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前埔:新村新景入画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01:40 石狮日报

  高起点规划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

  今年9月5日,前埔村旅港乡亲蔡式不先生又抽空回了趟家乡,他此行的目的是找村委会,希望村委会能帮他申请安装三个自来水表。蔡式不先生高兴地说:“家乡越建越漂亮了,环境比香港还幽静,因此,我正对家乡的房子进行装修,准备回家乡居住。”

  和蔡式不先生的想法一样,前埔村旅菲乡亲蔡文钰先生也把一家老小从菲律宾迁到前埔,还动员弟弟也回家乡买公寓楼居住。不仅如此,蔡文钰先生还在前埔投巨资建设三幢标准厂房兴业。

  记者了解到,现如今,前埔村住在外面的村民、旅外乡亲返回家乡居住的人越来越多,而他们看中的,正是前埔村幽静的居住环境。

  事实确是如此!现今,每个人一走进前埔村,都会有一个印象:道路四通八达,干净整洁,村里花草锦簇,绿树成荫,犹如人间仙境。而能有这样优美的环境,与前埔村的高起点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分不开。

  当前埔村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如何花最少的钱产生最大的效益?如何因地制宜地建设新农村?如何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破除陋习配合村委会把旧厝拆除?尽管这么多的复杂问题摆在永宁镇党委政府、前埔村两委会的面前,但镇、村两级对前埔村新农村建设却有一个共同的思想,那就是不能因条件和资金的限制,忽视规划,降低标准;不能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地建设新农村。永宁镇党委书记杨华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让人民群众受惠,如果人民群众的利益受损,人民群众不满意,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就开展不下去。正是有着这个清醒的认识,前埔村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时,不搞花架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干起。村里还聘请专家,对全村进行重新规划,经过充分勘查和论证,确立了“在现有居住区改造美化,在临石永大道旁开发工业区,在前埔溪西肥沃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的轮廓思路,并决定以居住区的改旧建新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居住区、耕作区、工业区规划的实施和繁荣。在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中,前埔村根据村情实际,既不搞“全面改旧”也不搞“全面建新”,而是结合村的地形现状,按照改旧与建新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拆旧翻新、拆墙留路、拆厕绿化”的改建思路,做到有效地节约和利用土地资源,推进全村布局趋于合理化和完美化。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前埔村共多方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拆除破旧厝和“公妈厅”67座,清除猪舍牛厩和违章搭盖100多处共3000多平方米,整治修建排水沟12条共5000多米,铺设水泥路面32000平方米,完成绿化面积18000多平方米,全村绿化覆盖率近30%%,村间道路硬化达100%%,使全村旧貌换新颜,成为我市乃至全省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试点村。现在,平屋、旧厝、“公妈厅”、泥泞的土路、脏乱的环境在前埔村再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宽敞的水泥大道,一座座造型别致的新房,一处处鲜花盛开、绿草葱郁的绿地。

  前埔村一年一大变化,让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更从以前的“不明白、有情绪”变成了积极参与、自觉行动,从“要我建”变成了“我要建”。旅菲乡亲蔡文钰先生看到自家上世纪60年代建的一座三层楼旧厝挡住村路,致使这条村路不畅通,便主动将该幢楼拆除;村民施燕珍女士看到村里变得这么漂亮,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自觉地配合村里,将自家“公妈厅”、旧厝拆除;村民施志猛在将旧房拆掉重建时,把自家的庭院放小,在房后留出1.2米宽让村里修路。

  前埔村新农村建设更是激发了旅外乡亲奉献桑梓的热情,几年来,前埔村旅港澳、菲律宾等地乡亲共捐献公益资金500多万元,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社会资金的注入,使前埔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引领村财运作农民持股分红

  “这条工业路今年7月刚建好,路两边都要建标准厂房,光我们村村民合资兴建的就有5幢,这些标准厂房明年建成出租后,村民每年又将增加一千多元的收入。”日前,在前埔龙山开发区,该村一村委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

  让村民生活更加富裕,是前埔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自从改旧建新工作基本完成后,前埔村就把工作重心从改旧建新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致力于提高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为此,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前埔村立足村情,充分发挥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北靠石永大道、现有土地存量多、华侨资源丰富等几方面优势,按照规划建设了龙山工业开发区。村里专门成立了工业区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园区内征地、迁墓、协调企民关系等工作,完善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的管理和服务,帮助企业报批相关手续和解决实际困难,营造舒适便捷的投资环境。同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落实“拒绝污染企业、引进环保企业”的原则,通过以侨引侨、以企引企,以直接投资建厂或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等多种投资方式,建设适合中小型企业进驻的龙山工业区。“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优美舒适的软硬件环境立即受到企业的青睐,短短时间内,就有飞鸿五金饰品、华茂机械制造、双发金属门业、恒达塑胶制品、诗崴琦服饰等25家海内外企业进驻,总投资达6.8亿元。目前,工业小区内已有11家企业建成投产,7家在建,另有7家正着手设计和基建中,整个工业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土地盘活了,征用土地款这笔钱是直接分到各家各户呢,还是集中起来办实业?如果直接分发下去,每位村民分不到几千块钱,对绝大部分村民来说,几千块钱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作用不大,况且很快就会花完;如果把钱集中起来兴办实业,让村民每年都能从中获利,“钱生钱”,村民今后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为此,前埔村委会召开村民民主听证会,让村民们共同商讨,做到思想统一,把资金投入到兴建标准厂房。经过努力,目前,前埔村已集资兴建了12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吸引了多家企业来承租,不仅使村里的龙山工业区日益红火,而且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如今,该村村民每人每年可从出租厂房中获得1000多元的分红。

  大批工业企业的进驻,不仅提升壮大了前埔村的经济总量,直接解决了村里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也迅速激活了前埔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增收的门路。工业区建成两年来,前埔村里就开起了1家超市、5家小型商店、7家饭馆。村民还将闲置的民房出租给外来员工,无形中每户每月可增加500元至1500元的额外收入。有的工厂还将一些手工活发给村民在家里做,解决了村里包括三峡移民在内的130多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而在农业区发展上,该村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优质龙眼和蔬菜品种,加强与农科所和种子公司的合作,实施农田向种植能手和农业科技开发部门转移政策,引导农民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如今,前埔村的200亩龙眼基地、300亩蔬菜基地已成为石狮市的重要蔬菜基地之一。

  扶贫助学村民享受多种社会福利

  “真的很感谢政府、村里的帮助,感谢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生活,我们一家子才能住上新房。”提起新农村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好处,前埔村村民蔡伟恭由衷地说。蔡伟恭是前埔村的贫困“二女”结扎户,一家几口人一直住在破旧的“公妈厅”里。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里动员他将所住的“公妈厅”拆除,同时,出资帮他建了一座100平方米左右的新房,圆了蔡伟恭一家住上新房的美梦。

  家境困难的村民蔡式乾也充分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多项实惠。蔡式乾的儿子病重无钱治疗,村里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发动村里企业家、社会贤达捐款献爱心,共筹集3.6万元为其子治病,解决了他一家的燃眉之急。在将其所住的旧厝拆除后,村里又在新规划地中安排一块地出资帮他建福利房,协调安排其长女到村里制鞋厂工作;在村建工程中,还优先安排他去做小工,从多个方面帮助他一家增加收入。如今,蔡式乾一家的生活已逐渐宽裕起来。

  “有富大家富,共走致富路”。村里经济逐渐发展后,前埔村两委会就借助各界的力量,逐步建立“政府支持、村民主导、企业和华侨赞助”的社会福利机制,大力弘扬济困助学的优良传统,营造融洽和谐的新农村氛围。如今,村里包了小学生的上学费用、村民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还集资30多万元为8户特困户(包括2户“二女”困难户)盖起了福利房,每逢节假日还慰问补助孤寡老人、贫困户、计生户,把党的温暖送给弱势群体。“我们现在生活可好了!孩子读书不用交钱,医疗保险村里也帮我们埋单,每年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享受几百元的津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前埔村村民施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

  村里的社会福利政策不仅惠及本村村民,还惠及三峡移民。2004年8月,7户30名三峡移民被安置在前埔村,为让三峡移民能安居乐业,尽快融入新的居住环境,前埔村为他们建设安置房,配套水、电、有线电视等生活设施,还把村里最好的土地提供给三峡移民耕种;同时,积极帮助三峡移民解决就业问题,安排移民女青年张青青到村委会管理微机。70多岁的重庆万县移民程明一家分到一幢100平方米的独立小楼和人均0.5亩的土地,儿子和儿媳都在村里的工厂上班,加上年底分红,年收入近3万元。程老汉逢人便夸:“真没想到这里的农村是这个样,和城里没啥区别。”

  民主管理村务文明新风遍吹

  “我有空都会到图书阅览室看看书,这里的书很多,看书的人也很多。”前埔一青年这样告诉记者。记者看到,该村村委会一楼的图书室里坐着不少村民,个个都在专心地看书。该村一负责人介绍,今年来,村里又投资十几万元兴建了一个面积150多平方米、拥有10000册图书的农村阅览室,让村民们免费阅读;下一阶段,图书室还将配上电脑,让村里人能健康上网。

  村子建得漂亮了,村民的文娱生活要更加的丰富,村民的素质也要得到提高。为此,前埔村积极创建载体,活跃农村文化,提高村民素质:

  ———文化阵地建设方面。该村除了建立农村阅览室外,还兴建了一个灯光球场、一个乒乓球活动室,建造一座老人文体活动中心,斥资25万元兴建村文化休闲公园。

  ———活跃农村文化方面。村里依托老人协会,组织成立了老人太极拳、扇子舞、南音、大鼓吹等具有闽南特色的农村文艺表演队,利用早晚闲暇或节假日时间开展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移风易俗方面。该村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公妈厅”多且破旧、存在安全隐患和占地浪费的现象,村两委会联合老人协会积极开展破旧立新工作,耐心说教,拆除了10多座破旧杂乱的“公妈厅”,建造统一的新的总“公妈厅”,既美化了环境,也彻底转变了村民的陈旧观念和封建陋习,连以往每家每户分发“口灶份”(即每逢婚丧喜庆挨家挨户派送礼品)的陋习也得到根除。如今,村民都能积极响应村里的号召,实行喜丧事简办,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兴建村里的公益事业,几年来,由村民简办喜丧事自发捐献的公益项目达30多个,计200多万元。婚丧喜庆简办在前埔村已蔚然成风。

  经过新农村建设,前埔村的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村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质的变化。以前,村民随手乱丢垃圾,现在,村民一大早就走出家门,对自家庭院和周围的道路进行打扫,自觉做到不乱丢乱贴东西、不随地吐痰、不散养家禽等。

  民主决策、依法治村是前埔村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从开展新农村建设起,前埔村就坚持实行“事前民主听证,事中民主监督”的原则,对事关群众利益和全村发展的重大事项,尤其是工程建设、工业区开发等,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进行公开听证,科学决策,让村民参与村务管理,不仅大大提高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而且进一步调动了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着眼未来再树新农村建设典型

  “前埔村是石狮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示范,要继续保持先进,再上一层楼。”这是今年年初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狮市委书记黄源水,石狮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云程到前埔村调研时,对前埔新农村建设的肯定和鼓励。

  前埔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我市树为全市的典型和样板,更吸引了兄弟单位前来参观取经。如今,各地都在学前埔,前埔该怎么办?前埔如何继续发展,继续保持示范带动作用?这是摆在永宁镇党委政府、前埔村两委会面前的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前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聘对记者说,各地都在学前埔,而前埔更应迈开大步子向前走,如果不继续努力,发展的步伐停滞不前或迈得太小,都不算发展。因此,前埔一定要继续把新农村建设搞下去,再上一层楼,再树典型。蔡文聘的这一席话说出了全体前埔人的心声,而市领导到前埔村调研时,决定再拨出400万元专款支持前埔村新农村建设,这给了前埔人莫大的鼓舞,更增强了前埔人的信心。据介绍,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前埔村将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四届四次会议精神,按照“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狠抓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前埔现有生产企业12家,外来员工5000多人,在谈企业10家,预计至2007年外来员工将达2万人。为此,村里一方面将加强对现有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多方筹资兴建标准厂房出租,以增加村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兴建外来人口公寓,为外来员工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村容整治方面,前埔村专门聘请中国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全村进行规划,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并对拆迁安置楼进行设计,目前已完工交付使用。下一阶段,村里将根据规划方案,着重动工兴建公园、环村路及配套设施,修建排水沟、进村大道等,使村容村貌进一步得到改观。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永宁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前埔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