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核心报道:农兴路六号院贼去人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1:58 三秦都市报

  本报报道引起西安市未央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政府警方 5项新措施保居民平安

  本报9月19日《一男子半夜撒气怒砸家属院》一文刊发后,引出了农兴路6号家属院频繁发生盗窃案件的现象,为此本报对此作了连续报道,几天来,广大市民、农兴路6号家属院居民以及相关单位对此事非常关注,同时,广大市民对本报报道好评如潮。经过认真研究、探讨,9月24日,西安市未央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及西安市公安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制定
出了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此来保证农兴路6号家属院的长治久安。

  事件回顾

  9月19日凌晨3时,农兴路6号小区未央区政府家属院南院部分住户玻璃被砸,肇事者为院内住户周某。19日凌晨周某在外面喝酒,接到其妻电话,得知家中被盗,急匆匆赶回家,不问缘由借着酒劲砸了同楼几户人家的玻璃和几十盆花,并将院内停放的一辆桑塔纳小车后挡风玻璃砸碎,家委会主任和许多住户制止未果,3时左右北关派出所接警到达现场,将周某带回派出所。

  19日早晨7时,家委会主任向未央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报告了事发经过,局领导急令相关人员到北关派出所协助处理此事。派出所和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周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令周某赔偿所有的损失,并向被砸住户道歉。周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和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忏悔,愿意承担住户和公物的损失,并于当天下午恢复所砸物品。此事件发生后,农兴路6号家属院居民纷纷反映,该小区盗窃案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本报报道引起关注

  9月19日本报报道的《一男子半夜撒气怒砸家属院》刊发后,应农兴路6号家属院居民的强烈要求,报道了该小区盗窃案频发、居民睡不上安稳觉的情况。稿件刊发后,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本报热线每天都接到上百个电话,有的称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说自己居住的小区也存在不安全因素,有的市民说自己有防盗防抢的良方,还有市民推荐自己小区在防盗防抢方面的经验……防盗防抢一时成为古城西安最热的话题。

  与此同时,本报报道也引起了未央区政府和当地公安机关的重视,相关单位立即组织人力深入居民中调查,了解情况,制定应对措施。

  昨夜记者回访

  民警进社区巡逻

  9月24日19时许,记者再次对西安市农兴路6号家属院进行了回访。记者刚刚进入该社区就看到,西安公安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的数名民警开着巡逻车对该社区进行随机巡逻。据了解,本报关于该小区频繁遭遇窃贼的报道刊发后,立即引起了该派出所及分局领导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打击该小区内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派出所专门增加人手对小区周边及小区内进行24小时不间断式随机巡逻,确保案件发生后民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案发现场。同时,采取这种方式也有利于震慑犯罪分子。

  “看到民警来我们小区巡逻,我的心比以前塌实多了,希望巡逻能坚持下去,这样我们这些居民也不用为回自己家提心吊胆了。”昨日19时30分,该小区3号楼的陈女士笑着说道。记者看到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对进入该小区内的陌生人员都要进行询问,避免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困扰数年的心病没了

  “你们真是为我们小区办了一件大好事,去掉了我们多年来的一块心病。每天的《三秦都市报》我都是早早买回,去晚了就没了。买回都要仔细看,你们的报道真是做到了我们的心坎儿里了。”昨日,记者刚进入该小区黄师傅就笑着说。在小区内居民见到记者都特别高兴,对于本报热切关注该小区“防盗防抢”整治活动。没等记者询问小区的情况,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向记者介绍小区内目前的状况,在和大家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经过本报数日的连续报道后,该小区没发生过一起盗窃或抢劫事件。许多住户反映,小区的治安情况好多了,闲杂人员也不能随便进入小区了。

  各部门下大力气根除“顽疾”

  政府和公安机关下大力气,决心对农兴路6号家属院的治安进行整顿,让小区居民过上安心、安全的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央区政府、北关派出所、农兴路6号家属院家委会以及小区居民的通力协作下,一个崭新的、治安状况良好的新农兴路6号家属院在不久以后,会展现在大家眼前。

  5项措施保居民平安

  在虚心听取广大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后,经过未央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北关派出所几天的认真研究、协商,最终提出了改进农兴路6号院内治安的5项具体措施。

  严格门卫制度

  门卫制度是否严格,将决定小区是否会有闲杂人等出入,也将直接关系到小区居民的安全。相对于农兴路6号院小区门卫制度松散、门卫人员不够负责的情况,新措施的第一条就指出,要严格门卫制度,加强对门卫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对外来人员进出盘问、登记的制度,以防不法分子趁机潜入。同时,要严格实施24时准时关大门上锁的制度,对于超时后敲门的人员,一律不能放进家属院。

  多增路灯保证小区照明

  记者在农兴路6号家属院采访时发现,该小区一到晚上黑漆漆一片,居民上楼楼道里也没有灯光,万一有窃贼进入,很难发现目标,这也为窃贼的盗窃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这一现状,措施中强调,要加强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时修复、增设院内路灯,保证照明设施正常工作,以免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从设施上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

  增设保卫人员建立群防机制

  “小区内没有保安,也没人巡逻,小偷知道这个情况后更加大胆了,反正没人管,不偷我们偷谁?”农兴路6号家属院不少居民认为,小区屡屡失窃与小区内没有保卫人员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他们可以放心了,因为5项措施中专门列出一项,要增强人防力量,增设院内保卫、巡逻人员,并就小区的治安状况及时、经常和家委会沟通,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群防机制,从“人防”方面彻底加强。

  加强夜间巡逻力度

  小偷之所以频繁光顾农兴路6号家属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小区在巡逻方面有很大的缺口。小区居民称:“治安好的小区都很重视巡逻,这样也可以及时发现可疑人员,作好防备。可我们小区根本没有巡逻队,两个门卫都是女的,自己胆子就小,更不用提巡逻了。”的确如居民所说,有人巡逻的小区能给小偷造成一种威慑力,小偷对在有巡逻人员的小区作案有所顾忌。政府和公安机关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措施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小区的巡逻,特别是在夜间,相关人员要定期到小区内了解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绝不留下“后遗症”。

  及时掌握重点人员情况

  盗窃分子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给社会治安造成了很大压力。这些人员流动性大,如果没有详细记录,即使作案了,一旦离开了原地点,给警方破案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农兴路6号家属院租住人口较多,人员比较混杂,5项措施中最后一条特别强调,主管小区的政府和派出所要协同小区家委会,对院内情况进行排查,对于一些重点怀疑的人员,要及时掌握情况,确保其他居民的安全。

  文/本报记者 毛蜜娜 实习记者 王涛 实习生 王苗苗 葛晨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