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10岁小学生半小时让4次座 其中包括20岁年轻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7:57 国际在线

  专家称:善良值得表扬,但执行传统美德欠妥

  “乘车让座”这一传统美德的范围被一个黑龙江来连访亲旅游的小学生延伸了。在大连的公交车上,她在30分钟内连续4次起身,把座位让给刚上车的乘客——包括两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她说,在学校里老师就教育自己要尊老爱幼,所以年长的人或年幼的人都应该得到自己的照顾。

  8月2日9时许,读者李香俭在海事大学车站登上502路公共汽车。当时车上所有乘客都有座位,但已没有空座。两站之后一批乘客上车,李香俭发现,一名10岁左右的女孩在乘客刚登车时就立刻起身,把自己的位置空了出来。一名乘客看到有空座立刻走过来坐下,李香俭从该名乘客举动中可以看出,对方没有意识到是女孩专门“让”出了座位。

  此后公交车上又空出位置,女孩又坐下来。但每逢车上没有空位、又有乘客上车时,这个孩子都会马上站起来,将座位让给离自己最近的乘客。有几次车上只有这名女孩一人摇摇晃晃地站着。李香俭观察,直到青泥洼桥站女孩下车时,30分钟时间内她共让了4次座位。

  “有的乘客见孩子给自己让座便极力推让,但女孩的态度非常坚决。”李香俭说,孩子是和姥姥同行,整个乘车途中,姥姥一直坐在座位上,没有干涉外孙女的行为。

  下车后李香俭和女孩攀谈,得知其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所小学的学生,今年10岁。孩子特别提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认为比自己年长的人都应该得到尊敬,比自己小的人则应该被照顾,所以在车上自己应该主动为大家让座。孩子的姥姥也持赞成态度,并表示在家乡乘车时外孙女亦是如此。

  “公共道德提倡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大连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柳中权说,孩子的善良的确值得表扬,但是“一刀切”地“执行”传统美德似乎欠妥。若她是一名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即使让座给一位同龄人也无可厚非。但10岁的孩子乘车是需要保护的人群,单纯地把周围人分为老、幼两类而加以照顾,可能会因乘车危险而伤害自己。“在这方面,师长以及乘车的群众也应该加以引导。”(半岛晨报 记者苏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