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数量分布不均功能变相缩水 公厕该在哪安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9:23 温州新闻网

  

数量分布不均功能变相缩水公厕该在哪安营?[图]

  ▲现在很多生态公厕已经告别了脏乱臭,成了漂亮的“小洋楼”。陈翔 摄

  温州网讯 公共厕所虽小,却直接关系到环境卫生,它的多少好坏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近日,市区又有27块公厕导向牌安装到位,给市民如厕提供了更多的指示
线索。但是记者在体验导向牌的指路功能时,却发现在市区如厕仍是“不方便”,而很多公厕的处境依旧“尴尬”。

  现状公厕数量少于全国水平

  许多外来游客和市民都抱怨过温州市区公厕少,又难找。从市区环卫设施分布图上看到,表示公厕的红色标志在地图上以最热闹的几条商业街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离中心越远,红色标志越少,在市府路等路段,甚至可以说“少得可怜”。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目前城市居民平均公厕拥有量低于约3.18座/万人的全国水平,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要求。虽然到目前为止,公厕导向牌已经安装了200多个,但基本也只是围绕着原来的公厕“转”,一些公厕较少的地段,甚至是三四个导向牌指向一个公厕。记者在市府路、江滨路、锦绣路等路段,均要很久才能通过导向牌找到一个厕所。

  在新城区,到处是密集的高楼大厦,却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公厕,仅在惠民路垃圾中转站附近的菜市场,记者发现了一个隐蔽的自制厕所导向牌,指向一个属于菜市场的简陋厕所。而城市从规划到建设当中,公厕也常常被放置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许多原有的公厕随着“拆迁、改建”流失了,即使原有公厕被拆除后重建,由于经常被纳入新建筑之中,往往变成了“社区公厕”、“大厦公厕”,公共厕所作为城市公共卫生设施的意义大大削弱,其功能和数量变相地“缩水”。

  调查一些人爱公园不爱公厕

  新城区,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却没有一个公厕;江滨路,景观建设和绿化布置都齐步跟上,却难觅公共厕所的踪影;市府路,作为“城市入口”愈发亮丽整洁,却仅仅在世纪广场内部“藏”有两个公厕……许多人在寻找时一定都会发出疑问:“为什么不多建几个公厕?”。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环卫科候碧武科长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寸土寸金的地段,哪里有公厕“容身之处”?另外,“先入为主”的居民往往对后来建设的公厕比较反感。市区隔岸路经过整修告别了积水难行的日子,原本安装好排污管,准备好建设材料,即将施工建设一座配套公厕,却遭到了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对。一面是居民不希望“一个厕所建在自家门口”,另一面却是到了深夜,无处“方便”的路人只好在附近的绿地上“就地解决”。脏与不脏显而易见,却越不过居民“爱公园不爱公厕”的观念高墙。

  城市在发展,高楼一座一座立起来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曾经服务大众多年、却随着旧城拆迁而拆除的公厕。而许多市民表示,找不到厕所时,他们只好就近去商场、快餐店等内设的厕所“救急”,但是出了闹市区,这个“救急”办法也行不通了。

  前景生态公厕告别脏乱臭

  尽管建公厕遇到了种种尴尬,但是有关部门还是为了大家“方便”,做了很多努力。现在国家建设部已经出台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据市环卫处今年2月份统计,环卫处目前所管理的公厕里一类公厕47座,二类公厕38座。这些公厕都是按照标准建设,配置了专人管理定时打扫。

  绣山公园附近的一座公厕,外观以淡绿色为主,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厕所内干净宽敞,且因为新型除臭剂的功劳,基本闻不到什么异味,而专用的残疾人洗手间和残疾人通道,也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特殊需要。经常在华盖山锻炼的市民也一定熟悉山脚下那座造型别致、和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厕,据悉,这是目前我市唯一的生态公厕。

  “爱公园不爱公厕”的心理定势制约了居民对公厕建设的包容和接纳程度,这很大原因是人们对公厕的认识还保留在“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的阶段。而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新型的公厕带给城市的只有更多的方便和洁净,也和其他景观一起,为日渐靓丽的城市环境增添和谐之美。(见习记者 林赛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