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姐弟恋人隐居深山50年 为爱打造6000级天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09:13 国际在线

  

姐弟恋人隐居深山50年为爱打造6000级天梯(图)

  刘国江在南京参加晚会

  

姐弟恋人隐居深山50年为爱打造6000级天梯(图)

  老伴下山迟迟未归,徐朝清在天梯尽头张望

  相关新闻: 姐弟恋人隐居深山半个世纪:毛主席可好?(图)

  故事导读

  继今年1月本报报道后,隐居深山半个世纪的江津姐弟恋人当前又成媒体热点。

  那条“爱情天梯”一夜之间成为旅游景点。面对随后国内数十家媒体的采访,及慕名而至的无数游客,一向与世隔绝、不问尘事的老两口是否能从容应对这些打扰他们清修的“凡人”?

  12日,记者再赴江津中山古镇攀爬“爱情天梯”,探望这对在深山中生活了半个世纪的爱人。

  现代文明和古老生活模式的强烈碰撞下,两位老人在经历了惶恐、逃避、好奇之后,已能坦然尝试着接受外面的世界。不变的依旧是那份质朴,那份不染尘垢的爱情,以及那条悬崖峭壁上的“爱情天梯”。

  新闻回放

  五十多年前,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遭来村民闲言碎语,他们携手私奔到与世隔绝的深山,远离一切现代文明,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他们互称“小伙子”和“老妈子”,虽然老妈子一辈子也没下过几次山,但为让爱人出行安全,小伙子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一凿就是半个世纪,从小伙子凿成老头子,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他们与野兽争食,靠野菜和双手养大7个孩子,对他们来说,外界的现代文明简直是匪夷所思。

  这个故事经本报率先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来自全国各地数十家媒体和数十批游客蜂拥中山古镇,攀爬“爱情天梯”,探望这对老妻少夫。

  上月,《中国妇女报》报社和湖南省岳阳市政府联合举办“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评选活动,组委会将这个姐弟恋情列为候选故事。日前,记者联系了该活动组委会,对方称,“姐弟恋人”目前人气很旺,很多市民打电话或上网(www.junshan.com.cn)为其投票。

  12日,大雨后的半坡头,天蓝得发紫,山青得发黑。

  徐朝清再次爬上门前小坡,依在“爱情天梯”尽头那块巨石上,睁大眼睛向山下张望。站在这里,蜿蜒的“爱情天梯”尽收眼底。

  已是下午4时许,下山买塑料薄膜来盖房顶的小伙子还没回家。徐朝清在家里坐立不安,这屋坐坐,那屋走走,盲目地转来转去。

  已80岁高龄的徐朝清依旧听不太懂别人说什么,但和8个月前记者第一次采访时相比,她少了那份惊慌。

  新生活的冲击

  接踵而来的造访者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驴友”

  徐朝清不明白,为什么几个月来老有人上山看他们。记者告诉她,这是媒体宣传的结果,他们是为爬这段“爱情天梯”而来。徐朝清搞不懂媒体是什么,也不晓得报纸。

  她记不清到底来了多少人,只说“已经有四五天没人来过了”。在她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中年妇女,她非要和徐朝清同床而眠,呆了3天3夜后,提出要认徐朝清为干妈,并为干妈带来好多礼物:衣服、水果、小吃,还有老两口根本没见过的东西。

  “一次,一下子来了十多个人,他们晚上就睡在地坝,搭起布篷篷(指帐篷———记者注)。结果半夜下雨了,赶忙收拾起篷篷进屋。我现在知道他们叫‘驴友’。”徐朝清笑得露出光秃秃的牙龈:“名字,怪头怪脑的。”

  面对接踵而来的造访者,徐朝清说,一开始觉得有些怕,不知道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久了,她学会了一个词———“旅游”。“原来,他们都是上山来旅游的,没得坏心,不晓得为啥子非要到半坡头来。”

  对这些远道而来的热心人,热情的老两口像贵宾一样接待,只有一位中年妇女,他们明确表示反感。“天刚黑,那个女的就只穿点点衣服在猪圈屋洗澡,像啥子话。”在徐朝清眼中,这简直是太伤风败俗了。

  对老两口来说,他们的生活和这些人完全不同。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