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网络电影揭电视直销广告七大骗术(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08:56 国际在线

  导演感悟

  根源在于

  价值观扭曲

  卿晨说,在50分钟悲剧版影片里,他更注重挖掘虚假广告背后的深层次内涵。“我认为,归根到底,现在社会中有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社会把所有的成功、荣誉,包括你的身份都等同于钱,这是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似乎有钱就快乐,就成功。”

  另外,媒体在当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个别媒体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为了盲目地追求收视率,去肆意做任何片子。”卿晨说,追名逐利的PK活动,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娱乐节目,都是这种价值观下的产物。这之后,所有人谈论的都是一夜致富和一夜成名。“所有人都试图寻找最捷径去成名,去挣钱。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下,‘假药’的产生是必然的。”卿晨说,在这种价值观下,这种事态会愈演愈烈。“影片看似是闹剧,其实是正剧。看似是喜剧,其实是悲剧。”

  相关链接

  五大类产品

  假广告泛滥

  业内认识分析,假广告的类别分以下几种:

  第一类,保健品广告。这一类广告市场最为混乱。最典型的是,拿保健品当药品卖。各类的保健产品通过广告错误引导消费者,当成不同有特效功能的神奇药品销售。

  第二类,治疗疑难病症的医院和各种顽固病症的药品广告。这一类广告在地市级电视台最为严重。一般采用演播室和纪录片假实拍的方式表现。演播室里常常采用座谈的方式。花钱请一些医疗单位的专家代言,同时邀请一些演艺圈的三、四流明星助阵。有些节目里配有热线直拨电话做假的现场使用者问答。这一类座谈式的广告杀伤力很强,而且在各地方电视台播出力度非常大。他们针对的是中等以下文化的消费群体。这类广告一般都是牛皮癣、癌症、前列腺疾病、乙肝等。

  第三类,美容瘦身等产品广告。采用纪录片的方式找大量的演员充当使用者。为了使影片可信,给演员包装成各种身份,让他们对着镜头哭诉、感动、真诚抛洒热泪。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产品广告策划是随着市场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例如,最早做丰乳产品的现在基本都改为做塑身衣。最初做去斑产品的现在做美白去褶皱。去疤痕的产品也改成去眼袋的产品等。

  第四类,各种劣质的医疗器械和电子产品广告。这类产品主要做的是新功能和新概念。例如手机、理疗仪、各类电子产品。广告公司在某些方面为企业策划新的功能定位夸大卖点。但其实产品的质量完全没有保障。

  第五类,青少年产品和儿童消费品广告。近期的各类虚假策划更趋向于看中青少年和儿童市场。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消费属于冲动消费的范畴。从中获取暴利也相对容易。例如:提高记忆力、促进骨骼发育、补充每日所含维生素、治疗近视眼、各种学习机等都是创意策划的切入点。

  来源:北京晨报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