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调查显示过半游子对老家母亲关心不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1日17:33 都市快报
调查显示过半游子对老家母亲关心不够(组图)
皖北留守老人在老家不容易

调查显示过半游子对老家母亲关心不够(组图)
皖北留守老人在老家不容易

调查显示过半游子对老家母亲关心不够(组图)
皖北留守老人在老家不容易

调查显示过半游子对老家母亲关心不够(组图)
皖北留守老人在老家不容易

  记者 王永刚

  1月10日,本报和杭州大厦购物中心推出“妈妈,今年我们一起过年”活动,资助30位在浙江创业、打工、求学游子的母亲来杭州和子女过年。同时,还在报纸和新浪网上开展了“我的母亲”问卷调查。

  截至昨日22时,共有3120人参与了新浪网上的“我的母亲”问卷调查,还有84位读者寄来了信件。1279人说出了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403人说了不能回家陪母亲过年的理由。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游子的母亲还在农村,这些留守母亲目前生活状况还算乐观,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母亲目前日子过得很艰苦,精神也不太好”这个问题的网友也占到了受访者的15%左右。

  “妈妈,我爱你”、“妈妈,您辛苦了”、“祝愿母亲身体健康”是子女们最想对母亲说的话;为什么不能回家陪母亲过年的理由,游子们也是各有各的“苦衷”。其中,列举得最多的理由是因为春节要值班,其次为“结婚了,要陪婆婆过年”和孩子太小回去不方便与车票难买。

  如果你想接母亲来杭州过年,那就给我们打电话吧!

  电话:0571-85051690(今日13:00-16:00)

  E-mail:dskbcy@vip.sina.com。

  你认为给母亲最大的安慰是什么?

  选项 比例

  1 我经常对母亲嘘寒问暖 46.08%

  2 我有一份好的工作 40.35%

  3 我经常给母亲寄钱 9.72%

  4 其他 3.85%

  你替母亲做过什么?

  选项 比例

  1 陪她聊过天 65.06%

  2 好象没做过什么 30.31%

  3 陪她看过病 29.86%

  4 陪她散过步 29.72%

  5 其他 1.64%

  数字说话

  春节值班 92人

  结婚了,要去婆婆家 32人

  孩子太小回不去 14人

  车票难买 11人

  身不由己

  最崇高的理由:保卫风雪边疆。

  最伟大的理由:大年三十从来不能在家过,我是警察。

  最注重物质的理由:省下钱给她。

  最不懂母亲的理由:母亲不想见我。

  最无奈的理由:加拿大不放春节的假。

  最有危机感的理由:要加班,不然就被淘汰。

  最满腹牢骚的理由:医生哪有休息日呀,人们休息时我们却要免费加班,还没补休,下一代再也不能干这行了,我就是误入歧途呀!

  左右为难

  最不知如何是好的理由:父母分居很多年了,和母亲在一起会感觉冷落了父亲。

  最让母亲伤心的理由:父母离异,我支持父亲,父亲不许我去见母亲。

  最难以启齿的理由:做了上门女婿。

  钱财所困

  最冤枉的理由:钱给老板扣了啊!

  最让母亲难过的理由:今年11月份才出来,没挣到钱。

  最不能和别人说的理由:去年回过家,我们夫妻俩一年的收入又不多,过年时车费比平时多很多,说实话,我们回不起。

  没理找理

  最没说服力的理由:我有我自己安排的事。

  最不想说的理由:无言中……

  最想对母亲说的话

  2007-01-21

  数字说话

  妈妈,我爱你! 301人

  中文:妈妈,我爱你! 271人

  英文:Mum,I love you 30人

  妈妈,您辛苦了 141人

  祝愿妈妈身体健康 139人

  妈妈,我想你! 129人

  妈妈,对不起! 48人

  真情流露

  最深情的话:最爱我的妈,这辈子我很幸福了,下辈子,下下辈子,都还跟你做娘俩。

  最文绉绉的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迫不及待的话:我想早点给你带一个好女婿回家陪你过年。

  最理解母亲的话:妈妈这辈子辛苦了,不容易啊。

  最偏爱母亲的话:不要和爸爸一般见识,爸爸心眼小。

  最宽慰母亲的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最让母亲放心的话:妈妈,在国外我可以生活得 很好,不要担心了,还有,我爱你……

  最让母亲感动的话:虽然你不是我亲生妈妈,但是我真的很爱你。

  最让母亲欣慰的话:我成家了!

  最遗憾的话:如果您还活着该多好!

  最煽情的话:我很茁壮,因为您的栽培;我很感激,因为您的付出;我很担忧,因为您的白发。

  最温暖的话:单位里发的吃的、用的东西,我一般都寄给您,您很感动,但是还“骂”我,要我自己吃。

  最让母亲觉得有底气的话:有什么事跟我说!

  最想得到母亲肯定回答的话:妈,您身体好吗?

  最让母亲心酸的话:妈妈,我好想回家过年。

  最给母亲期待的话:妈,我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最贴心的话:妈妈,你再也不要那么劳累地摊那么多煎饼了,每次看到你那么累的时候我真的好心疼,我以后努力工作,再也不让你操心了!

  话里有话

  最让母亲无法拒绝的话:妈,请您接受我好吗?

  最让母亲觉得多余的话:养育之恩无以为报。

  最让母亲吃惊的话:让我嫁了吧。

  最让母亲不能理解的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终身未婚,请你原谅!

  最带个人情绪的话:您能不能不对我那么唠叨啊,我其实非常爱您,在乎您。

  最伤感的话:如果可能,让疾病远离我的母亲,使她见到儿子能有所反应,认得自己的儿女。

  这话说得……

  最让母亲伤心的话:娶了媳妇忘了娘!

  最不该和母亲说的话:把家收拾利索点儿,注意自己的仪表。

  最压抑的话:多想想自己的晚年怎么过得有乐趣,不要把乐趣全寄托在我身上,我太累了。

  不知道母亲最近心事的人不少

  子女需要对留守母亲更加关心

  记 者 王永刚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小章说,从调查问卷上看,在外打工、创业、求学子女对母亲的关怀程度还是比较高,比如,过去的一年,一般是子女和父母之间谁先给谁打电话的问题上,子女主动占了84.14%。

  就调查问卷中“是否知道母亲心事”这个问题,王教授说,从心理上讲,母亲一般不会把自己的愿望说给子女听,不知道母亲心事的人会有很多。“不能单纯地认为这代表了子女和母亲之间的亲情疏远了。”王教授还说,不知道母亲最近心事的人所占比例超过半数,也说明在外的子女需要对母亲更加关心。

  王教授说,在农村,子女不知道父母生日的现象很普遍,很多农村父母不是特别注重过生日这个问题,包括自己的生日、给孩子过生日等。不注重过生日这种习惯,使得很多孩子忽略了对母亲生日的关心。“过生日是一种消费性行为,需要经济基础。”

  “进城打工、创业、求学的年轻人,承受的生活压力很大,他们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母亲沟通。”王教授说,让更多的留守母亲与子女长时间住在一起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来自乡村的母亲们可能会不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因为年龄和观念的原因,无法融入这个城市,另一方面,在城市里辛勤工作的年轻人,也无法承担母亲进城的生活费用。

  “母亲们的心理是矛盾而复杂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身边,承欢膝下,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束缚在狭小的生活圈子里,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王教授说,从调查问题“你母亲身体好吗?”的回答中看,反映了大部分留守母亲目前的生活状态:积劳成疾。

  “上了年纪的母亲们本身需要照顾,却承担起照顾隔代人的责任。但是他们却不会在子女面前倾诉。从这一点上看,母亲在家承担的压力可能还要大一些。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