美身世是凄惨的,在刚生下来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后来被一农村夫妇收养,可到了小美三岁时,这对夫妇又再次把小美遗弃。现在收养小美的养父母已经是小美的第三对父母了。“说实话,我的养父母很有钱,他们对我也特别疼爱!”小美告诉记者,她之所以吸毒是被表哥带坏的。 3年前,18岁的小美在一宾馆的房间里看见表哥和四五名男孩女孩在吃摇头丸。不知道摇头丸是什么东西的小美也吃了一颗。从那以后,小美就经常和表哥出去吃摇头丸,并在去年认识了一个同样吸毒的男朋友。 “前年11月底,我吸毒的事被我的养父母知道了。为了让我戒毒,妈妈跪在我的面前。去年2月,我吸毒时被民警抓获送到了戒毒所。”小美说,从戒毒所出来后,养父母可能是因为多次苦劝也没能让她戒毒而绝望了,除了严格控制她金钱外,再也不管她了。“每天看到我就骂我没救了,丢了他们的脸。小区里邻居见了我也指指点点。本来我在戒毒所真的下定了决心要戒毒,可回去后发现已经没有人能相信你了,这时候,以前那帮吸毒的朋友在电话里喊我,我心情不好就去了,结果再次吸毒被抓。”小美说,她当时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像以前那么疼爱她,邻居们见到她后,也能和她说说话,安慰她。或许社会没有了歧视,她也就不会和那些朋友见面,也不会再次吸毒。 ■调查 九成市民不敢和吸毒者交往 昨天上午,记者在南京街头就市民对待吸毒人员的态度进行了随机调查。 在被问及如果知道对方是吸毒人员,你会和他们交往吗?接受调查的50位市民中,有46位市民表示,如果自己知道对方是吸过毒的,就一定不会和这些人员交往。这个答案的比例高达92% 在被问及提起毒品,你会联想到什么时,给出的“犯罪”、“艾滋病”、“黑社会”、“同性恋”(可以重复选择)四个答案中,100%市民选择了犯罪,有74%的人选择了“艾滋病”。 在被问及你会主动去帮助吸毒人员吗?有76%的人选择不会,22%的人选择“如果是家人,一定会帮助”。 在被问及戒毒应该由谁负责时,给出的“社会”、“家庭”、“警察”、“共同帮助”四个答案中(可重复选择),有87%的人选择了“社会”和“警察”,选择“家庭”和“共同帮助”的只有45%。 这项调查可以看出,市民们普遍认为吸毒就是犯罪,只会给自身带来麻烦,并且认为戒毒就该政府和警察管。 ■市民说法 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没有钱吸毒,他们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我可不敢认识这些人!”市民王女士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介绍毒品危害的报道,她对毒品是深恶痛绝。“我们小区以前有一男的吸毒,把家里都败光了。他的爸爸妈妈见他没救了,就到外面租房子住,也不敢和他住一起。”王女士说,由于亲戚朋友都不理他,在没有钱时,他就在小区里挨家挨户借钱,如果居民不愿意借,那他就拿出刀往自己身上划,逼迫居民借钱。“后来我们小区凡是他认识的人都借遍了,他就把自己家的门窗和家具全部卖了,换钱买毒品吸。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弄到钱了,他从自己家5楼跳了下来摔死了。真惨!”王女士说,这也是她不敢搭理他们的原因。 ■专家视点 要帮吸毒者渡过心理难关 对于社会歧视,南京市戒毒所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家人要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对吸毒者,家人也不要多加责怪和批评,因为吸毒者本身就很痛苦了,要给戒毒者以希望,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让他复吸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慢慢地全部戒除,这样就可以帮助他慢慢树立起戒毒的信心,这些在平时聊天谈话的时候都可以慢慢做到;同时劝戒毒者不要和以前那些吸毒的朋友来往,完全脱离以前的环境,这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否则会适得其反。 吸毒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社区、家庭以及政府机构都应该群策群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作为邻居,首先不要对吸毒者存在歧视,应该在思想上帮助他渡过心理难关。“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吸毒者最需要的是他人的帮助。 作者:沈宫轩 王业全 相关专题:2006年国际禁毒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