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CCTV7致富经专题 > 正文

建起13个神秘大棚之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12:23 央视《致富经》

  央视《致富经》11月22日播出《建起13个神秘大棚之后》,以下为节目内容。

  每年大田里的庄稼收完后,山东微山县赵庙乡的农民就要进入冬闲,如果说还有什么手头儿的活儿需要干的话,那就是要把堆在地头的秸秆烧掉,否则就会影响来年的耕种。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周脉喜:“不烧也没人要它,要它做啥,也没用,以后烧
锅的都不烧它。”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周脉玲:“稻草随便摆,因为一般这个地头,就是咱们这个房前屋后全是稻草,有时候弄不好还产生火灾。”

  微山县赵庙乡有8000多亩耕地,全部是种植的水稻。这么多的柴草垛堆满了村头巷尾,村民们世代如此,以前还用它烧火做饭,现在留着没有用,有的直接就在地头烧掉,烧完稻草,赵庙乡的村民们就彻底进入冬闲了。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马庆荣:“冬闲的时候女的也是打个小

麻将,几个人唠唠嗑。”

  微山县赵庙乡南挖村村民 蒲继栋:“没什么玩的,打个扑克牌什么的。”

  赵庙乡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因此这里的村民们比别处有了更多的冬闲时间,然而,2003年的冬天,耜楼村村头的一片空地上有外面的人搞施工,这给平静的乡村提了一下精神。

  在村民们的关注下,这些房子从一座两座,一直出现了13座,接着每天有人把几十辆车的稻草往里搬运,有心的人打听到了这些施工的人的身份,他们都是乡里来的干部。

  微山县赵庙乡政府工作人员 刘志尚:“我们6个年轻的一块儿干了一个棚,他们后面有9个人干了一个棚。”

  看乡里的工作人员每天在这里忙忙碌碌,又是拉稻草又是覆土,村民们议论纷纷,难道乡干部们也要搞三产,不管大家多么好奇,这些人也不多作解释,每天坚持到点来到点走。

  微山县赵庙乡政府工作人员 刘志尚:“就是早上凌晨2点钟去工作,采这个棚,上这个棚里面采这个蘑菇去。然后到上午10点回去继续工作。”

  最终村民得知盖这些房子是用稻草来种植双孢菇的,而且都是些机关干部亲自下地,村民们觉得很是新鲜,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跑来看热闹。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王艳侠:“从来没见过,都是在电视上见过,我没见过。”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周脉玲:“都没听说过这个双胞菇,光知道我们通常的是蘑菇,我们一说蘑菇,那个平菇,我们也说是蘑菇,光知道有一个平菇,有一个金针菇,就是双胞菇没见过。”

  自从村里出现了13座大棚,村民的这个冬天就有了去处,刘方武就经常到大棚里参观,去得多了,也就看出了点门道。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刘方武:“拿着就是一拧就下来了,这个就是我在拧的情况下,就这样一拧,它就下来了,因为这个拧呢,一拧它就不带下面的土的,小蘑菇的菌丝都不带上来。”

  眼看着大棚里的双孢菇一茬茬长出来,刘方武心中开始暗自算了一笔账。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刘方武:“这一个棚子一年产量能收1万斤左右,1万斤你三四元钱一斤,就三四万元钱,成本呢,就是说在7000元钱的成本。”

  看到种植双孢菇的效益,农民们也开始跃跃欲试了,曾经把账给人家算得明明白白地刘方武,第二年就找到种蘑菇的机关干部,要建大棚种蘑菇,谁知对方十分爽快地让他在13座大棚中任意选两个。

  微山县赵庙乡政府工作人员 刘志尚:“第二年老百姓看到好了,他们把棚就买过去了,我们就不干了。我们主要是示范带头,就是带动他们,他们看到效益之后,让他们去干。”

  原来赵庙乡政府想在当地发展双孢菇项目,把冬天里的闲人闲地闲物利用起来变成效益,怕农民不接受,镇里就出钱盖起了大棚搞示范。如果农民想种,大棚就直接卖给农民,刘方武当下就买下其中的两个。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刘方武:“我第一年也是跟他干的,干了以后,我一开始就是种两个棚子,两个棚子,越收入越好。”

  第二年13个大棚便全部被村民承包了出去,还有村民在自家的房前院后也建起了大棚,耜楼村迅速发展到四十多家,俗话说看着容易做着难,以前没见过双孢菇是什么样的周脉玲种了一个大棚,当时的心情是既兴奋又忐忑不安。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周脉玲:“我心里就认为呢,千万能成功,也就是没利了,我不要全部白砸进去。”

  每年六七月份,周脉玲将从地里拉回原本准备烧掉的稻草淋湿,再经过沤制,做成蘑菇培养基,最后撒上肥土与菌种。几个月后,第一茬蘑菇就长出来了。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周脉玲:“2斤稻草出1斤双胞菇。像我们这个,就这一个棚需要2万斤稻草,我们就是产1万多斤的双胞菇。”

  因为有了免费的原材料,养殖双孢菇的主要成本便是建一个大棚和菌种的钱。按当时2元一斤的收购价格,周脉玲第一年便收回了当初所有的投入。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周脉玲:“我们的纯收入都是在1.2万到1.5万元左右,今年呢,都是在2万到2.5万元这之间的收入了,可以说咱弄这一个棚呢,对咱们农村来说还是很好的,很可观的收入。”

  2006年11月中旬记者在当地采访时,正赶上刘方武卖今年的第二茬双孢菇。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刘方武:“070938卖不愁,现在就是说,恐怕不够卖的,你有多少他要多少,一天到晚的,你一天采两茬,他来拉两茬。”

  单县收购商 袁卫民:“今天收了多少?”

  收购商:“今天收了有1000多斤。”

  记者:“你从哪里过来的?”

  收购商:“从陕县。”

  记者:“你每天都过来收吗?”

  收购商:“每天都过来收。”

  记者:“这个干吗用?”

  收购商:“收它做成罐头出口。”

  双孢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近年来,我国双孢菇的产量仅次于平菇、香菇,居第三位。巨大的市场空间,加上零成本的原料,使赵庙乡利用废稻草发展双孢菇的规模迅速扩大。

  微山县赵庙乡书记:“因为耕地比较少,所以农闲的时间比较多,这样发展双胞菇,既利用了没有用处的稻草,使稻草变废为宝,同时又利用了空闲地和农民的剩余的时间,增加了收入。”

  看到别人靠种植双孢菇赚了钱,很多其他村的村民也想跟进。但是建一个双孢菇大棚需要一两万元,这对很多村民来说无疑是一项巨额的投资。

  微山县赵庙乡南挖村村民 蒲宾鹿:“头一年推广没敢干,经济紧张。”

  微山县赵庙乡耜楼村村民 付宝永:“想干没钱,没地方。”

  为了在全乡形成养殖规模,鼓励更多的村民种菇。乡政府还实施了各种奖励政策。

  微山县赵庙乡书记:“每建一个大棚,奖励2200元,同时呢,我们乡里给他们协调贷款,这两块,连奖励加贷款,基本上就占到每个棚价值的2/3左右。”

  2004年春天,蒲继栋从乡里信用社领到了建大棚用的五千元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建起了一个大棚。

  微山县赵庙乡南挖村村民 蒲继栋:“乡里贷了5000块钱的贷款,我自己拿了1万,建了这个棚。”

  像蒲继栋一样,从2003年开始干起的双孢菇养殖户,每个人每个棚都领到了五千元的贷款。短短两年时间,整个赵庙乡已经发展到七个村几百户农户种植双孢菇。

  微山县赵庙乡书记:“从最初的13棚,已经发展到300多个棚,15万平方米,年产值600多万元。”

  因为双孢菇不易保鲜,除少量直接供市场鲜销外,大部分用于加工蘑菇罐头和盐水蘑菇。目前赵庙乡的双孢菇除了在本地做一些粗加工外,主要还是通过山东、江苏一些大的罐头加工厂加工后直接出口。

  本文由

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 每周一至周五12:37—13:07。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