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晨报老区行感动江城 热心读者慷慨解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9:28 汉网

  汉网消息 三天的体验,老区贫困考生的经历感动着所有的人,热心读者的慷慨解囊,更是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手机号为138****6449的周先生称:“李重贤(晨报前日曾作报道)考了645分太不容易,这个孩子不能耽误,我愿意帮他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不需任何回报。”

  在归元寺做义工的江先生说,他虽然生活也很艰苦,但看到老区的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自强不息,很受感动。他和几个朋友想凑点钱给孩子们,钱虽不多,但这是他们的心意。

  远在加拿大的潘先生通过互联网看到晨报的报道后,深受感动,他希望能帮助他们,并留下电子信箱,“我想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希望通过晨报,把自己所有的3万元积蓄捐给老区的孩子,她说:这是我的希望。

  [黄陂]

  吃着咸菜一样考大学

  柳燕玲家在黄陂木兰乡柿子张家田,今年她以575分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

  柳家有7口人,三个孩子,爷爷奶奶年迈体弱,爸爸柳敬生长年在外打工,农活和家务全靠妈妈程留萍一人。“这孩子太懂事了,日子虽苦,但她给了我很大安慰。”妈妈程留萍一谈到乖巧的大女儿,眼圈就红了。

  一个学期,柳燕玲最多只有600元生活费,妈妈说:“她每个月都要带很多咸菜到学校,尽吃这些。”可柳燕玲说:“这没什么,吃着咸菜还不是一样考上了大学。”

  高考前夕,程留萍怕女儿身体熬不住,想请村医给柳燕玲打点氨基酸,却被女儿赶了出去:“那东西要30块一支,我不需要,我有精神支柱就够了。”

  “你的精神支柱是什么?”记者问。“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柳燕玲坚定地表示。

  学会坚强地面对磨难

  体验大学生:李倩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柳燕玲家很简陋,客厅里只有几张椅子和一张桌子,还有几只鸡四处转悠。屋里弥漫着一股怪味,家里仅有的2张床上,竟要睡5个人。

  听柳燕玲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李倩的眼眶湿了好几次。她被这个家里浓厚的亲情包围了,他们热爱生活,面对磨难不抱怨,而是勇敢地搏击。

  [江夏]

  一大早去城里做家教赚学费

  吴莎是江夏一中的应届毕业生,以611分的成绩考取华科大。

  有着女孩般秀气名字的吴莎其实是个男孩。记者去江夏区土地堂四化村五组吴莎家采访时,他却不在家。母亲王龙英歉意地说:“吴莎一早就到城里做家教去了,他是个懂事伢,晓得家里难,想为自己挣点学费。”

  吴家最值钱的东西,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为了省钱,家里没安装有线,只能在晚上看看新闻。

  吴莎上有80岁的老奶奶,下有上高二的弟弟,哥哥则在地大读大二。这个六口之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仅仅是十亩土地。

  每年靠卖西瓜和红薯赚点钱,收成好时一年毛收入5000元钱,一般情况只有3000元钱。“莎莎幸亏有老师们资助,才勉强读完了高中,但大学学费么办啊……马上两个孩子上大学,至少需要20000元钱,难啊!”王龙英一想起孩子要读书的事,就头痛。

  “这孩子成绩不错,可家里太穷。”吴莎的老师柳小平说,为了不让这棵好苗子失去学习机会,江夏一中的老师经常出钱给他凑生活费。

  没有见到想见的人,有些失望

  体验者:胡宾华师分校大三

  因为没有见到想见的人,胡宾有些失望,又见吴莎做家教很久都不回来,胡宾决定早点离开,因为郊区的田园生活让他很不习惯。

  吴莎家的房子,即便在大晴天也像阴天一样灰蒙蒙的,大家从烈日下陡然进入那没有阳光的堂屋时,眼睛好半天才适应过来。但胡宾说,适不适应都差不多,因为“他家几乎什么也没有”。

  中午,吴莎的家人拿出他们最好的饭食招待大家。一盘青菜里隐隐有几丝肉,“这还是昨天做的,没舍得吃完,你们将就吧。”吴妈妈不好意思地说。

  看着如此贫困的家庭,胡宾的眼眶湿了。

  [蔡甸]

  爸爸的一句话激励着我

  

晨报老区行感动江城热心读者慷慨解囊

  谢田和肖超在给棉花除虫。谢田必须要照顾好这块地,因为它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实习生陈勇 陈璐 记者陈卓摄

  谢田家住蔡甸区张湾镇刘集村二组,今年高考考了643分,被中国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录取,还是本硕博连读。“调考考了660分,本想报清华。”这个说话一直低着头的女孩,一说起自己的成绩时,就把头仰得高高的。

  谢田的父亲谢铁军43岁,母亲万冬莲42岁,两人都务农。谢家有7亩地,种的全是棉花。

  “除去种子、农药,一年的纯收入也就3000元,大女儿今年高考,小女儿成绩也不错,这点钱肯定不够交学费。”谢铁军很为难。

  为了给孩子存学费,谢铁军白天到工厂打工,晚上再下地干活。“每天凌晨4时,都能听到老谢起床,扛着个灯,到地里打农药。”谢家邻居说。

  谢田很心疼爸爸,住校时家里每个月给200元生活费,她舍不得用,经常吃馒头。快高考时,班主任一再让她注意营养,她这才打两个菜吃。

  “200元我用不完,剩下的钱可以留到下个月用,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谢田小声说。

  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谢田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实现梦想,但爸爸的一句话一直浮现在她耳边,“闺女,再苦再累,我也让你读。”

  与棉花第一次亲密接触

  体验者:肖超湖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大二学生

  肖超的装扮十分时尚:窄脚印花牛仔裤,宽松大T恤,黑框眼镜,不过最时尚的还是他的发型,简直就是一个“自由女神像”。

  到了谢田家,正好谢田要到棉花地里捉虫子,肖超也抢着要跟去。

  看着棉花枝干上开的花,肖超问:“这是棉花?”

  谢田轻轻笑了笑,指着旁边尚在绿萼包裹中的棉花说:“这才是棉花。”她告诉肖超,棉花是先开花,开过了变成果实,再长成棉花,等它的壳一炸开,就可以收了。肖超不停地感慨:“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长见识。”

  谢田开始在棉花上找虫子,一找一条,肖超也在一边搭手,可找了半天,连条虫影子都没看到。

  谈起高考成绩,肖超有些不好意思,“对于谢田,我只能说佩服佩服。”一边说,肖超一边拿出手机和谢田合影,说是要回家给爸妈看。

  

晨报老区行感动江城热心读者慷慨解囊

  谈起学费时,谢田和妈妈都有些沮丧。实习生陈勇 陈璐 记者陈卓摄影报道

  [新洲]

  只有读书好,才能报答妈妈

  新洲区辛冲镇邢榨村的张文斌,在新洲四中毕业,高考547分被湖北工业大学录取。

  2001年,父亲去世了,母亲熊艮桂和张文斌相依为命,3个姐姐都已出嫁。熊艮桂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外出打工,既当妈又当爹。“孩子每年读书都减免了部分学费,老师还组织同学捐款资助我儿子,感谢这些好心人。”

  三姐和姐夫在汉口做油漆工,张文斌考完试后,就到他们那打工挣学费。

  记者眼前的张文斌显得瘦弱,有些腼腆。

  “每次从妈妈手中接过生活费时,我心里就特别难受,妈妈既干农活,又外出打工挣钱供我读书,只有读好书才能报答她。”张文斌说。

  张文斌在生活上非常节俭,即使在高考前几天,天气特别热时,同学们都花几元钱买饮料喝,而他只花一元钱买瓶矿泉水解渴。

  被他奋发图强的精神折服

  体验者:熊梦泽武汉一中高三学生

  雨后的乡村小路给人一种久违的清新,泥土青草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在邢榨村,张文斌家的房子是最差的,家中一贫如洗。可是熊梦泽被张文斌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所折服,熊梦泽第一次发现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环境可以不搭配。“哥哥姐姐们没有向不公的命运低头,他们坚定不屈,顽强地战胜了穷苦,并获得了成功。”熊梦泽深有感触地说道。

  记者夏晶 杨枫 詹琦 滕翔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