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批优秀特困高考生待捐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11:30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郭丹)“记者姐姐,今天有一位姓林的热心人给我送来了6000元,我上大学有希望了,谢谢你,谢谢《汕头都市报》!”昨日,一个“报喜”电话让记者又一次感到万分欣慰,来电的是金中特困高考生沈超青。在本报“寻找2006优秀特困高考生”报道中,关于小沈因家境贫寒而无法走进大学校门的报道见报后短短几天,小沈迎来了命运的转机!自从活动报道推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市民致电本报对像沈超青这样的贫寒学子在困境中奋斗不息表示赞许和关爱,掀起了一股献爱心的浪潮。

  助学活动备受关注

  每年高考一结束,不少优秀贫困高考生就开始打暑期工赚取微薄的工钱,期望能交一点大学学费。他们的境况牵动着社会上许多人的心,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媒体同样关注着这个群体的未来。

  7月17日,本报启动了“寻找2006优秀特困高考生”的助学活动,相继对一些优秀贫困生在窘迫的家庭环境中刻苦学习、发奋拼搏的求学历程进行客观、翔实的报道,希望能够架起贫困生和热心人之间爱心的桥梁。报道推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热心人的踊跃义捐令人感动。除了林先生,还有很多不同阶层的市民、企业家愿意为优秀贫困生献出爱心,他们致电本报,希望跟贫困生直接取得联系,资助他们上大学,也有一些不留名的市民将助学款直接送交或汇往汕头慈善总会。

  助贫困生圆大学梦

  在这些优秀特困高考生的人生关键时刻,需要有人伸出援手拉他们一把,帮他们圆大学梦,他们的人生或许也在这时候发生改变。本报28日报道的沈超青是金中学生,今年以727分的成绩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他家位于揭阳市揭东县地都镇石港村,靠耕种一亩多水稻为生,年收入只有少得可怜的几百元,贫寒的家境将使他从此告别求学之路。同样是地都镇人的热心人林先生,当天上午看到报纸后,即刻与记者取得联系,表示愿意资助沈超青。林先生说:“不能葬送一个尖子生的前程”。29日下午,林先生亲自上门,为沈超青送上6000元助学金。沈超青说,拿到助学金的那一霎,他怀疑是不是在做梦,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类似沈超青这样贫困不泯读书志的优秀高考生还有很多,他们历经磨难仍不放弃上学的决心,他们想圆大学梦,去改变家庭的命运,去成为明日的国家栋梁。靠着一亩多田地种植水稻和甜麻叶支撑家庭,金中学生陈学适高考考了801分,被上海复旦大学录取,但面对家徒四壁,他几乎没有选择未来的权利;去年父亲患癌症缺钱医治,从初中开始便打暑期工的赖俊明,今年以616分考上大学,但家中完全没有能力支撑他的学业;东厦中学的林氏双胞胎兄弟今年一个考了667分被华南农业大学录取,一个则考了671分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录取,但特困家庭怎能承担双倍学费的压力;父母下岗多年的郑晓君双胞胎姐妹,今年双双考上大学,接踵而来的是无尽的苦恼;父亲早逝,母亲患严重高血压无法工作,家庭每月靠居委会低保250元和姐姐打工维持生活的许叶臻,今年高考考了627分,被广东工业大学录取,他渴望着社会助他一臂之力……

  爱心传递仍在进行

  面对这一双双渴望上大学的眼睛,面对一个个志存高远而勤奋苦读的学子,我们不忍心让他们结束自己本应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不忍心让他们过早地踏入社会贱卖劳力。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些优秀贫困高考生,而他们也需要更多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