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女子发起跨国拯救 赎回31件西汉珍贵文物(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0:19 国际在线

  随后北京老同学万红也加入到捐赠者行列。

  而来自台湾的黄翔华和丈夫吴宗钧,在看完倡议书后,很快打来电话,盛赞这一活动,表示愿意支持。当陶俑购买回来后,他们冒着酷暑赶来聚神专心的看着这些文物。

  “前后共有14位爱心人士捐款,地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其中有4位重庆人。”邓芳说,在凑够了数百万美元后,他们买回了31件文物,并于去年6月15日启运回国。

  国宝终于回家

  “我没有回国亲眼目睹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那一刻,是我们这个团队的胜利,也是中国文化的一次回归。”

  “我没有回国亲眼目睹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可已经从媒体上看到了它们回家的消息。那一刻,是我们这个团队的胜利,也是中国文化的一次回归。”谈到31件国宝落户陕西汉阳陵博物馆,身在美国底特律的邓芳,在电话里传来了一阵略显激动的笑声。

  2006年12月26日,当盖在31件文物上的绒布在陕西省文物局被缓缓揭开时,在场的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呼:栩栩如生的陶俑,以写实的手法塑刻出各器官,肩部两侧各有一圆孔,用以安装木质臂膀,便于穿着丝织衣服。有的陶俑眉目清秀,神态自然,彩绘保存较好,面部彩绘依稀可见。

  31件文物回国后,经过整理和专家鉴定,随后被分为四组。第一组是陶编钟,由小到大的9件高度约为15—26厘米,属仿青铜礼器而制作的冥器,模制、器形精美,比例合度。这组编钟与汉景帝阳陵陪葬墓园出土的陶编钟制作工艺和形制基本相同,属贵族陪葬用器,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第二、三、四组分别为4件着衣式男性裸体陶俑、6件着衣式女性裸体陶俑和12件着塑结合式彩绘陶俑。

  文物专家介绍,这些陶俑采用模、塑、绘结合的工艺,生动地再现了西汉早期帝王陵墓高超写实的雕塑艺术水平,其中一部分属西汉时期塑衣式和着衣式陶俑相互演变时期的典型过渡形态。经过专家鉴定,这批文物为我国流失出国的西汉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4件(组)、三级文物10件,其余两件为一般文物。

  “我们尊重捐献者的意愿,他们为保护祖国文物而努力,我们也应努力保护好他们。”昨日,陕西省文物局外事处李斌告诉记者。

  据悉,31件文物将在陕西汉阳陵博物馆“安家落户”。汉阳陵博物馆馆长吴晓丛此前向媒体透露,这批珍贵文物移交后,该馆将对其进行认真保护和修复。 (特别感谢邓芳女士供图)

  

  “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

  邓芳入围候选名单

  鉴于邓芳和她的团队为保护祖国文物做出的贡献,邓芳入围由凤凰卫视及凤凰新媒体发起“世界因你而美丽———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候选人名单。

  “世界因你而美丽———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选出2006年度在不同领域成就卓著、对世界具影响力,并受全世界关注的10至12位杰出华人,颁发“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以及“2006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最终奖项人选的确定由以下办法产生:10家海内外富有影响的华文媒体机构及机构中的百名资深媒体人组成“百人评审团”,评审团经过内部讨论,参考网络及手机短信的公众投票意见,推选出10-12位获奖者。

  重庆市民可通过http://phtv.phoenixtv.com/hotspot/331/网络进行投票,支持邓芳的义举和她的团队。

  昨日,邓芳曾就读的重庆一中校友会的老同学已经开始行动,组建了“爱心拉拉队”,支持和声援邓芳的义举。

  重庆一中有关负责人表示,邓芳的行为体现了重庆人的爱国情怀。应值得重庆人学习。(记者 李心成)

  来源:重庆晚报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