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博导自杀是对社会的预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11:12 青年周末

  亲友回首:只会讲课不会唠家常

  学生讲述:他说来北师大教书像伏明霞嫁给梁锦松一样幸运

  为了知道作为老师的文力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挨个儿找了文力到北京师范大学就任后教的第一届学生,其中,王斯捷等2002级人力资源管理系本科生向我们回忆了老师文力的一
些片断。

  文老师是2002年到我们院的,他教的是《经济学原理》,大一下学期教的。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对我们说,他都这个年纪了,能到北师大教学,好比伏明霞嫁给了梁锦松,是他的幸运。

  ◎治学◎

  有一次说到买房子,他说,货币都会有一个必然的通货膨胀的时候,这个时候买房子就比较合适,以后

房价肯定会升高,有钱的同学可以去投资一下。到了下一节课的时候,他一进来,就跟我们说:“对不起,前一天我说错了,我忽略了一个因素,供求关系。现在是供大于求,同学们,还是不要买房的好。”

  我们有个同学毕业论文写的是动漫产业方面的,文力老师和其他两个老师都是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轮到文力老师提问题的时候,他问了一下其他两位老师,看过《花木兰》没有,其他两位老师年纪稍轻,他们表示看过,于是文力老师很直率地说,“我没看过,我不能提问题。请其他两位老师提吧!”

  ◎师生之间◎

  文老师还跟我们提过,他是从铁道上过来的,如果哪个在外地的学生遇到春运买不到票的时候,可以找他。

  我们刚刚评了北师大十佳老师,文老师就上榜了。那是完全由学生公投的,学生还给他制作了一个短片,来给他做宣传。

  ◎遗憾◎

  6月24日是离校前的最后一个周六,我们全班请了一些老师吃谢师宴请,包括当初教过我们的,我们比较尊敬的,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老师。听当时的班委说,当时我们请文力老师的时候,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邀请。但谢师宴那天,文老师却没有到场。

  ◎疑惑◎

  按理说,文老师不会走这一步,他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都没什么问题啊,院里还打算办个影展。据说那天他来得挺早的,8点半左右就来了,当时还有两个男老师,但是具体情况我们也不太了解。

  文老师老是笑呵呵的,但他为人很直,说话总是针砭时弊的。是不是得罪了一些人?

  妻子讲述:你连一个学生都没有

  在宾馆里,围坐着几个文力带的研究生。其中一位将近30岁左右戴着眼镜的男生一直低垂着眼睛。王元一会儿就要和他说两句话。“老师丢下你们就走了,你们不要学他了,他的这一套不适合这个社会的。”

  这个学生闷闷地说:“老师一直是我的榜样,我说过做人要做到他这样,但是他走到这一步,我太困惑了。”

  他给本科生上课,学生不好好听。他着急,就问同学:“咱们在座的有没有家里父母是下岗的?有没有边远山区的?你们举一下手。”差不多有那么小十个同学举手。

  这些他当时没有跟我说,就是后来在院里走的时候,经常碰到学生问他好,他才告诉我的。他还感叹:“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师资地方,有的孩子就不好好学习。”

  我说:“你干吗呀,你自己的儿子都没管过。”

  他不理我,按照他的思路继续说:“我让他们举过手,我告诉他们珍惜这4年,多看点书,多学点东西,社会上都用得到。现在孩子光问我,老师这门课有用吗?”他真是着急。

  就前不久,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学生,只知道是MPA的。之前一天就打电话来,说到北京出差,要来看看他。他说不要来看。第二天下午,这个学生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知道我们家地址,都到我们家楼下了,他还是不让人家上来,说:“我休息了,你们别来了。”

  人家说:“请你和师母吃个饭。”他硬是不见,把人家轰走了。

  这个孩子是从青岛开车来的,我知道了就埋怨他,你说前一天晚上人家打电话来的时候让他上来坐坐就好了,人家今天一大早凉凉快快地开车现在都到家了。又拖到今天,大中午这么热,还让人家开车走。

  我们以前跟他开玩笑:“你看人家桃李满天下,你连一个学生都没有。”

  他就是个只会讲课不会唠家常的人。

  亲戚讲述:22路车站见证细腻爱情

  由于母亲住在北京妹妹家,王红也常常到文力家小住。在她看来,文力这个妹夫几乎无可挑剔。

  他家住铁道部党校院里,门口有个22路汽车站。我经常来北京,因为妈妈在这里嘛,有一天我就突然想起来,文力以前每天不管风吹雨打,都要接王元回家。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接的,反正到点儿了,他就说“我去接王元。”然后两个人一起双双把家还。

  那天我看他不在家,我就跟亮亮说:“走,跟大姨去接妈妈。”亮亮就领着我出来了。走到22路汽车站,他就站住了。

  我说:“怎么了?我们去接妈妈呀!”

  亮亮说:“妈妈就在这里下车。”

  哎呀,我就想,这么近的路,还要接吗?22路车站,过了地下通道就是家门了,在车站都能看到院子门口站岗的保安。

  这么近的路,接了十年。去年我妹妹退休了,这项光荣使命才算结束了。

  儿子讲述:为拍那缕阳光等候两小时

  亮亮已经无法参加学校的期末考试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他有很多事要做。爸爸是个不爱说笑的人,但他说他知道爸爸对他的爱,包括对生活的爱。

  ◎照相◎

  他特别喜欢照相,上次我们去是去年暑假去九寨沟。这个暑假他想去新疆,问我要不要去,我说不了,我大三了,准备考研。专业课和政治我都没问题,但我听师哥师姐说英语一年比一年难,我得多复习。我让他和我妈去,但是还没最后定。

  他用的都是那种机械相机,手动的,用胶卷的那种。有一次我拿他的一张照片给我同学看,他不知道是我爸照的,就说“这是不是做过的呀?”那个照片是一片沙漠,两棵绿树。我回家说给爸爸听,他就说现在人在都市里面太久了,都忘记自然是什么样的了。

  他以前在东北老家,我们那里有很多向日葵地,他走到那就停住了,看中了一块地,地里还有个小房子,估计是人家随便搭了一个看地的。他想等一缕阳光照到房子上的镜头,那时候天上云比较厚,他站在那里等了将近两个小时。

  ◎西藏◎

  他哪个省会都去过,唯独没去过西藏拉萨。之前一直叨叨说要去,我妈怕高原反应,不肯去,他就一直劝,说坐飞机,高原反应几乎就没了,而且拉萨海拔才三千多米,也不高。我们后来就想等青藏铁路开通了,坐旅游专列去,沿途还能看看风景什么的。

  其实坐铁路进藏是他最希望的方式,他搞了一辈子铁路。他经常跟我说青藏铁路的事,但是他为什么没等到这一天?已经是可以实现了。

  网上质疑:是否自杀很难说

  文力出事后一个小时内,百 度贴吧中的“北京师范大学吧”上就出现了关于此事的帖子。随后,北师大木铎校园论坛、文力的博客、各大新闻论坛都有当天新闻报道的转帖。悲伤、怀疑充满了相关帖子。>>>质疑

  【百 度贴吧-北京师范大学吧】

  作者:59.64.37.*

  2006-6-28 23:34

  我怀疑他的死是谋杀而非自杀:

  1.如果说事业压力造成他自杀,据我所知,文力先生在教授方面能力游刃有余,基本不备课就可以侃侃而谈。而且获得国家级专门研究基金,可以说在事业上已经自我实现,而且学校对其在学术上施压不多,所以否定这个原因。

  2.如果说家庭突变,文力妻子乃为一名医生,女儿(此处有误,应为儿子。编者注)正在读大学,可谓家庭幸福,就算有一些变故,这样一个研究经济与管理的知名学者又岂会无法应变而以死了之?所以否定这个原因。

  3.那么,他杀怎么会以这种明目张胆的手法呢?很明白,这个凶手太了解北师大的处事作风,当有人跳楼时,北师大怎么办?封锁消息,平息风波,这样无异于干扰案情的调查,线索越少,对凶手越有利,而且,学校为了学生不到处流言弄得人心慌慌,肯定会施压公安局尽快以自杀了结此案。这样,凶手便可以逍遥法外。我怀疑凶手是北师大的人。

  4.目睹现场的人说,文力掉下来的时候听到一声尖叫,一个准备自杀的人会发出害怕的叫声吗?文力家住北师大外面,他有必要一大早8点多的时候跑到学校来跳楼?一个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会跑到学校来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

  【百 度贴吧-北京师范大学吧】

  作者:210.31.67.*

  2006-6-29 10:08

  那声尖叫是一位年轻女老师。

  她正走在主楼西侧去办公室路上,文教授落她眼前数米远处,把她吓坏了,不自主地尖叫了一声。

  但是,她还是很勇敢,马上打电话报了警。

  【百 度贴吧-北京师范大学吧】

  作者:218.247.168.*

  2006-6-28 21:30

  应该是自杀,听说是压力很大导致的,在跳之前一天还有人去开导他。

  >>>怀念

  【百 度贴吧-北京师范大学吧】

  作者:210.31.76.*

  2006-6-28 23:34

  文老师怎么可能就这样走了呢?真不敢相信那么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怎么会选择这种拥抱大地的方式和我们说再见呢?您原来不是也经常教育我们在大学里面不论遇到什么压力,都不要选择这种最让人难过、最让人心痛的方式告别的吗?

  >>>反思

  “博导自杀”是对社会的预警

  【东北论坛】

  作者:wangli7094

  2006-6-29 16:25

  人们看到的是文力教授生活中的过于耀眼的光环,而这也是一个“面具”。对文力教授来说,头上的光环越多,内心的负面影响实际上也就越大。而在自杀人群中,这样的人最危险的。

  生命权是人最重要的权利,选择走向“自杀”的道路,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固然可悲。但这确实是一个应该关注的社会问题,需要积极有效的事先干预机制。

  【木铎校园论坛(注:北师大论坛)】

  作者:换种心情

  2006-6-30 1:57

  人们谈论大学教授,往往会涉及如今的考核制度,说它会对教授造成巨大心理压力。这种情况确实普遍存在,但以压力大来抨击此一制度,却很不得要领的。事实上,其对于读书人人格的污辱,才是更致命的。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