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磨剪子嘞!抢菜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8:07 潇湘晨报

  本报长沙讯“磨剪子嘞!抢菜刀!”当这抑扬顿挫、韵味悠长的吆喝声,渐渐淡出了市民记忆的时候,43岁的河南人李德山却每日挑着简单的磨刀工具穿行在长沙的大街小巷,一干就是18年。

  18年前,干完农活的李德山,在一张废旧的报纸上看见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磨刀的师傅都到哪儿去了?怎么都找不着了?”李德山想起城市缺“磨刀人”,而自己也干
过磨刀活,便买来了五块砂质由粗到细的磨刀石,操起了磨刀这门活计。随后,李德山告别妻儿来到长沙,每天挑着简单的磨刀工具,在社区里走街串巷到处找活儿。

  “有时是给单位食堂磨,一天能磨近20把,每磨一把得两块钱,能挣四十来块;有时是接散活,每把收三块钱,多时能磨十多把,少时只能磨一两把。”李德山挣得不多,但做人做得潇洒。每次干完活,都要悠悠抽上一根卷烟。

  没有活计时,李德山总从口袋里拿出家人的照片看。他说,每年都会在过年、农忙时回家看看,然后又回长沙。他赚得不多,但每个月保证挤出500元钱,寄给妻儿。

  这么多年来,李德山每天早上八点钟出门,风雨无阻地穿行在长沙的大街小巷。

  他说,夏天还好,可以躲在阴凉下面干活,冬天就麻烦了,屋里光线不好,耽误事,只能站在外面磨,冷了就穿厚点,戴上半截手套。

  在面对高楼,吆喝不管用后,李德山就发明出用铁块串成的类似“快板”的工具,敲来敲去。但李德山从不在早上敲“快板”。因为不能吵着别人睡觉。他只能站在楼下,看看报纸等活儿。“如今,封闭小区、高档公寓越来越多了,我们没法进去帮那里面的人磨刀了。”磨刀的活计越来越冷清了。

  “前几年,还有几个安徽、江西和湖北人跟我一起走街串巷磨刀,今年,这些人老的老,改行的改行,现在干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少了。过不了多久,我也该告老还乡了。”李德山的表情有点意味深长。

  记者龚芳柳 实习生郭瑜

  (“抢”:动词,刮掉或擦掉物体表面一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