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星城古韵图》还原古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7:53 潇湘晨报

  

《星城古韵图》还原古城

  完全按摄于1910年的长沙全景图绘制而成,耗时半年

  民国时期,长沙素有“中国芝加哥”之美誉,可惜1938年的一场悲剧———“文夕大火”让这座其时已非常繁华的历史名城“百年缔造,付之一炬”。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
代长沙人的努力,古城长沙“脱胎换骨”。

  昨日,长沙天心书画院的冯建平用他的《星城古韵图》,将1910年的那个“芝加哥”呈现在我们面前。

  帮助市民了解古城长沙旧貌

  去年,长沙市政府投资数百万元建了“文夕大火”警世钟,钟声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居安思危。警世钟建成后,冯建平认为长沙还应该在天心阁下建一堵墙,墙上镶嵌一块巨大的石头,镌刻反映长沙“文夕大火”前的全貌。

  可是,事情过去了将近70年,反映“文夕大火”前长沙全貌的照片到哪里去找呢?今年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冯建平到省图书馆查找资料时,意外地发现一张大致反映长沙旧城风貌的照片。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冯建平,这张看上去有些模糊的照片是1910年由日本人拍摄的,目前是唯一一张能全景展示古长沙的照片。

  弄到老照片后,冯建平买好笔墨纸张,尝试自己从未做过的绘制工作。坐着不方便,冯建平就站着画;画室不够长,冯建平将宣纸卷起来画;原照片模糊,冯建平就用放大镜对着画。

  半年后,冯建平终于绘成了《星城古韵图》,冯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这幅《星城古韵图》,在“文夕大火”发生70周年时(2008年),用石头雕刻出来。

  再现清末民国初年长沙全貌

  《星城古韵图》全长4米,再现的是清朝末期至民国初年长沙从天心阁到定王台以北范围的城市风貌。从画中可以看出,天心阁是古城长沙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天心阁下,有游人出入,可以证明古阁当时就已成为人们游览长沙的景点。

  天心阁东北侧城墙看上去是一片废墟,据记载,十九世纪后期天心阁东北城墙一直没有修复过。废墟两侧隐约可见有人在放猪、种菜,可以推测天心阁以东当时还是人烟稀少的荒郊。

  从天心阁往北到现在的定王台以北,是古城长沙的主城区部分。因为当时缺乏规划,建房各自为政,放眼望去,各类建筑,密密麻麻,不成规矩。各类建筑中夹杂着庙宇、会馆、馆衙、城门等标志性建筑,间或种植着一些树木。

  冯建平介绍,靠河边最高处为清代布政司,画面由西偏北处没盖瓦的房屋为豪华洋房。由南往北,供染匠晒布、供百姓晒衣被的木架晒楼,还有照壁、围墙、风火墙依稀可见。靠画面东北向,有一堵特别耀眼的城墙,这可算是古城长沙城区与郊区的分界线了,但这种分界线随着城市的扩大逐步消失了。目前只有南门口、小吴门、兴汉门等旧城的标志,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城墙再也找不到了。

  本报记者 斯茅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