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个大学生的新农村梦想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0:30 河北日报

  河北科技大学学生张明涛志愿休学一年到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孟楼村支农,以实践自己的新农村之梦,在他的努力下,孟楼村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试点---

  为了梦想,出发

  见到今年10月重回校园的张明涛,我们明显感觉他身上多了一些农民式的质朴与实
在,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从感情上越来越理解农民了”。

  一年前,即2005年5月,来自大学生支农调研网上的一个帖子改变了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张明涛大学生活的轨迹。帖子是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发的,该中心搞了一个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向全国招募30名支农志愿者,支农期限为一年。

  看到帖子,热血沸腾的张明涛当即就报了名,他觉得他的新农村之梦终于有了实践的机会。

  其实,张明涛的新农村之梦在高中时代就开始做了。那是在1999年,《南方周末》等媒体经常刊登一些有关“三农”问题的文章,他是每篇必读,对“三农”问题也越来越了解,而越了解就越想为农村做点事。上大学后,他更加注重阅读有关“三农”问题的书籍,还加入了学校的“三农社团”,并成为该社团的骨干之一。每到寒暑假,他都和社团的20多名成员一起下乡搞“三农”调研、支教、募捐、帮助成立农村公益性组织等等。

  虽然能为农村做点事了,但随着张明涛眼界的开阔、知识的增加,这些成绩远远不能让他满足,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而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搞的这个计划无疑是个最好的契机。他搜集资料,连夜完成了一篇3000多字的论文———《我与“三农”》,得到了该中心的认可,并帮他敲开了梦想之门。

  被成功录取为支农志愿者,张明涛很高兴也很自豪,因为30多名志愿者中大部分是博士生、硕士生和大学毕业生,像他这样的在校生只有四五个,而在河北省,只有他一个。

  但张明涛的高兴劲儿没持续多长时间,就被父亲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父亲自有父亲的理由:张明涛虽然家在邯郸市区,但父亲下岗,母亲没有工作,生活比较拮据。父亲希望他早些工作补贴家用,所以坚决反对他支农。

  但张明涛的新农村之梦坚决而坚定,他在《我与“三农”》中写道:“我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更相信今天我做出的决定……”

  2005年8月22日,张明涛被分配到豫东平原的一个普通农村———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孟楼村,开始了他“痛并快乐”的支农历程。

  从大学生到“三农”问题专家

  一年的支农经历加深了张明涛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他嘴里时不时就会“蹦”出几个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他也是张口就来。

  “推进村民组织化是这次支农的着力点,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当然是支农工作的最高要求,”张明涛说,提出这样的工作目标一方面是缘于自己的思考,但更主要的还是源自诸多权威专家的研究心得。

  “推进村民组织化,就是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依靠组织的力量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张明涛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核心。

  按照这个核心,张明涛首先在孟楼村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文艺队,文艺队以妇女为主,“当家戏”是腰鼓。在文艺队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妇女协会,主要职责是调解家庭、邻里纠纷。之后又成立了由10多个老人组成的老年协会,以改善和丰富村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经过近一年的运作,三个村民组织成绩斐然。文艺队在全县农民腰鼓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全村人都士气高涨、精神振奋;老年协会逢年过节为各家各户写对联、看望孤寡老人,平常则组织象棋、扑克、麻将等活动,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妇女协会则定期组织“十佳公婆”、“十佳儿媳”等的评选活动,促进了家庭和睦、乡风和谐。

  张明涛的最得意之作,是为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由有青壮年劳力的20多户农户、采取入股的方式组成。合作社分为生产资料服务部和生活资料服务部,生产资料服务部主要出售化肥、种子、农药等,生活资料服务部主要出售烟、酒、醋、油等日常用品。合作社只赚取微利,能维持正常运转就行,颇受农民的欢迎。

  张明涛还为合作社制定了“战略思路”。一开始势单力薄时是“小鱼吃大鱼”,依靠合作社的优质低价“吃掉”来村里卖东西的商贩;后来合作社羽翼渐丰便“大鱼吃小鱼”,逐渐“吃掉”周围村庄的商贩。如今,合作社还有声有色地运转着,固定资产也由当初投入的4千多元,增加到了一万多元。“势力范围”也波及到了周围七八个村。

  今年5月,孟楼村被确定为商丘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黄土地上“刨出”真知

  成绩的背后往往有艰难的付出,张明涛对此体会尤深。

  用张明涛的话讲,孟楼村是支“38·61·99部队”,即主要是妇女、儿童、老人,工作很难开展。

  初到孟楼村,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你搞新农村建设带着钱?”“没有”。“那有项目?”“也没有”。“那你搞啥?”……

  不仅如此,村民们的疑问逐渐汇聚成了怀疑的阴云,眼见就要下一场大雨———很多村民认为,张明涛支农是带着钱来的,而村民们没有得到实惠,钱被他和村干部贪污了。其实,张明涛除了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每月给他的400元生活费,一点多余的钱也没有。

  困难时刻,张明涛想到了中心老师授给他的“锦囊妙计”:要依靠党,依靠群众。刚来的时候他觉得这“锦囊”似乎用不上,而现在,这句话无疑成了他的指路明灯。

  他首先取得了老村支书孟宪德的支持,然后又召开了包括预备党员在内的20多人的党支部会,澄清了事实,统一了思想。不仅谣言在党支部的帮助下不攻自破,而且还在“先由党支部统一思想,后由党员带动骨干”的工作思路下成立起了文艺队、老年协会、合作社等村民组织。

  张明涛说,他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做两件事:一是看《毛泽东选集》,二是找群众聊天。

  张明涛的体会是:群众最知道怎么帮自己,他们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也潜藏着巨大的力量。

  有一次,合作社60多岁的老人陈永瑞到郑州买种子,可种子的价格居高不下。老人情急之下摘掉帽子露出了满头白发,动情地说:“我们早晨4点就起床坐火车来买种子,一天就吃俩烧饼。我们一分钱也不想赚,就想为村民办点事。您降点价,就为我这把岁数吧!”销售商感动于老人的精神,破例降了价。回来后,张明涛感慨地说:“我没想到老人还有这一手!”

  还有一次是村里修路,群众都积极行动起来。400多米长坑坑洼洼、破败不堪的路,竟然“一夜之间”整修一新。张明涛说:“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群众的力量如此巨大!”

  如今,重新回到校园的张明涛有两个强烈愿望:一是递交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加紧“充电”。他说:“支农的实践让我体会到了党的先进性,也感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

  □本报记者 马国胜 □本报实习生 解利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