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曹爱文: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去救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5:31 新浪嘉宾访谈
曹爱文: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去救人

曹爱文与姚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主持人马骧:这位网友问的问题特别好,我不会。我问您会吗?除了已经参加过培训的河南电视台的记者们。我的同事会吗,都在摇头。如果在电脑前的网友多少人会急救术呢,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当需要你的时候有多少人可以急救,我们可能在平时生活中多学习帮助其他人的办法,这样才能使每个人有效的成为帮助别人的人,或者在你遇到意外的时候可以得到别人的有效帮助。

  曹爱文接着说,你当时看到这个女孩,你觉得是不得不救,肯定要救,我相信我们电脑前的网友包括在场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会去救助她,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我们调查显示大概有5%的网友选择了我会继续在那里拍,就是继续做报道,因为你的职业是记者,每个人应该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村民应该救助她,120应该到场,而记者应该在那里做采访,这是一种观点,两位怎么看?

  曹爱文:我觉得怎么说呢,他可能没有设身处地,如果他身处那个环境,知道紧迫性的话,可能会和我的选择一样的。因为你看到那个孩子不行的时候,觉得任何人的良心出于良知都会去救那个孩子,父母都哭成那样了,据我了解旁边的小孩子10几分钟还跟他打闹来着,就这么一眨眼孩子就没了。如果有一丝希望我们就看着她一口一口断气嘛,我觉得出于人的良心、良知都不会这样做的。新闻是我的工作,但是我觉得任何事情跟生命比起来都是非常渺小的。

  主持人马骧:当时在场你们去了三个人,司机、摄像和负责报道的记者曹爱文,你在工作的时候摄像在做什么?

  曹爱文:我们的摄像当时也想施救来着,但是可能他这方面…,关键是他也不会,所以说他一直在拍摄,刚开始起初的时候也没有拍,后来他发现他帮不上忙。在这个时候他选择了拍摄,因为无能为力的时候他只能选择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工作做好,把这个新闻事件给报道出去,把他的职责尽到,因为他面对这个生命他无能为力。

  主持人马骧:好,把你的图片继续给大家看,我们看到的是摄影记者的图片,摄像记者所做的工作,多长时间以后在电视台播出了?

  姚伟:当晚的节目中就播出了,这事发生在傍晚的时候,我们的节目是每天7点半钟开始播出,大概是8点钟左右的时候播出了。

  主持人马骧:这个栏目叫什么?

  姚伟:河南电视台的都市报道,当时8点钟左右跟曹爱文搞了一个连线,因为我们直播节目经常会搞一些记者连线,当时让曹爱文把现场摄像拍的画面送回单位了,然后一边连线一边在放现场的画面,这是当天晚上的情况。

  主持人马骧:反馈呢?

  姚伟:反馈是很多的,其实这个事当时我们并没有说,有些人可能不知道的话可能不知道记者在施救,当时我们在第一次连线的时候并没有说画面里的那个人就是曹爱文,后来登报之后很多图片大家看到之后才联系到这是记者在救人,当时有一些关注,因为曹爱文来我们单位工作了一年了,也经常出镜报道,也小有名气了,有些人知道是记者的,打过来电话都纷纷赞赏这种行为。

  主持人马骧:我们现在很多网友都说救不救人不用讨论,这很简单,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去救人,但对于其他一些问题,很多网友很感兴趣,一些细节,比如说当时如果120到场的话是否这个女孩能救活?这个答案可能谁都没法给出来,问问曹爱文当时在现场的感觉,你的感觉和你的判断是什么?

  曹爱文:我觉得这个很难说,因为我们不懂医嘛,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情况,究竟还有没有救,能不能救,具体该怎样救,还能不能活过来,即使专业的医护人员也难作出最终的判断,就像咱们看病一样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把病看好。

  网友:在你救助的时候旁边的旁观者他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冷漠的脸和眼睛?

  曹爱文:这个图片反映的可能当一点,一些年轻人也在看,大家可能出于各种情况、个心态吧,我觉得更多的人是想救的,但是他们不了解怎么样救。也有人像看热闹,像这位年轻人看神情就能看出来。

  主持人马骧:也能看出焦躁的表情,像这位。

  曹爱文:这张图片看的很清楚,也有很多围观的人,我觉得大多数人也是想救但是自己不会救,有很多人很着急,但是也不乏有那样的人。

  主持人马骧:再看下一张。

  曹爱文:这个我也不知道其他报纸究竟在什么时候拍的,因为我当时特别着急,120我打不通的时候可能着急的已经哭了,后来孩子通过救助以后感觉到我们的希望也一点一点在破灭,可能当时就忍不住了。

  主持人马骧:这时候已经哭了,伤心落泪。这张照片我想很多朋友都已经看到了,有位网友想问曹爱文,从事新闻报道时间有多长了?

  曹爱文:怎么说呢,我去年7月份才毕业,实习了半年,1月份才开始单飞,才开始自己做新闻。

  主持人马骧:刚才姚主任也说到了,所以有一种猜测,说曹爱文因为工作时间不是特别长,所以从事新闻报道时间不是特别长,所以不像某些人那样麻木,因为你可能处于新鲜状态,没有被屡见不鲜的情况麻痹掉,或者麻痺不仁的情况没有在你身上出现,你还年轻,所以出现了记者救人的这一幕,对于这种猜测姚伟怎么看?

  姚伟:我觉得这个也只是一种说法吧。

  主持人马骧:也听到过?

  姚伟:听到也不奇怪,我觉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像我们我觉得我们身边的记者,因为我们整个频道节目已经将近十年了,我们大家身上都还激情满怀,我觉得倒没有存在这种很麻木的感觉,因为我觉得这个可能跟你从事的行业,包括你身处的氛围都有关系,包括跟个人,你善良与某都有关系。我觉得不一定是曹爱文因为她年轻,然后年轻才可能做到这样,我们的老记者我觉得也一样能做到这样,而且很多我们的老记者这次事后都觉得也很较劲,以后遇到这种事一定要第一个赶到现场,第一个把这个事情做好,大家的热情都非常高。

  曹爱文:我觉得真的是这样,我不了解其他记者,因为我入行没有多少时间,我觉得记者这个行业是非常需要激情和热情的,这个事情出了以后我们有一个老记者就给我改名小武,觉得挺有勇气、挺勇敢的,说要是他的话可能未必做到像我一样勇敢,但是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一定会这样做。

  网友:在我们以前的报道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是怎么做的?

  姚伟::一般119、120到的都很及时,这次可能有偶然也有必然,因为可能通讯的问题到的比较晚,平时的情况大家各司其职,110、120、119他们在抢救我们自己做报道,以前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马骧: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有人问的。

  网友:120可以直闯红灯,一路快速行驶,请问当时为什么120比电视台慢了好久?

  主持人马骧:慢了多久?

  曹爱文:当时太混乱了,什么都顾不了,那时候连小女孩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还想什么120什么时候到的。而且也无从知道热线是谁打的。

  主持人马骧:当时你们接的电话是谁打的?

  曹爱文:当时是旁边的村民,打了这个电话,我们的值班记者接的这个电话,当时5点多钟了,因为我们下午7点半直播,大部分记者都开始做片子了,正忙的时候,我有一个片子当天不上,我一看到这样的新闻线索,我们的值班记者跟我说了以后我就向姚老师报了,姚老师就让我过去了,因为我们的体制非常快。

  主持人马骧:当时多长时间到现场?

  曹爱文:十几分钟。

  主持人马骧:事后相关报道的时候,有没有相关的120是否接到报警电话,什么时候接到,接到以后多长时间到现场?这方面的有吗?

  姚伟:这个没有,因为当时大家关注的还是救这个孩子,这个孩子的生命逝去与否,这方面的不是特别关注,比如通讯的因素,谁打电话了,我觉得再去急救追究这些事没有意义了。

  曹爱文:而且我觉得这样会给120压力。

  姚伟:而且当时曹爱文跟他们联系救助的时候很积极的。

  曹爱文:还说了路途不好走可能长一点时间,还告诉我怎么急救。我们不能对医护人员不理解,如果给他们施加太多压力的时候,医生也是人啊,咱这也不理解、那也不理解,对他们工作不理解的话会不会造成抵触情绪呢,可能我有点多心了。

  主持人马骧:从你在现场的感觉,我们的医护人员,跟你在电话咨询的时候,还有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你觉得他们有没有尽到责任?

  曹爱文:我觉得尽到了。

  主持人马骧:另外可能有不同的网友、不同的想法,也希望不同的信息,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这个事情或者这个点我们会继续讨论,有继续讨论的空间。我们接着往下走,看看曹爱文手中的其他照片。这张是在流泪了之后,是吗?也是在现场。

  曹爱文:这个也在现场。

  主持人马骧:这个时候你在跟谁对话?

  曹爱文:我在跟其他村民说话,这个照片因为我之前也没有太看。

  主持人马骧:因为当时你顾不上这些。

  曹爱文:我什么都顾不上,这可能是我救助期间接120电话的时候,之后跟村民们说让他们接着做,是这样一个照片。

  主持人马骧:继续。

  曹爱文:这个时候是我们边做,孩子当时也在吐。

  主持人马骧:她还有反应?

  曹爱文:这是村民在做了,我们是在看她有没有呼吸,有没有活着的迹象,给大家一个希望。

  主持人马骧:这时候有吗?

  曹爱文:好象已经没有了,我已经感觉不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几乎感觉不到了。

  主持人马骧:没有放弃努力?

  曹爱文:没有。

  主持人马骧:整个从你看到她,决定开始实施抢救,一直到最后,一共多长时间这个过程?

  曹爱文:说实在话我记不得了,因为当时乱的一团糟,紧张的一塌糊涂,事后相关报道我看其他媒体在算了相关的时间,可能10分钟左右吧。

  主持人马骧:摄像应该拍了全部的片子?

  姚伟:拍的也是断断续续,没有记录整个过程,因为对于摄像和记者来说恐怕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

  主持人马骧:另外一个话题,从姚伟的角度来说,曹爱文去救人了,我们知道这种行为应该是要表扬的,我们今天到现场来跟网友沟通也是呼吁大家都应该这么做这是每个人应该尽这样的职责。另外作为报道组的副主管,你是一个领导,你要拿到更好的新闻画面,对你的工作来说可能是一种另外一方面的成就感,不是吗?

  姚伟:我觉得未必,因为我还是比较同意曹爱文说的人的生命可能比新闻价值更重要,当你在现场你见死不救,你拍到更好的东西,那它的价值何在呢,我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包括曹爱文我们到频道从第一堂课都是在讲岁月久远、关爱不变,这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不可能违背这个原则去做,而且即便你围观又能拍到多好的画面呢。况且我们的记者还掌握一些急救的常识,我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换作其他的媒体和记者也会这样的,所以我们都很理解。

  主持人马骧:有很多朋友一片较好的声音。另外也有的朋友说,新闻记者的敏感性是第一位的。刚才听你们说了你们其他的记者也做了抢救的培训,这位朋友也会说你们会最先赶到现场,你们会成为救助队吗?

  姚伟:那倒不至于,因为我们有也有专业的救助队,这次我们为什么快,也可能是其他的救助方面有一些延误、有一些问题,才导致了我们参与其中,正常的情况下我想他们应该不会缺位的。

  主持人马骧:就是应该有工作在那个位置上的人。

  姚伟:对。

  主持人马骧: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个问题可能是问得不讲理,比如这次是一个人落水了,下次五个人落水了,可能一个人不够,这样你们是不是派出更多的记者参与到救助工作当中?

  姚伟:这个我觉得说的稍微有点儿远,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记者肯定还是要安守本分,做好记者工作,而我们相关部门应该是不会缺位的,如果缺位的话我们记者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主持人马骧:除了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号召或者动员旁边的围观者一起动起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曹爱文当时做了做了没有?

  曹爱文:这张照片我是在跟村民说怎么救,因为我当时手机一直在响,可能120找不到地方,我跟村民们说怎么做来着。

  主持人马骧:他们的反应怎么样?

  曹爱文:我喊了几声确实有人站起来。

  主持人马骧:这样的人多吗?

  曹爱文:说实在话,我当时喊了几声才有人站出来,但是有人站出来。

  主持人马骧:但是还有旁观人。

  曹爱文:当时好多年轻人喊了都不管用。

  主持人马骧:事后我们翻这个照片你怎么想?

  曹爱文:当时没有想太多,现在我觉得怎么说呢,可能现在这个社会冷漠的人确实比以前多了,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主持人马骧:姚伟怎么看?

  姚伟:可能的确有这方面的倾向吧,冷漠多一些,大家各种猜测,隔岸观火。

  主持人马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姚伟:毕竟我旁观不能失去什么,另外也有好多人不会急救,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围观的因素之一吧。我们又回到刚才的话题,除了教记者急救知识,开了四个班,另外还在我们的节目当中去征集热心的观众,还是有很多的热线观众打过来,包括郑州的包括外地的,我觉得大多数关注还是富有正义感的,有的是从外地打电话要参与这个培训班,最后我们四期是我们的记者和观众们一块谈到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