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街头随性砍人 自幼在家庭暴力环境中长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21:02 央视《大家看法》 | |||||||||
追踪海南少年持刀伤人案截屏图 染着黄头发的问题少年 央视《大家看法》8月1日播出“追踪海南少年持刀伤人案”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节目内容:一个本该在课堂上读书的少年,为何当街持刀伤人?小小少年怎么会变成
2006年7月9日晚上10点多钟,家住海南省定安县的谢阳保、莫伟等三人吃完夜宵骑上摩托车,刚刚走出100米远,突然之间,一伙陌生男子档住了去路,手持尖刀向他们砍了过来。 “差不多这么长,差不多有这么厚,他们差不多每个人都拿着一把刀。” “拿着一把刀站在中间,我不知道他要干嘛。我就冲过去,然后一群小孩就从后面冲过来。” 对方各个手拿尖刀,自己一方却手无寸铁,谢阳保三人顾不上多想,立刻骑车而逃。但由于持刀者来势汹汹,从后面又反追过来,坐在摩托车后部的谢阳保和莫伟两人,还是被砍到了。一个被砍到了后腰部,一个被砍到了腿部。慌乱之中,他们紧急赶往医院。 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张雄军:“一个就是右膝部刀砍伤,第二的话就是右髌韧带不完全断裂,第三个的话,右侧关节膝关节囊破裂。” 从昏迷中醒来,谢阳保和莫伟怎么也想不通,刚刚从外地打工回乡不久的他们,怎么会突遭横祸。到底是谁干的呢? “无缘无故被人家砍砍了一刀,也不知道是结了什么仇,祸从天上降。” 想来想去,谢阳保和莫伟回忆起来,当晚借助于摩托车灯,他们似乎看到了砍人一方的领头者,一个染着黄头发的男孩。 “有印象的,就是染着黄头发的那个,他站在中间,拿着刀感觉他很小的样子,染了一头黄头发。” “看准了,黄头发,那个认准了他。” 但这样的指认,却让出警的居丁派出所所长非常吃惊。 海南省定安县公安局居丁派出所所长胡志富:“我们刚刚跟他做思想工作,刚刚给他教育他,又发生事情,才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又发生事情。所以我们感觉很吃惊,我说这个小孩怎么会这样这么顽固?” 主持人张绍刚:“大家看法大家可以参与的新闻。无缘无故两个人就被砍伤了,好在两个人记住了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就赶紧去报案。这一报案让接案的派出所的所长大吃一惊,为什么?这个犯罪嫌疑人他认识,几天前也是用几乎相同的方法,这个人还砍伤过其他人。到底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连续出现了持刀伤人的事?为什么出现了这个事情之后,没有被追究责任,反而连续作案呢?来进入到我们今天的热度故事。” 染着一头黄发的少年居丁派出所的胡所长并不陌生,他叫阿平,是管辖内龙湖镇居丁村一名13岁少年。平日里喜欢打架,不是因为哥们意气就是看人不顺眼动手,因为就在数天前,他曾经以同样的手法,持刀砍伤过另一个少年莫书海。 “那天晚上黑乎乎,我看不清,只知道他头发是黄色的,人比我瘦,也比我矮一些。砍了我一刀,然后他站起来还想砍我第二刀,我说很痛他就不砍了。” 原来,今年6月25日,家住居丁镇淡岭村的18岁莫书海也遭遇了以黄头发为首的一群人突袭。手持一把西瓜刀的黄头发少年向莫书海后腰部砍去,经过鉴定,莫书海被砍成轻伤,居丁派出所民警很快将持刀少年阿平缉拿归案。 海南省定安县公安局居丁派出所所长胡志富:“他也非常的老实,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全部跟我们描述清楚,也非常配合,我们那天说以后不再打架了。”胡所长回忆说,阿平第一次砍人后,派出所民警曾多次找阿平做思想工作,但让他们后来也无奈的是,最后一次苦口婆心的劝导竟然发生在阿平第二次持刀伤人的前一个小时。谁也没想到刚刚谈完心的一个小时后,阿平就又惹事了。短短15天之内,少年竟两次持刀伤人,毫无悔改之意,他为何如此大胆呢?除了劝导,难道公安机关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海南省定安县公安局居丁派出所所长胡志富:“还没有年满14周岁,我们也不能对他进行拘留什么的处罚。” 原来尽管阿平伤人已经构成轻伤害案件,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行凶者应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公安却拿阿平毫无办法,因为他的年龄不满14周岁,他无论有何种违法行为都不受到追究。 最终,警方只好通知其家长将阿平领回家。在当地,不少群众看来阿平频频持刀伤人让他们非常担忧。因为只要他没到14周岁,他随时都可能再伤害人,而且不用负担任何法律责任。 群众:“很残忍,不知道是社会坏还是人坏,这么小就这么狠心,要是长大了还得了吗?我们希望有法律来制裁他。” 群众的担心,也让负责审核两起案件的定安县公安局法制股股长吴孔轩颇感无奈。 海南省定安县公安局法制股股长吴孔轩:“现在是没有办法,根本没有法律规定,我们怎么敢处理?法律没有规定,我们就不敢处理。法律有规定,我们就一定处理。我们这个法制部门执法很严的,反正你构成犯罪的一个不放过,这个是我们的一个观点。” 吴股长说,为了让群众满意,也担心阿平再出事,公安再陷入抓了放,放了抓的怪圈。对阿平问题的处理上,7月中旬,他们法制股特意请示了海南省公安厅,但得到的答复是,不满14周岁阿平连被劳动教养都不行。法律不能制裁阿平派,出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把阿平放回家,让家长严加管教。 在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居丁村,记者找到了阿平的家,但令人吃惊的是,阿平爸爸一脸无奈。 阿平爸爸:“我是什么方法都用过了,打他也打他过了,骂也骂过了,但是他不听话,希望公安抓他走,免得死在大街上,就这样了。” 公安希望家长严加管教,家长却希望公安能抓走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阿平的父母也奈何不了这个13岁少年吗?他究竟是怎样一个少年呢? 阿平爸爸说,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差,只种着9亩水稻,没有其他经济作物。两口子一年辛辛苦苦赚的钱还不够赔人家的医疗费呢。 阿平爸爸:“他现在用刀来捅别人,很担心的是人家也会捅他的,捅他死了或者砍他死了,父母很担心,这样子。” 阿平爸爸说,13岁的阿平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因为担心阿平再惹祸,也更担心阿平被人报复,阿平现在被亲戚带走了,到广东一带打工去了。谈起阿平为何成了一个持刀频频伤人的问题少年,阿平爸爸坦言,他和老婆不和是最主要的原因。 阿平爸爸:“他从小的时候一岁的时候,这个家庭就被人破坏了,全部打烂家里的全部,打烂了,衣服也全部把它们烧光了,就这样了,用的东西也用棍子打坏了,孩子小小就有一股怒火在心里。” 原来,从阿平1岁开始直到今年阿平13岁,阿平的父母整整打了十几年的架,打烂了家里的每一样东西,家境也愈发陷入窘境。以至于因为家里没有钱,阿平上学的年龄一拖再拖,直到11岁才正式上了一年级。 夫妻不和耽误了孩子,常年的家庭不和给阿平幼小的心灵从小留下创伤,村里人对阿平一家的教育方式也颇有微词。 邻居:“常常打骂,家里很穷,没有什么,生活都过不了。非常的穷,怎么教育孩子都不会。” “根本不会教育孩子?” “对。” 在阿平家,我们看到阿平家现在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伤痕累累的电视机,阿平的父母说,指望着孩子上学后能通过教育弥补上学晚的事实,但学校反馈回来的消息却让阿平父母很失望。 海南省定安县桐树小学陈校长:“他平时总是不爱上课,上课的时间有时候到外面去玩,老师教他他不学,不会写字,就是连他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其他的更不会了。数学方面,比如55+15他都不会数,有时候小同学他也会对他们欺负。” “会打架是吗?” “对。” 陈校长介绍说,阿平的表现非常不好,学校为此也感到非常头疼,多次耐心教育,找阿平谈心以及家访。都根本无济于事,尤其是今年以来,阿平经常去上网,极其厌学。学校拿阿平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公安没办法,学校没办法,阿平的父母也没办法,今后,游荡在社会上的阿平能否把握住自己?他能否不再违法?阿平这类的问题少年,最终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主持人张绍刚:“因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的年龄,所以甚至于连劳动教养这样的手段都不可以在阿平身上去施加。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尴尬,公安希望家里面管教,家里面希望公安管教,最后采取了一走了之的方法。也怕阿平被报复,所以让家里面的亲戚带去南方打工。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放到外面也有再次爆炸的可能。按照邻居的说法,究竟应该谁来排这颗“雷”?应该怎么把这颗“雷”能够成功排除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核心话题。” 主持人张绍刚:“在今天节目当中,有两位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将会和我们进行互动连线。一位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马皑教授,一位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另外我们还会连线一下阿平爸爸,来看一看阿平的近况如何。好,现在请导播同时帮我们来接通中国政法大学马皑教授,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电话。” 中国政法大学马皑教授:“他父母现在采取的,说让孩子直接去的广东,这是直接违法的。因为咱们法律规定的也很明确,16岁以下的孩子是不允许离开家长单独居住的,如果家长采取这种方法的话,那么公安机关有权利对他的家长进行训诫,并且要求他们对这种行为作出改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现在我认为,在法律操作的层面比较欠缺的一个问题就是说,警察的功能不仅仅是说把人抓了去起诉,警察还有一个制止,还有一个管理,比如说你的行为扰乱众人的生活秩序,你警察不能说现在没有具体法律条文,我不管。这个不行的,你还应该有一个管理,可以对当事人或者对一些具体的人员进行一些教育,甚至警告。” 主持人张绍刚:“14岁可不可以送少管所或者工读学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应该是可以的。” 主持人张绍刚:“所以,那为什么我就奇怪了二位,他们为什么不把他送工读学校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现在送工读学校,按照我们法律当中的一些规定,主要是由孩子的父母,我觉得我管不了了,我可以申请送。还有一个是由学校,就是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那么这两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不提,学校不提,公安机关不能就找了这孩子送工读学校,那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张绍刚:“所以,又涉及到父母问题。村民们也说他们天天打,没能力教育孩子,也许是他没能力,家里面又穷,综合起来看,你再强调家长的责任,是不是?对于这个个案来说,在要求他们做,做不到的事,像这种孩子在14岁之前,就有这种暴力的行为,跟他父母还是有直接责任的,从小到大。” 中国政法大学马皑教授:“他生活在这样一个暴力的环境里边,本身对他的人格,对他的性格,对他的行为习惯都不可能有好的影响。那么现在,咱们国家面临这个问题,如果借鉴西方国家的话,它会有一些专门庇护这些孩子的一些社会的福利机构或者社会的慈善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所以这一点上我觉得,英国的做法比较好,就是说未成年的问题是成年人造就,所以我们在解决未成年人问题的时候,不能把眼光总盯在未成年人身上,一旦孩子不懂事的话,那大人就应该为此付出代价。所以你比如英国就有一条,它有一条法定叫做养育令,当这个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这个孩子不够处理的标准,那怎么办呢?就责成他的父母,你得去读家长学校。我认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增加点这样的法律条文。” 中国政法大学马皑教授:“我认为公安机关有责任,或者说当地的这种行政部门也有责任,责令他的父母把这个孩子从广东找回来,并且能够跟他们之间有一个,按照《未成年人的保护法》能够建立一个合同制,合同制。就是说,你现在只能靠督促父母,包括我们社会帮助父母和督促父母来帮助这个孩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我觉得如果有可能的话,尽早把他送到工读学校。” 主持人张绍刚:“好了,谢谢两位专家跟我们电话连线,刚才无论是马老师,还是李老师,都提到了家长家长这个环节绕不开,现在我们请导播帮我们来连线一下阿平爸爸。” 主持人张绍刚:“你好,是阿平爸爸吧?” 阿平爸爸:“是。” 主持人张绍刚:“你好,现在阿平在广东怎么样啊?” 阿平爸爸:“今天送回来了。” 主持人张绍刚:“已经送回来了?” 阿平爸爸:“在路上。” 主持人张绍刚:“那回来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阿平爸爸:“再换一个地方。” 主持人张绍刚:“换一个地方是什么意思?送到另外的学校去?” 阿平爸爸:“不是。” 主持人张绍刚:“去另外的地方打工?是吗?” 阿平爸爸:“是这样。” 主持人张绍刚:“但是这个年龄不可以去,打工的阿平爸爸。” 阿平爸爸:“在家里又怕他出事,继续去打架,人家叫去做违法的事。” 主持人张绍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刚才专家就给了一些建议,说你们去问一下周围有没有工读学校,好不好?您愿意去试一下吗?” 阿平爸爸:“愿意。” 主持人张绍刚:“好,那您去试一试,然后有什么事情我们再打电话联系,好吗?谢谢你跟我们电话连线。” 主持人张绍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这些未成年的关注只应该是更多,而不应该是更少。我们在“炸弹”爆炸之前,应该想出来拆弹的好方法,而不是等着这个“炸弹”在逐步逐步酝酿能量,如果有一天它失控,可能会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像阿平这样有着特殊遭遇,特殊心理困境,特殊行为方式的问题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