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破解旅蒙商的兴衰古老的城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1:18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旅蒙商”是清代来往于内地与蒙古草原的汉族和少数回满民族的商人或商家,又称边商。他们由内地贩运蒙古封建王公贵族、上层喇嘛所需的奢侈品及牧民所需的大量生产和生活用品,采取以物易物,或折合现金,或赊销等方式,进行不等价交换,将牧民的牲畜和畜产品收购销往内地,赚取高额利润,积累资本。旅蒙商自清初起步,逐渐形成遍布大漠南北,并涉足国际,垄断了蒙古民族贸易,经历了300多年旅蒙商兴衰史。就兴衰史,记者采访了我区文化学者钱占元。

  ★旅蒙商的发迹

  早在清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就派满洲贵族率100多名商人,携带各种商品来到草原边城归化(今呼市旧城),为笼络蒙古王公贵族,开辟蒙古市场,开了对蒙贸易之先河。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间(1690-1697)率军三次亲征蒙古噶尔丹部,内地商人参与了随军给养供应的贸易活动。他们发现了蒙古地方的商机,暗地与蒙古人进行民间贸易。随后在外蒙古的乌里雅苏台(今扎布哈朗特)、科布多、库伦(今乌兰巴托)有了旅蒙商的足迹。

  对于蒙古贸易,清廷对旅蒙商制定了严格而繁琐的贸易禁令,实行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清政府的禁令造成蒙古地方商品的匮乏,从王公贵族到牧民都盼望开禁。王公们借进京朝觐的机会,向皇帝提出增加商贾入蒙的请示,一批旅蒙商得到皇帝所赐的“龙票”,拥有了对蒙古贸易特权。同时,一批批小商小贩带着少量货物,也来到草原“淘金”,他们很容易地赚到一笔丰厚的利润。这些靠“蒙古买卖好做”发了财的商人吸引了各自老乡弃农经商。他们冲破清朝的禁令,凭借先前进入草原的亲朋好友、故里乡亲的关系,加入旅蒙商的行列。

  清廷派往蒙古各地的封疆大吏等大小官员以及蒙古封建王公贵族、寺庙的上层喇嘛与旅蒙商相互勾结利用。旅蒙商送给他们许多好处,他们便暗中保护旅蒙商。王公贵族和上层喇嘛随意从商家拿到价格昂贵的

奢侈品,只下一纸命令就轻而易举地转嫁到劳动牧民身上。这样,清政府禁令虽然延续到道光年间,结果是“禁者自禁,来者自来”,来草地的边商屡禁不止,年年增长。在清朝统治蒙古草原的200多年里,蒙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一步步地繁荣兴旺起来。到光绪年间,内蒙古从西至东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旅蒙商贸易集散地。旅蒙商在那里建立了永久商铺,然后又向广阔草原的每个苏木、浩特、嘎查、艾里幅射,与蒙古各阶层进行更为频繁的贸易活动。

  ★旅蒙商的生财之道

  旅蒙商之所以不远万里,不辞辛苦地到蒙古草原进行商贸活动,是因为滚滚财源吸引着他们。他们的生财之道概括起来有四。

  第一,贵卖贱买是旅蒙商攫取暴利的惯用手段。旅蒙商利用牧民因“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而缺少生产生活的物资对其的依赖性,对市场价格的不知情,漫天要价。

  第二,放高利贷是旅蒙商获巨额利润的又一剥削手段。一是赊销商品。畜牧业季节性强,牧民们在青黄不接的春季,旅蒙商把糜米、砖茶、生烟、白酒、白糖、布匹等商品赊给牧民,也不讲如何偿还。第二年索债时,要多少牧民就得给多少,并要付利息,利率最高达400%。二是货币高利贷。

  第三,利用牧民为其无偿放牧。旅蒙商将收购的牧畜打上商号的烙印交给牧民无偿地放“苏鲁克”(畜群),到牧畜膘肥肉满时才收走。放牧期间牧民只能得到一些奶食、羊毛等。牧民辛勤劳动的剩余价值全部被旅蒙商剥夺掉了。

  第四,私印“钱贴”(或钱票)是较大的旅蒙商追求巨额利润的手段。这些旅蒙商号利用长期在牧民中所谓的“信用关系”私自印制“钱贴”充当货币流通,一般春季出贴年底收回,有的在其活动地区长期流通。

  ★旅蒙商的衰亡及历史评述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官吏被赶出蒙古地方,旅蒙商失去了保护伞。特别是外蒙古独立后,宣布所欠旅蒙商的巨额高利贷债权无效,并将其人员驱逐出境,旅蒙商损失甚大。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众多洋行通过买办商人,向蒙古地方倾销工业产品,加速了旅蒙商的衰落。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内蒙古14年的“经济全统治”,使旅蒙商纷纷倒闭。1945年内蒙古中东部牧区解放,1949年10月内蒙古全境解放,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民族贸易,对剩下的少数旅蒙商实行限制改造的政策,1956年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旅蒙商最终走下历史舞台。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