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变化,发生在我们身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9:57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农村变样了!农业转型了!农民致富了!这是记者采访部分农村党员之后的感受。2002年10月玉林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广大农村党员扎根于基层,目睹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

  农村:呈现新貌

  9月24日上午,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党支部书记钟耀荣带着十几个村民正在该村旅游景点的工地上忙活。接到记者的电话,钟耀荣清了清嗓子,对记者说:“我们罗政村的变化,主要是集中在玉林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这几年。”他告诉记者,还在前几年,村里没有几条像样的路,现在大为不同了,水泥路通达全村12个生产组,群众一出家门就可以走上水泥路了。几年来,在农村党员的积极带动下,罗政村群众用勤劳的双手,种花种草、修路建房,把自己的家园装扮得漂漂亮亮。村里建好文化广场后,先后又建成了诗画廊、荔枝公园、休闲区等一批文化娱乐设施,一些群众还办起了农家书房。如今的罗政村,群众住的是幽雅舒适的农家楼阁,家家户户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用上了沼气,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电话机等样样俱全。如今,罗政村已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钟耀荣表示,将全力参加好玉林市第三次党代会,把群众的呼声提交给党代会,把在党代会上获得的好消息及时传达给群众。

  农业:技术升级

  “以前我们整天忙于田地间,一年到头没多少收成。现在不同了,农村推广使用了‘三免’技术,耕种不再是又苦又累的活,还可以增产增收。”兴业县石南镇马塘村党支部书记田德强认为,这些年变化最大的便是农业技术的升级。这种升级既解放了农村的大量劳动力,也使农业实现了增效,实现了产业化转型。

  田德强说,自水稻推广使用抛秧技术后,村里又推广使用了免耕技术。开始时,群众对这些技术半信半疑,不愿意推广,他就带头作示范,同时号召村里的党员一起来示范。在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村里通过示范探索出了一种先进的粮作栽培技术,即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栽培和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现在全村13个村民小组每户都使用了这种技术,节省了劳动力。“以前我家水稻每年的收成最多是13袋,现在提高到了17袋。全村人推广使用‘三免’技术后,农业生产红红火火,群众的生活也从全镇的中下水平提高到了中上水平。”田德强乐呵呵地说。

  农民:实现致富

  玉州区茂林镇金谷村党员苏勇能说,让他感受最深的是“三农”政策给村民们带来的实惠。以前,他在金谷村经营花卉,每年都要上交1000多元的农业特产税。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调整,免征了农业特产税,使他积累了资金,实现了经营上的良性流转,扩大了经营范围。除了经营菊花、惠花、三角梅、九里香等盆景外,他还经营绿化树。最近,苏勇能仅做了两笔生意就赚了3.9万元。

  苏勇能告诉记者,现在,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花卉基地已在该村挂牌,不断有各地的老板争着前来租用土地经营花卉,新投资建设的花场达15家之多。他表示,将借助桂台合作和玉林市第三次党代会的东风,把花卉生意不断做大,使广大农民实现致富。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