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300元出租自己做别人一日男友(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5:27 今日早报 | |||||||||
网上显示的帖子页面 第一天…… 第一次接触:因他的警觉而失败 11月30日,一进办公室,就接到一个新的采访任务——与一个陌生男子约会。
最近,一个网名叫“执行专才”的男子堂而皇之在某本地新闻网的论坛上打广告,出租自己,为需要男友角色或旅伴的女性服务,报价每天300元。 这算是暗访吧,我头一回接触这类任务,与同事商量了一番后,我拨通他的手机。很长的一段等待提示音后,一个朦胧的声音传了过来,好像刚刚睡醒。 记者:请问是“执行专才”吗? 对方:嗯。 记者:真的要出租自己吗? 对方:嗯。 记者:能问一下,你是哪里人吗? 对方:河北人。 记者:呃……学历呢? 对方:大专。 记者:你就干现在这份工作吗? 对方:不是,我还在城西这边打工。 记者:呃……能……能问一下,为什么要出租自己呢? 对方:赚钱。 …… 如果说,一开始的简洁与记者猜想中对方睡醒后的混沌有关,那后面一连串的简短回答,则让记者察觉到了对方的戒备。他明显有点不耐烦了,挂了电话。这时,我忽然意识到,我用了办公室的电话。 是什么原因让堂堂男儿愿意贴出自己的照片,还用上“卖身”这样的字眼?有人雇佣他吗,有的话原因又何在? 通过第一个电话后,我们很挫败,这一次的暗访明显失败了。难道自己的提问方式有问题,我们已经尽量吞吞吐吐,表现出怯怯的样子,想让他放松警惕。 最后,我们商量改日再换个身份约“执行专才”出来聊聊,探听“卖身”背后更多的故事。 第二天…… 第二次接触:因他的“客满”而改期 12月1日下午,我在某报刊亭的公用电话,拨通了那个手机号码。对方好像又在睡觉,等待了很久,才接起电话。 记者:我看到网上的帖子,说你要出租自己,是真的吗? 对方:是真的。 记者:每天300元太贵了,可以便宜点吗? 对方:你是哪里的? 记者:杭州人。 对方:那可以优惠点。(难道本地的还可以打个折?) 记者:下午有空吗?出来见个面聊一下吧。 对方:今天没空,已经排到4号、5号了。 记者:有这么多人请你帮忙吗?我的事有点急,你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吗? 对方:已经答应了陪别人的,怎么会有空呢? 对方显然已经很不耐烦了,又一次匆匆挂了电话。 出乎我的意料,对方的市场竟然相当看好,近两天的日程已经排得满满当当,真有这么多人需要雇佣假“男友”吗? 但是双方要见面是肯定的了。不过,见面可以,但是得再派个人暗中观察,顺便担负“保镖”之职。 以什么样的身份去见他呢?怎样才能套出他自身更多的情况?我们讨论得不可开交。 第五天…… 第三次接触:叫价300,150成交 昨天上午9点,我又来到那个报刊亭打电话,终于约好下午3点半在文三西路上的一个地方见面。 3点不到,我就到了,用附近的公用电话和他联系,他问清楚了我的穿着。在无聊的等待中,我突然发现有闪光灯闪了一下,一抬头,只见马路对面一个穿米色衣服的男子正在拍照,虽然靠在路边的栏杆上装作东张西望,但时不时地会瞟向我身处的这个角落。 他走了过来,靠近我时轻拍了一下我的背:“里面说话。” 对面的他,白白净净的,偏瘦。没想到,刚坐下才几秒钟,我就被他的一句话惊得差点忘了搭话。 对方:你的电话是体育场路上的一家报刊亭打的吧。 记者:你调查过我? 对方:(笑笑,扯开话题)这两天太累,没睡好,没怎么打扮就出来了,脸上还长了好多青春痘。 对方:你长得挺好看的,怎么会找不到男朋友呢? 记者:(笑笑)我只想让你在元旦的时候陪我爸妈一起吃一顿饭,这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拒绝家里安排的相亲了。 …… 他告诉我他叫梁永强,还出示了他的身份证。这是一张已经用得很旧的身份证,我分不出真假。聊天中,我了解到我是他的第四个顾客。他说双休日去了余杭,一位女的和她前男友分手了,分手后仍然纠缠不清,他就扮成她的男友,好让她前男友死心。他说他接过的3个业务中,2个是这种情况,还有一个是一名女学生找旅伴。 记者:你才接过这么几次业务啊,有没有经验啊,到时候千万不能露出马脚。 对方:还有一个月呢,接触几次,慢慢找到感觉就不用担心了。你赶快去买手机吧,联系方便。 记者:怎么想到出租自己?是不是看韩剧里这么演,自己也试试? 对方:(笑笑)我是看到以前媒体有报道过,四川就有人出租自己。我来杭州半年了,觉得没什么事情可做,又经常上网,无聊嘛,就发了个这样的帖子。 他很“敬业”地向我了解一些家里的情况,最后羡慕地说了一句:“你有家人管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说他一岁时,爸爸就去世了,他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一毕业,就一个人带着600元去了青岛,这些年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很多地方都呆过,做过房地产、证券。 终于谈到价钱了。 记者:你只要扮半天,吃顿饭,便宜点吧,100元差不多了。 对方:起码200元,要么免谈。 记者:我还是个学生呢,没什么钱的,现在是拿了我爸妈的钱在骗他们,本来就挺不安的。要不,这事算了。 对方:偶尔说说谎没有关系的。 …… 最后在我强烈要求下,他答应150元成交。 告别的时候,我突然问,“你对每个客户都拍照留档吗?”他说不是,因为以前被记者忽悠过一次。 “执行专才”很谨慎,虽然躲在他身后,我却感到很不安全,因为他在整个见面过程中,时不时通过玻璃门向外张望,好像已经察觉到我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