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河间 两千年前古墓种子发新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09:56 河北日报

  属何时何种植物尚待科学认定

  本报讯(记者周万良通讯员冯青松)日前,河间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清理不久前发现的一座东汉时期古墓出土的一件彩绘陶奁时,发现2000年前的陶奁表层泥土中的一些植物种子竟然长出了四五厘米长的嫩芽(下图)。

  8月25日,河间市发现一座古墓葬,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立即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件盛有植物种子的陶奁就是在这次发掘中出土的。

  据河间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李泗介绍,这件陶奁是9月4日下午在墓葬前室和中室南侧两个耳室之间的甬道出土的,离陶奁比较近的耳室被认为是墓主人的“厨房”,出土了庖厨佣、陶鸡、陶鸭、陶灶、陶井等物品,并且在陶奁附近发现了有漆盘盛装的鸡骨头的痕迹,因此陶奁里有随葬粮食是可能的。

  那么,发芽的这些植物种子是否是东汉时期的随葬品呢?对此,见证了发掘过程的河间市文化局局长田国福表示肯定。他认为,首先陶奁出土时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泥土,在剥出表层泥土发现有植物种子后,他们立即用塑料袋进行了密封处理,然后一直保存在文物库房内,不可能出现浮土进入的情况;其次陶奁出土地点位于地下约3.5米且密封的甬道内,甬道内的淤积土层层次清晰,未发现被扰乱和打破的情况,因此盗墓者带入、老鼠打洞带入和随雨水渗入种子的可能性不大。

  为弄清发芽种子的真实“年龄”,9月11日,沧州师专生物系副教授孟德荣应邀来到河间,提取了部分种芽标本。在解剖镜下进行了初步观察之后,他告诉笔者,种子的形状并不是浑圆,而是有一面较平坦,同时包裹种子的外壳也由两部分组成,与一般谷子的结构截然不同,因此可以排除出土种子是谷子的可能,但种子的具体时代和种类的测定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