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有21位“好爸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09:56 河北日报

  9年前,9岁的孤儿史蕾被乐亭县殡仪馆21名职工集体收养;9年后,伴着幸福成长的史蕾成为一名大学生---

  “爸爸,十几天的军训生活虽然很累,但这是一次难得的磨炼意志、品质的机会,请您相信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女儿会努力做得比别人更好,以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9月12日,乐亭县殡仪馆馆长高全新又收到了远在张家口的“女儿”史蕾发来的手机短信,与此
同时,史蕾其他20位“爸爸”也相继接到平安电话和书信。

  史蕾上大学走了十几天,而对她的牵挂也跟了乐亭县殡仪馆21名职工十几天,一有空,他们就会聚在一起回忆和共同的“女儿”史蕾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而长长的9年积聚起来的父女情,也足够他们分享很长时间……

  21位“爸爸”认养孤女

  送走了史蕾,高全新心里空落落的,轻轻推开馆里特意为“闺女”布置的房间,记忆又将他拉回到9年前———

  1997年9月14日,正在工作的高全新突然听到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爸爸、爸爸……”只见一个瘦骨伶仃的小女孩,蓬乱的头发上系着一根白头绳,鞋子也是破的,脚趾头都露在外面。从旁人的转述中,高全新得知,这孩子名叫史蕾,是胡家坨镇南寨村人,7岁时妈妈去世,如今父亲也撒手而去,几位亲戚都因生活拮据而无力收养她。当时,高全新和职工们立即凑了300多元钱塞到小史蕾手里,孩子一下子跪到地上,朝着这些好心人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村里人带着史蕾走了,高全新的心也随之而去,那一夜,他失眠了。第二天,高全新召集全体职工开了一次特殊的会议:“同意把小史蕾收养下来的请举手。”话音未落,包括他自己在内的21名男职工齐刷刷地举起21只有力的手。

  第三天,高全新带着职工驱车来到南寨村。听说有人来接小史蕾,村里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高全新对村里人说:“乡亲们,请放心,今天我们把史蕾接走,将来,我们会还给你们一个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我是“幸福125”

  从此,殡仪馆这清一色的男性世界里多了个可爱的“小闺女”。把史蕾接来后,“爸爸”们首先想到了她的上学问题。当“爸爸”们向殡仪馆附近的小学领导说明史蕾的情况后,校领导当即表态:一切学杂费用全免!

  从殡仪馆到小史蕾的学校要横穿一条马路,“爸爸”们担心她的安全,每天轮流接送她上下学。一天下雨,小史蕾正发愁没有雨具时,忽然看到门口站着四五个“爸爸”,他们手里拿着雨伞,正等着她呢。原来,几位“爸爸”惦记着小史蕾,不约而同赶到了学校。此情此景令在场的师生和家长们感慨万分,至今,史蕾仍拥有一个让她十分骄傲的“外号”———“幸福125”,幸福是指她拥有21个爸爸和21个家庭的爱,“125”是指“爸爸”们总是骑着125摩托车接她回家。

  在“爸爸”们无私的关爱下,小史蕾也十分争气,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到初中三年级,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2003年,史蕾顺利考入县重点高中———乐亭一中,并在高中三年一直担任团支书,学习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史蕾学习刻苦,开朗懂事,心理上也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不一样。”这是班主任李树红对她的评价。

  父女情深新起点

  9年过去了,史蕾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度过了童年的快乐时光,她也由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今年高考,史蕾以546分的成绩被河北北方学院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爸爸”们一下子就给她凑了7000元的“贺喜钱”,还买来蛋糕为“闺女”庆祝。跳动的烛光映红了史蕾和“爸爸”们的脸庞,史蕾挨个儿给每个“爸爸”深深地鞠了一躬:“虽然我从小失去了父母,却得到了21个爸爸的爱,大恩不言谢,我给爸爸鞠个躬!”

  据了解,从史蕾入住殡仪馆的第一个月,“爸爸”们每月都从工资中拿出10元钱,作为她的抚养费。史蕾升入初中后,为了保证她的生活质量,“爸爸”们又把费用增加到了15元,用不完的部分就给史蕾存在存折上。加上一些社会捐款和“爸爸”们过年过节给的“红包”,9年间,史蕾的“小金库”已有了近5万元的储蓄,已基本能够维持大学4年的费用。

  而她的21位“爸爸”表示,如果史蕾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完成学业。

  □本报通讯员 檀咏 □本报记者 孟瑞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