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耶鲁大学清洁工偷渡回国任出版社副社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01:21 东方早报

  仅有高中文化的浙江省海盐县普通农民沈镇林,偷渡美国当了多年的清洁工,然后便以“耶鲁大学计算机博士”的身份回国,受聘于希望电子出版社,并很快升任副社长。

  在出版社工作两年,沈镇林贪污59万余元。昨天上午,沈镇林因犯贪污罪被北京市海淀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

  虽然沈镇林在法庭上对公诉机关的指控不予认可,但法院认为,沈镇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公款共计人民币59万余元,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故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并责令其退赔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损失。

  宣判后,被告沈镇林表示要上诉。

  网聊获聘并升任副社长

   1989年,19岁高中毕业的沈镇林通过蛇头偷渡到美国。通过当地人引荐,沈镇林在美国耶鲁大学找到了一份打扫卫生的临时工作。他利用打工之余,旁听了耶鲁大学计算机系的课程,能说几个专业词汇。

  1999年,沈镇林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社长秦女士。他说自己是“耶鲁大学计算机博士”,秦女士邀请他回国工作。没有任何正式身份的沈镇林偷渡回国。

  “我父母在美国开造船厂,家里有一艘游艇,因为被您的诚意打动才回国就职。”秦女士连护照都没看过一眼,就让沈镇林任职,并很快升任副社长。

  在一年半时间里,沈镇林从网上下载资料,拼凑书籍,他“组稿”出版了98种计算机类书籍。沈镇林告诉秦,这些稿件都是由他在耶鲁大学的导师以及师兄弟撰写的,绝对不会有版权纠纷。事实上,沈镇林所采用的稿件均未取得原著作权人的授权或认可,出版社还曾收到美国某公司指责其侵犯版权的律师函。

  举报信揭发假“博士”身份

   不断升迁的沈镇林逐渐引起出版社其他员工的怀疑,曾有员工在网上试着查找耶鲁大学毕业生名单,没有发现沈镇林的名字。2002年5月,出版社内部人士向司法机关投递了揭发沈镇林身份的举报信。真相大白后,沈镇林意识到自己不能在出版社继续呆下去了,2002年6月,他悄然离开了出版社。

  沈镇林虚假身份被曝光后,出版社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对他工作期间的财务账目进行了审计并报案。因在任用沈镇林的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及工作严重失职,秦女士也被免职。今年1月,沈镇林在首都国际机场被警方控制。

  今年7月19日,沈镇林在北京市海淀法院受审。

  在庭审时,他将所有罪责推到当年引荐他的出版社社长身上,“我只是按照秦老师的安排做事。”据指控,2000年至2002年间,沈镇林采用与出版社签订虚假组稿合同的手段,以向组稿人支付版税为由,将出版社支付的54万余元据为己有。此外,沈镇林还采用虚开发票、虚列支出等方式,侵占出版社公款5万余元。

早报记者 吴玉蓉 魏华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