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普通公务员写明史一炮而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16:37 新世纪周刊

  出版

  他是一位普通的公务员,却披星戴月写了明史,而且一炮而红

  当年明月 今世古典

  -特约记者/蔡若菁

  有一群“粉丝”天天追看他的博客,鼓吹他是“2006年心灵历史开创者”,他的《明朝那些事儿》狂飙天涯论坛,点击率超百万,掀起了“明月狂潮”,自发形成粉丝团体“明矾”,并与反对者之间就此书展开争论,引发了论坛大战,被媒体称为“明月门”事件。

  他的网名叫当年明月,现实生活中是一位公务员。

  应当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个流行文化研究的经典案例。它具备了流行文学传播的一切因素,而其载体居然是一部历史题材作品,而且还是完全忠实于《明史》的正史。

  坊间评论《明朝那些事儿》“忠实于历史,却懂得取舍之道,能够从浩繁的明朝历史中理出轻重缓急,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绝少拖泥带水,让文章读起来清晰易懂”。明月的取舍,表现了对历史“兴奋点”的敏感和关注。他非常清楚,哪些素材是可以形成“兴奋点”吸引眼球的,就写,反之,不是特别重要、又无法令读者兴奋的,就大胆地舍弃。如他所诉,该书确实达到了他所说的效果:明明是一部正史,却让人有野史的感觉。

  当年明月读了15年的历史,《明史》、《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明实录》、《国榷》、《纲目三编》等等都烂熟于心,他每天就睡在这堆书中间。当年明月用自己独特的思考让所有刻板的历史知识变为自己的智慧,而睿智的他让这种智慧又重新归于内心。他说:“写东西千万要明白,如果你只懂历史,那你就写不好历史。 ”

  大学期间研读法律的当年明月对经济学和心理学也兴趣浓厚,他是一个高明的故事讲述者,他的文字情节曲折、构思新颖、结构缜密、语言独特、男女通吃、老少皆宜。其中很多说法都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这个世界上不单纯只有好人和坏人,还存在着有用的坏人和无用的好人”,“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等等诸如此类颇具哲理的话。

  在“名将是怎样炼成的”中,当年明月用六个年级的阶段来诠释名将学校里名将的成长历程。一年级时军事理论,二年级时实战经验,三年级学习的是冷酷,四年级学习的是理智,五年级学习的是判断,六年级学习的是坚强。并指出名将当中的高干子弟赵括同学,因为年级主任赵奢是他的父亲,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实战经验,最后也成为了名将;把刘基和朱元璋的决裂分出了“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的角逐;朱棣和太子朱标比起来,朱棣的教育很成问题,他应该没有受过系统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在他童年时,正是朱元璋抢地盘的黄金时期……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中不乏引经据典、借今映古,让人在忍俊不禁中轻松读史。

  读史无疑提升了明月生命的重量,同时也改写了他人生的轨迹。当红的当年明月大笑着说:“我写书的初衷并不是出自年轻人的豪情,或是什么颠覆现存历史写作方法,别把我想得太崇高,只是看多了就想写,图个乐!而且自己过去从小到大没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原因是怕失败。”所以,他现在想从头到尾把明史写完,要做够、做好、做完这件事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一定会把流行和草根进行到底!

  看了这么多史书,当年明月对人生的要求却极简单。他颇为感慨地说:“几千年来,人无非都是围着一个圈兜兜转转,历史往往重复着某些悲剧,而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得到一些启迪,以示借鉴。”

  当年明月的粉丝“明矾”,现在有几万人,“每天他们都等着看我的博客,如果有一天不写,就要到新浪博客的小管那里请假。”他有些疲倦地说:“我白天要上班,并不轻松,而在每一个夜晚,都在写作,我几乎推掉了一切娱乐活动。写作时我会打开电视,但从来不看,打开电视只是希望在房间中有一些人的声音,仅此而已。写作时很孤独,陪伴我的只有一盏台灯,不过我并不觉得沮丧,因为我知道,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封面的腰封上写着一句出版商的宣传语:谁能PK易中天?唯有《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已经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试讲之邀。还有30多家出版社高薪聘请当年明月,但他一概拒绝了。“我决不会离开海关,这里是我的根,我喜欢这份工作,写作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历史可以这么有趣?

  27岁的当年明月是广州一位普通的公务员。2006年3月10日,当年明月的第一篇《明朝那些事儿》见诸网络,并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追捧。他以明史为基础,吸收和融入了众多流行文学元素,如幽默,调侃,悬疑,甚至推理和心理分析,将300年浩荡恢宏的明朝历史,轻轻松松地展现给了读者。2006年9月,《明朝那些事儿》在众目期待中正式出版。

  轰动一时的“明月门”事件来自部分网友对其帖子点击率真实性的质疑,有人认为当年明月的高点击率背后有出版商操作,一时引起不同声音的网上恶战。

  让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这是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朱元璋的介绍。

  读者们的反应是: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有趣。当年明月以史料为基础,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吸纳和融入了众多流行元素,如叙议结合、伏笔照应、铺垫悬念、动静相衬等,力求符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毛佩琦、阎崇年等专家评价当年明月“历史知识相当丰厚”。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全民历史泡沫化的产物,人文学者傅国涌指出:“这些泛滥的历史类图书只是在迎合读者对历史似懂非懂的追求。它们完全把历史娱乐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