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李银河赠美院学生王小波照片做为雕像参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16:37 《新民周刊》

  简单与复杂

  新民周刊:你怎么抓王小波的神态?

  郑敏:当初买过一本关于王小波的画册,里面附送了一张光盘,我从上面截了好几张图,但是效果不是太好。我基本是参照这个录像和李银河给我的那些照片做的。在做的过程中不那么顺利,光是头就做了三四次。看到不像就推倒重来。最后一稿做他的头,我已经不用看照片就能做出来了。到现在我的工作台上还贴满了王小波的照片。

  新民周刊:毕竟王小波已经去世十年了,除了头部,他的身体你是看不到的,你怎么去做这种写实的雕塑?

  郑敏:为了做他的脖子和胸廓连接的地方,我不得已用镜子参考自己做。天气越来越冷,为了不感冒,我只好披了件露肩膀的大汗衫。为了做身体,我还拍了许多我自己身体的照片,但是身形偏瘦,不合适。最后又找了好些模特拍。但更多的还是我自己的想象。

  新民周刊:现在争议比较大的是你为什么选择了一种坐着的裸姿?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是对一个严肃作家的大不敬。

  郑敏:《黄金时代》里有个场景是这样描写的——我过21岁生日那天,正在河边放牛。下午我躺在草地上睡着了。我睡去时,身上盖了几片芭蕉叶子,醒来时身上已经一无所有叶子可能被牛吃了。

  我想表现的正是他刚坐起来的那个样子。与此同时,我却故意把他的脸做得比较老。我想他要是没去世,现在应该55 岁了。我想做他现在活着的样子,有对未尽事业的遗憾,还有一份孩子的天真。

  一尊裸体的名人雕像,可能并不符合国民的视觉习惯,但并不是我为了哗众取宠而想出来的新点子。我们所熟知的伟大雕塑家罗丹,就做了作家巴尔扎克和雨果的裸体雕像,裸体所能体现的直眸的“作者”精神,不是其他形式所能达到的。

  有的记者说我想靠李银河搏出名,要是想这样的话,完全可以做一个名气更大的名人。我的想法很单纯,喜欢他,就做他呗。现在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新民周刊:网上还有些人质疑这个“裸着的王小波”是否适合在公众场合进行展出?据说雕塑名人裸体,在国内雕塑家中很普遍,但公开展出却基本没有。100多年前,雕塑家罗丹为巴尔扎克做了裸体雕塑,但是,最后公开展览时,艺术委员会会员们还是临时决定为他披上了一件睡衣。

  郑敏:雕塑出来以后,一对军官夫妇带着他们的小女儿来看,小女孩指着王小波的敏感部位说“鸡鸡”,男军官很自然地对着女儿说,每个男人都有的。我好奇,问女军官,你觉得这样的雕塑放到公共空间合适吗?她说现在都这么开放了,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我估计他们不知道这个坐着的裸男是王小波。不过我的家人都觉得如果把他作为一个公共展品也是可以接受的。

  新民周刊:什么时候收到主办方的邀请的?现在不能展出遗憾吗?

  郑敏:去年11月主办方和我签订了参展协议。对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是个很大的鼓舞。李银河老师看到作品的照片也没有表示异议,主要是王小波的母亲和姐姐看到那组正面全裸的照片后,非常反对公开展出,我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其实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来讲,我特别能够理解她们。他的家人打电话过来问我能不能取消展出,我说这得问主办方。 15日,我再次向主办方确认是否需要将作品运过去,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才托运过去了。

  他们后来又告诉我说是展览的画册上也不能出现这幅雕塑的照片,让我赶紧换一幅照片。这是我的处女作,以前根本就没做过这么大型的创作作品。现在只好把一个女人体的习作照片给他们了。

  新民周刊:看来以后大家只能在网上看这幅雕像的照片了。

  郑敏:照片模糊了作品的真实比例,看一张照片,你永远得不到站在一个雕像前面的那种感受。就像我们上人体写生课,模特进来,我们不会想象低俗的东西。而你要是看到一张同一场景的照片,会觉得十分不自然。

  送到上海的是1号作品,为了运输方便,我把雕塑分解成好几块,还附了一份详细的组装说明。现在看来是用不上了,估计他得一直待在箱子里了。现在,雕塑的原模还留在学校。李银河老师知道了还有一个在学校,打电话告诉我希望不要让他流落出去。

  新民周刊:快毕业了,有什么打算么?

  郑敏:本来打算毕业后去北京看看。现在有点乱了。

毕业论文还没写好,不会毕不了业吧?希望有生之年这尊雕塑能够公开展览一次。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是真心地希望李老师和王小波的家人能够来看看这尊雕像。-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