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女子发起跨国拯救 赎回31件西汉珍贵文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0:19 国际在线

  

女子发起跨国拯救赎回31件西汉珍贵文物(图)

  邓芳和她赎回的文物

  

女子发起跨国拯救赎回31件西汉珍贵文物(图)

  文物具有古朴、温良的气韵

  故事导读

  31件西汉珍贵文物,不幸流失海外,定居美国底特律的重庆妹儿邓芳偶然发现。

  为让这些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瑰宝回到祖国怀抱,一场地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拯救国宝行动”悄然展开。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邓芳联合14位爱国人士,花了数百万美元,将文物从走私者手中买回。去年12月,这批文物终于回到了祖国,并在陕西汉阳陵博物馆“安家落户”。

  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此次跨国拯救行动的发起人、重庆一中校友邓芳。国宝“回家”的故事变得清晰……

  网上邂逅国宝

  “这些珍贵文物,一旦流落异国,对我们国家简直是极大的损失。”

  “现在想来,当时能在网上看到这批文物信息,真的是太偶然了。”对于邂逅国宝的那一刻,邓芳至今都记忆犹新。

  去年初,她从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泰国等国的网站上,发现一些出售中国文物的信息,数量之多,文物价值之高,令她惊愕不已。经验告诉她:这批文物极有可能是被走私出来的。

  但它们是不是真品呢?邓芳仔细查阅资料发现,这些文物主要出自汉代帝王陵阙及其陪葬墓,包括气韵高古、情态传神的塑衣陶俑和黑色裸俑,还有大量战马、猪、牛羊以及质朴秀美的蚕茧罐、钫壶等。尤其是其中的陶俑编钟,天生丽质、古朴、温良,加之丰富的神态和气韵,显示出西汉时期雕塑作品具有的那种深沉雄浑、气势悠远且与天地同寿的高古格调。

  邓芳做出判断:这批文物真品居多。

  “这些出自汉代帝王陵阙及其陪葬墓的珍贵文物,一旦流落异国,这对我们国家简直是极大的损失。”眼见国宝任走私者“宰割”,邓芳心急如焚。她知道,如果按正规手段追回这批文物,应由中国方面提供文物被盗的书面证据,再联合国际刑警并通过法律程序,向这些文物的持有者没收索回。然而,文物被盗之前深居墓中,并无正式记录,因此,依照法律程序索回,希望几乎渺茫。

  怎么办?邓芳与丈夫范世兴一商量,决定通过民间筹款的方式,将其中至为重要的一部分尽快购得。

  熬夜鉴定真假

  有时用少许清水泼拭,以测试陶体的干湿度;有时以舌尖舔尝,以感受其吸水性能的强弱。

  邓芳和丈夫决定先购买其中神韵绝美、品相上乘的一套9枚的陶编钟和两个彩塑陶俑。

  邓芳说,尽管编钟附带牛津大学实验室的热释光测试报告,他们对其真伪的辨识还是不敢松懈。为确认文物真假,多少个黄昏至深夜,她和丈夫在放大镜下仔细查看。有时用少许清水泼拭,以测试陶体的干湿度;有时以舌尖舔尝,以感受其吸水性能的强弱。“我们曾在陶俑身上,用细小的镊子捡出二三毫米大小、极难察觉的衣服碎片,通过放大镜观察比较陶俑眉毛和眼珠的颜色、身体肤色及表面剥落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后来加彩的状况。”

  为了保证不出差错,邓芳又几经周折找到了陕西汉阳陵博物馆的电话号码。于是,她把意图和文物图片,通过邮件传给了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王宝平。

  王宝平迅速回复邓芳:文物应为真品。随后,邓与丈夫主动与国内相关部门联系,明确了捐赠文物启动回国的程序,即先将文物寄至北京国家文物局,经过报关和免税手续,等候专家鉴定团进行鉴定,一经鉴定通过,根据捐赠者的意愿,将文物移交接收单位永久保存。

  跨国拯救联盟

  “前后共有14位爱心人士捐款,地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其中有4位重庆人。”

  邓芳回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她和丈夫解囊购买,同时起草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捐赠倡议书,向国内外同学、朋友寻求帮助。那些夜晚,周遭寂静,唯邓芳和丈夫挑灯夜战,匍匐书桌。多年的思乡之情,撩起他们对陶俑身世的怀想和感慨:想象着他们历经2100多年的一场大梦,醒来之际,非但不能端详熟悉的皇天后土,而是屈辱被贩,迫走他乡异国。

  “对朋友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笃信大家定会鼎力相助,实现文物回家之愿。”邓芳说,这个捐赠活动既是对朋友的倚重,亦是对国人的考验。她坚信对文物的珍惜与爱好,自古就是品格人士之天性与风范。

  苍天不负有心人。当邓芳把草拟好的倡议书及文物照片发送出去时,不到十分钟,定居波士顿的老同学王雷热情回应:“珍贵文物,绝好行动。请告家庭地址,我即刻将支票寄你们。”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