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国产大片为何叫座不叫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03:02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投资1.6亿元的《夜宴》经过首个周末放映后,票房成绩十分喜人,南京已经突破105万元,全国总票房近6000万元。不过伴随着票房的高涨,这部豪华制作的中国大片如同《十面埋伏》、《无极》上映时一样,同样遭遇许多非议。为何拥有华丽场面、耀眼明星、超强幕后阵容、豪华首映高调宣传的“国产大片”,老是会遇到“叫座不叫好”的尴尬?

  《夜宴》叫座也招骂

  从上周四开始,《夜宴》的上映令我市电影院一片繁忙,当天票房20万元,略低于《无极》首日票房,却着实成为今年非工作日电影票房新高。到了双休日,各家影院票房更是突飞猛进,金陵工人影城累计票房达30万元,新街口国际影城破了40万元,上影华纳影城32万元,和平影城也达到3万元左右。

  但在票房高涨的同时,冯小刚也遭遇了多年来最强烈的“骂声”。不仅国内观众看着看着出现“笑场”,外国观众也不买账。在刚刚结束的多伦多电影节上放映后,不少影评人评价道:“冯导演似乎比其他中国导演都更热爱‘流血’,相比张艺谋或者李安,他仿佛从昆汀·塔伦蒂诺身上学到了更多。贯穿始终的武打场面,运用了太多飞行、慢镜头等风格化的处理手法……章子怡、周迅与吴彦祖之间老生常谈的三角恋情戏,又让这部武打史诗片成了一部肥皂剧。”

  国产大片“烧”出天文数字

  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国产大片”,《英雄》当年2.4亿元的票房成了一个传奇。接下来的《十面埋伏》、《无极》也都是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再加上古装和武侠元素,《夜宴》也是如此。为了吸引最大范围的观众走进影院,“国产大片”纷纷将大量投资用在宣传上:走海外,《无极》在法国戛纳仅一个推介会就一掷百万美元;办首映,《十面埋伏》在北京花费2000万元举行了一场演唱会;比烧钱,《满城尽带黄金甲》宣传预算高达1.2亿元……正如专家所说,在众多大片的“合力”下,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制造出一个又一个让老百姓心惊肉跳的天文数字,堆积出的却是美丽的市场泡沫。

  观众看重大导演大制作

  张艺谋曾发表过著名的“萝卜理论”:“我是种萝卜的,张伟平是卖萝卜的,现在中国好像是卖萝卜最重要,要不就算有萝卜,也会烂在自己家里。”怎么把“萝卜”卖出去固然重要,但“萝卜”本身的味道也很重要。国产大片在辉煌的票房背后,却是不绝于耳的批评声,“叫座不叫好”似乎正在成为国产大片难以摆脱的宿命。国内知名影评人周黎明认为此种现象完全是因为中国的观影人群尚未完全建立,“目前中国观众去影院看电影的支出还不及美国观众的零头。而电影的高票价,又使得看电影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消费。普通的观众去电影院往往会挑选大导演、大制作,觉得可能会值回票价,即使影片故事不好,至少也可以看个热闹。”他认为票房与口碑相背离的根本问题,还在于影片的质量,特别是影片的剧本。“国内现在能拍大制作的导演很少有从编剧、话剧等文学方面工作转行的,因而对于编剧可能会有所忽视。”

  国产大片亟待走出怪圈

  目前,国产大片基本上由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3位“大腕导演”拍摄,同等票房号召力的名导屈指可数。加上古装武打大片已经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依靠导演的个人品牌效应和豪华包装走入市场,这种经验难以复制。周黎明认为:“一个国家的电影市场,单靠大片的发展是不健康的。即使是在盛产大片的好莱坞,主要撑起票房的还是相当数量的中等规模的影片。”相比起大制作“叫座不叫好”,中国电影市场上缺乏的是《疯狂的石头》这样意外的惊喜——200万元低成本收获了近2000万元的高票房。《疯狂的石头》没有明星、没有特效,就凭一个好故事和口碑效应打动了观众,这样的案例无疑值得深思。多一点踏踏实实的好故事,少一点攀比包装的浮夸风,国产大片亟待走出怪圈、开辟新路。

  南京日报记者 章杰

  (编辑雨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