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白鳍豚基金会主席讲述保护白鳍豚幕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8:12 汉网

  汉网消息 经组织者特许,昨日,记者登上科考一号船,跟随科考队员沿江观测江豚、白鳍豚的情况。考察中,本次科考活动主要发起人、白鳍豚基金会主席、瑞士人奥古斯特·普夫鲁格接受了晨报记者的采访。

  奥古斯特先生是一位决策果断而十分健谈的旅行学者,他对中国的人文地理颇有兴趣,尤其对动物情有独钟。

  1995年初,奥古斯特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他还是《亚洲周刊》的一名自由撰稿人,自己在瑞士也有一些产业,如出版、地产等,收益不错。

  一次偶然的机会,奥古斯特在中国参观一家国家级动物保护区时,认识了白鳍豚,也结识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博士。在王的影响下,奥古斯特对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鳍豚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得知长江中白鳍豚现有数量极为稀少时,奥古斯特开始大胆酝酿一个全球保护计划——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旨在拯救最后的白鳍豚。

  利用母亲留下的遗产,奥古斯特的瑞士白鳍豚保护基金会很快成立,并在全球招募了5名爱好者,开始从事白鳍豚拯救、保护工作。

  此次为期六周的科考活动,奥古斯特联合水生所,请来全球30多名科学家,带来了顶级的检测仪器,希望能在长江中寻找到白鳍豚。

  目前时间已过三天。尽管科考队中有专门从事豚类声学考察系统研究的专家,但仍无法跟踪到曾在六个月前露过面的白鳍豚,只是发现了20余头江豚。

  据媒体报道称,目前,长江现存白鳍豚种群数量可能低于50头。“若不马上采取措施,白鳍豚有灭绝的可能”。

  “不管这次考察结果怎么样,不管最后有没有看到白鳍豚,我都会一直做下去。哪怕白鳍豚最后没有了,我也会继续关注长江江豚的。”说到最后的考察预期,奥古斯特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在我心中,拯救白鳍豚、关注江豚已是我一辈子的事,我将一直做下去。”

  特派记者吕宗恕发自岳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